微小花蝽
昆虫纲动物
微小花蝽,Orius minutus (Linnaeus,1758),是花蝽科小花蝽属的一种昆虫。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江苏、江西、安徽等。寄主昆虫有棉叶螨、棉蚜、棉蓟马、棉盲蝽、三点盲蝽、棉铃虫、红铃虫、金刚钻、棉小造桥虫、烟青虫等,主要危害棉花作物。
形态特征
雌虫
体长2.20-2.50毫米。全身被微毛,背面满布刻点。体淡褐色至深褐色。头部、复眼、前胸背板、小盾片、各足基节及腿节均黑褐色。前翅爪片及革片黄褐色,楔片端半常渐深,膜片无色透明,有时有烟色云雾斑。头短而宽,喙3节,可达中足基节。触角4节,第一、二节短,第三节棒形,第四节略似纺锤形扁平。两单眼的距离远于各自与复眼的距离。前胸背板中部有凹陷,后缘中间向前弯曲,后胸有臭孔。产卵管明显。
雄虫
体长2-2.20毫米。腹部末端不对称,略偏一侧弯曲、左侧抱器螺旋形,背面有1长鞭状丝,抱器上具1齿,右侧无抱器。
若虫
大多数蜕皮4次,有5个龄期;少数蜕皮3次有4个龄期,各龄期的特征如下:
一龄
体长0.63-1毫米;宽0.20-0.35毫米。体淡黄白色,透明,取食后渐为黄色。腹部第3—5节背面中间各有1个桔红色斑块,纵向排成1列。
二龄
体长0.80-1.29毫米;宽0.32-0.53毫米。体淡黄色,半透明,取食后为红黄色。腹部色斑明显。部分个体翅芽隐现,但不清楚。
三龄
体长1.30-1.47毫米;宽0.55-0.70毫米。体黄色不透明,翅芽和腹斑明显。
四龄
体长1.40-1.69毫米;宽0.67-0.90毫米。体桔黄色,腹部色斑不明显。翅芽达第四腹节。
五龄
体长1.89-2.15毫米;宽0.74-0.91毫米。体黄褐至褐色,腹部色斑不明显。翅芽超过第四腹节。
生物学特性
历期
邱益三等试验(1980),微小花蝽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各虫态发育的历期是:
产卵前期:在平均温度22℃(18.60-28.60℃)条件下,平均历期5.60天(4-8天);在平均温度27.10℃(20-30.90℃)条件下,平均历期2.40天(2-3天)。
卵期
卵的平均历期,在15.90℃(12.80-18.50℃)为10.90天(7-14天);在16.50℃(8-11℃)为8.10天;在20.40℃(18.50-24.70℃)为7天(4-8天);27.30℃(24.20-31.10℃)为4.3天(4-5天)。
若虫期
在26.30℃(20-29.20℃)和27.80℃(25.60-30.90℃)条件下,各龄若虫平均历期分别是:一龄若虫期为3天和1.90天;二龄若虫期为2.50和2.60天;三龄若虫期为1.70天和1.60天;四龄若虫期为3天和2.50天;五龄若虫期为3.90天和4.50天。
(2)年生活史:在陕西省兴城地区,微小花蝽以雌成虫在树皮下越冬,翌年4月末开始活动,5月上旬开始产卵,全年发生4代(张慈仁,1980);江苏盐城地区以成虫在蚕豆、苕籽等作物上及枯枝落叶杂草堆里越冬,翌年二月底、三月初开始活动。越冬成虫和第一代若虫、成虫在蚕豆、紫花苜蓿等越冬作物上生活;第二代在紫苜蓿、胡萝卜留种田、胡桑、箭舌豌豆和梨树上活动,部分迁入棉田;第三代在豆类、玉米、棉花等作物上活动;第4~7代主要在棉花及其它作物上活动。在棉田的数量于9月上旬开始下降,而迁到胡桑和蔬菜上活动,后随气温下降,成虫寻觅隐蔽处越冬。在该地区全年发生8代,各代出现的时间见表75。在河南省安阳地区一年发生7代(崔素贞,1990)。
繁殖和寿命
根据邱益三等试验(1980),微小花蝽繁殖力的大小和寿命的长短以及食物的关系较为密切。从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微小花蝽除食虫外,必须喝水或花蜜,才能有较高的存活率,如单吃棉叶螨,存活率仅有20%,若加花或水的存活率则分别达到60%和55.60%。
捕食
在棉田已知捕食棉叶螨、棉蚜、棉蓟马、棉盲蝽、三点盲蝽和棉铃虫、红铃虫、金刚钻、棉小造桥虫、烟青虫的卵和初孵幼虫。各龄期对棉叶螨的平均捕食量:一龄期16头左右,最多达40头以上;二龄期30头左右,最多达90头以上;三龄期30头左右,最多达45头以上;四龄期32头左右,最多达90头;五龄期45头左右,最多达90头以上。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3 16:4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