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汉城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永安镇古城
得汉城又名安辑寨,位于巴中市通江县城东北45余公里的永安镇得汉城村山上。得汉城四周皆悬崖陡壁,高30余米,海拔400余米,三面临涧,背靠群山,四面陡峭。东临大通江河,南北皆为深溪,东南下长岭陡落,形如蜂腰,独西南二径,凌险转折而上,诚一夫当关之势,其上平行,可容数万人。《蜀中名胜》记:刘邦为汉中王,招募賨人,平定三秦,国相萧何留守巴蜀,并以得汉城为根据地储粮屯兵,汉高帝据此以通饷道,击败西楚霸王项羽,灭楚兴汉而得天下,故此名为得汉城。
简介
在通江县永安镇得汉城村,有一座残破的古城。它背靠群山,形如乌龟,四周皆30余米高的悬崖陡壁。因其地势险峻,扼秦蜀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入城之路用宽大厚实的石板铺成。石径一边临深沟,一边是长100多米、高10多米的绝壁。长长的石壁上,30余处诗词楹联以朝代顺序排列,有的还能看到题刻内容。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到此考察后,认为最早的题刻为汉代。《蜀中名胜》记载,汉高帝刘邦为汉中王时,招募賨人,平定三秦。国相萧何留守巴蜀,并以得汉城为根据地储粮屯兵,刘邦据此以通饷道,击败西楚霸王项羽,灭楚兴汉而得天下,后赐此地名“得汉城”。“得汉城最重要的战争是抗蒙战争。南宋淳祐2年(公元1242年),蒙古宪宗蒙哥率兵侵略四川。壁州(通江)籍将领向佺自江西入蜀,提兵镇守得汉城。
得汉城为三层台地环绕,每层台地都是一圈天然城墙,它三面环水,四周绝壁如刃;城内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长期耕战而不至于困死山上。城门面向门外绝壁上掏凿出来的石梯道,既可使沿石梯道向城门进攻的敌人无法展开兵力,又可避免山下敌军的炮火直接命中木制门扇。进南城门后是一道高3米多的陡坡,只有一条小道贴墙根伸向城内。万一城门被突破,守军仍可利用地形居高临下迎击敌军。在抗蒙战争中,得汉城与合川钓鱼城、金堂云顶城、蓬安运山城、苍溪大获城、奉节白帝城、南充青居城、剑阁苦竹城合称“四川八柱”,形成山城防御体系。
1258年,蒙古军队再次重兵进攻得汉城,得汉城军民艰苦卓绝地坚守了24年,终因外无援兵,寡不敌众,被元蒙军队所破。
此后,明中期鄢蓝起义、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清嘉庆白莲教起义等几次较大的抗争都曾在得汉城留下激烈战事。
1932年,红四方面军以通江南江巴中为中心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此后两年多,红四方面军多次以得汉城为大本营、总后勤基地,进行了数百次艰苦卓绝的战斗。
地理位置
得汉城位于四川省巴中市东北部,通江县城以北45公里的永安镇,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居北纬31°39′~32°33′,东经106°59′~107°46′之间。东接万源市,南邻平昌县,西靠巴州、南江二区县,北连陕西省、镇巴县。
历史地位
得汉城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川东北地区重要的军事重地,南宋淳祐2年(公元1242年)蒙古宪宗蒙哥率兵侵略四川,兵分三路沿长江全线向宋军发动进攻,四川安抚置使余玠实行“依山筑城恃险拒守”的山城防御体系的战略方针,授都统制张实躬率将士,因险垒形,储粮建邑。被谌称为南宋四川抗元八柱之一。清嘉庆3年避白莲教,通江县衙曾迁于此;1932年红四方面军入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得汉城成为了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维埃政府的主要后勤保障基地,红军曾在此设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军电台、彭杨军事学校、保卫局、造币厂等机构。
得汉城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而且还有十分浓厚的文化积淀。得汉城的许多石刻诗文、楹联和遗迹。是研究巴蜀文化和川东北民俗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历史发展
概括起来说,得汉城在宋蒙交战时期是州、县的军政指挥中心;在川陕苏区时期是红军的后勤保障中心。这里主要介绍宋蒙交战时期得汉城的历史地位。
南宋末年利州路所辖的洋州迁得汉城住了13年(1245-1258);得汉城属洋州辖。
蒙古人于1263年建新得州置得汉城,住此19年(1264-1283)。
南宋末年的1245年,析县地置上、下通江二县。下通江县治得汉城西郊之赵公坪(今县坝)。在此置县38年(笔者认为下通江县当时也应归属洋州,但无文字可考)。此后于1283年通江地域一并划入曾口县辖,共61年。
元1344年,复置通江县,治赵公坪。37年后(即1381年,明洪武14年)迁至今通江县诺江镇。今县坝村曾前后置县共75年。
明正德四年(1509年),鄢(本恕)、蓝(廷瑞)农民起义军逼近县城,四川巡抚林俊驻兵得汉城,随迁县署入住3年。1512年复迁县署至通江城。
清嘉庆三年(1798),知县徐廷钰,为避白莲教而移县署至得汉城。更得汉城为安缉寨,住此10年,于嘉庆1808年还县治于通江城。
民国七年(1918)6月受上陈家坝朱兆琼组织红灯教反“十元半”抗捐运动影响,苦草坝农民张伯山组织“红灯教”农民起义军1000余人踞得汉城。半年时间发展到3000多人。此后,得汉城偶有国民政府部队驻扎。
名人题咏
石刻诗联和名人题咏
得汉城的石刻诗联,东、南、北三道石门皆有,尤以南门为多。共30多首。形成的时间是明代正德初年和清代嘉庆初年,通江县署迁住的时期。大都是一些州府官员和一些文化名流所题。这些诗联,是得汉城历史文化的瑰宝,是川北历史的浓缩与凝聚。由于年代久远,风雨剥蚀,不少字句已模糊难辨。抢救它,迫在眉睫。
最新修订时间:2020-11-19 01:00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