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钱
皇帝亲笔书写的钱文
御书钱,就是皇帝亲笔书写的钱文。皇帝亲书写钱文的钱币,称之为御书钱。宋代钱币有个独特现象,皇帝喜欢写钱文。开创这一先河的是北宋太宗皇帝赵光义,以后宋朝多位皇帝都亲手书写过钱文,而宋徽宗赵佶以其特有的瘦金体钱文更是代表了宋代货币文化的最高水平。
背景介绍
在中国钱币史上有三座铸钱工艺的高峰,一是王莽时期,二是宋徽宗时期,三是金章宗时期。尤其是北宋徽宗赵佶的钱币艺术达到了最高点。
宋代由于封建经济、文化艺术的高度发展,社会对货币的需求增大,加之当朝皇帝和书法大师的亲笔提写钱文,金属货币不但铸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铸造工艺的精湛、钱文的精美以及版式之多也是绝后的。
两宋皇帝对于书法的喜爱,并非仅是附庸风雅、玩弄笔墨,而是到了入迷的境界。他们很高的书法艺术水平,也导致了御书钱的出现。
特点
人们常说,书法在运用上有三难:篆刻难,书匾难,制钱文难。此三难中方印、书匾还比较容易,而在圆钱上铸字则要难得多了。因此御书钱首先要求帝王的书法需要相当高的造诣。
文字是远古圣人所造,有至高无上的崇高境界,钱币则是“先王所造”,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二者的高度统一,就形成了封建王权和文化的象征。
帝王写钱文是需要胆识和勇气的。历史上善书的皇帝并不罕见,如晋元帝的“凤尾诺”、齐武帝的“花草书”均久负盛名,但是他们都没有写过钱文。唐高祖李渊是位大书法家。他学王羲之后代王褒的书法,得其妙,但没有亲书钱文。御书钱是宋代独特的文化现象。
宋太宗
资料
中国皇帝最早书写钱文的是宋太宗赵光义。宋太宗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即位后又改名为赵炅。赵炅“性好学,敬业,多艺能”,对书法有偏爱,曾使人整理刻《淳化阁帖》。他经常书写纨扇赐予众将,还曾为宰相赵普写过神道碑。宋代大书法家米芾说赵炅的字是“真造八法,草入三眜,行书无对,飞白入神。”可见其书法造诣之深。
淳化元年(公元990年),他亲自用真、行、草三种书体书写“淳化元宝”钱文,铸行新币,开了铸造“御书钱”的先河。一个年号钱有三种书体,这在中国货币史上是空前的,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御书钱”。
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铸至道元宝,当时铸造量很大,流传至今极多。另有合背钱及铁钱,相对稀少。
太宗钱文,楷书写得浑厚端庄、笔力含蓄;行书线条清晰、劲挺奔放;草书则神采飞扬、奔放流畅,为后世所称道。淳化元宝铸成后,赵炅将钱币赏赐给近臣,当时就有文学家称颂钱文是“尽返鹊回之法,掩天龙地马之名”。北宋初期文学家王禹偁对御书钱极为推崇,被贬官之后,还念念不忘御书钱,曾写过一首咏钱诗。“谪官无俸突无烟,唯拥琴书尽日眠;还有一般胜赵壹,囊中犹贮御书钱。”
淳化元宝制作工整。钱文旋读,光背无文,钱币直径约2.4厘米。当年在四川也曾铸有当十大铁钱。另外有一种缩水淳化,“淳”字的三点水紧缩。铁钱和缩水淳化均不多见,此外曾在山西五台山出土过淳化金币供养钱,淳化小平钱传世较多,不甚稀罕。
相关史料
◆《永乐大典·宋史》:“至道中铸钱,文曰至道元宝,真书、草书二品,其制法仿效唐开元钱之所造。”
◆张端木《钱录》:“至道元宝,至道年铸,有真行草三体。”
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的书法初学黄庭坚,后自成一体,被称为“瘦金体”,铁划银钩劲瘦淡雅,风韵别致,堪称一绝。宋徽宗在钱币的方寸之间把他的书法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统治的20多年里曾亲自书写了崇宁大观、政和等年号的钱文。徽宗“御书钱”钱文精美,铸造技术高超,为历朝之冠,其发行的钱币均可称之为钱币艺术精品。
大观通宝钱是徽宗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其中行书大观小平铁母瘦金体特型出号大观。这两种钱都是珍稀之品。大观通宝钱是徽宗大观年间铸造的,相传当时有人夜观星象时忽然发现彗星闪过,叹为观止,徽宗认为是吉祥之兆,故而改元,再而铸钱。
行书大观小平铁钱曾在陕西发现过,数量不多,铁母更是稀罕。这种行书大观是瘦金大观钱的异品,钱文虽无瘦金之刚劲,但飘逸洒脱,秀美异常,为徽宗手笔。特型出号瘦金大观,直径在6厘米以上,已超乎常制,可谓“宋钱之王”。四个瘦金体钱文,铁画银钩,光辉闪烁,格外表现出瘦金书之美。
铜质的行书“大观通宝”是铁质行书“大观通宝”的母钱,俗称“铁母”。因当时铜质“铁母”只是用来翻铸铁钱,所以其发行数量极少,更是寥若晨星。近年在山西雁北地区发现了行书大观通宝铁母。
崇宁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二个年号,取继承神宗常法熙宁之意。崇宁钱是宋徽宗崇宁年间铸行的年号钱,包括“崇宁元宝”、“崇宁通宝”和“崇宁重宝”,
宋徽宗赵佶写的钱文与众不同,一眼就可看出他的手迹,这充分显示出他的书法艺术个性和美感。在钱币制作上,在方孔圆钱上安排四个瘦金体文,加上狭缘而不用阔缘,钱文与细廓的线条配合得非常得体,和谐。而这些钱文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点,坚画收笔带钩,撇如匕首,按如切刀,劲健有力,洒脱自如,加上廓深肉细的精湛作工,更显得豪纵俊逸,气度不凡了。特别是“大观通宝”四个字,有简有繁,在圆钱上本不易处理得当,但他能部署、配置得恰到好处,令人赏心悦目。
瘦金书的御书钱币给中国的铸币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赵佶瘦金体御书钱一般指“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两种货币。瘦金体只适宜书写小字并且字数较少的作品,只有四个字的钱文无疑成了展示它最好的舞台,钱币表面金属或氧化层所特有的质感,钱文形成的立体效果,强化了瘦金书本身的峻利精致。钱币是瘦金体书法的最佳载体,完全超越了纸帛和碑石。可能徽宗皇帝当时就发现了瘦金书的这一特点,所以会不计工本,故意把钱铸得精美异常。据说只有用高成本的“失蜡法”才能把钱文表现得这样的细微和圆满,而不是常用的“翻砂法”。
宋真宗赵恒,宋高宗赵构等也御书钱文,铸造过御书钱。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7 15:49
目录
概述
背景介绍
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