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月楼是创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建筑,位于苏州虎丘半塘野芳浜口。
历史悠久
沧海桑田,古时的得月楼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改朝换代,或经移址和湮灭,只成为历史上的一笔记载,直至清代乾隆年间,仍有不少文人墨客题诗赞美“得月楼”。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在得月楼用膳,因其菜味道极为鲜美,赐名“天下第一食府”。广西天等县县城中部的中山公园内,有一座精致玲珑的天然石林,矗立于涟漪泛绿的池塘之中。在这石林丛中,原来建有当地著名的“得月楼”。
得月楼为二层,依山傍水而建。楼前两条圆柱,从荷塘中竖起,半边楼榭面向东南,从水面横空掠过。碧空如洗之夜登临此楼,头上朗月高悬,湖中浮光跃金,每每使人进入“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之意境。此时若斟上一杯美酒,真乃“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万物皆备于我”之豪情油然而生,不由得不想起前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佳句。 “得月楼”因此得名。
周围环境
1935年,时任广西龙州民团指挥官、边防对汛督办的桂系军阀李品仙来到添等,登上得月楼。他发现石山半腰中,有一道弯弯曲曲的鳞状痕迹,便问是何物。陪同的当地官员回答说,相传是古时有一蛟龙云游至此,从湖中绕石而上,留下此印。李乃唤人取来纸笔,写了 “龙蟠虎踞”四个大字,叫人刻于石壁之上。70多年过去,如今字迹仍清晰可辨。
得月楼附近的天然石山周围,还建有优美别致的亭台楼阁:东北方向小石山上有“一德亭”,东南方向有三面环水的“环秀亭”,与得月楼隔湖相望的石峰上有“惠风阁”。亭阁旁边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春鸟秋蝉,别有情趣。
亭榭四周是草坪。由草坪、楼阁、绿水组成一个公园。当时起名“中山公园”。在东面路口,由添等圩群众集资,建起一座雄伟壮观的门坊。门上“中山公园”四个大字,为国民党第四集团军三十一师师长韦云松于1935年所题。
“环秀亭”前面的石山上,建有一座关帝庙,内有关羽、周仓等塑像。庙门横额有“忠义仁勇”四字,门两边所挂楹联为 “志在春秋功在汉,忠同日月义同天”。
得月楼的消失
得月楼和附近的亭台楼阁、门坊和古庙,由于年深日久,加上人为的摧残破坏,早已荡然无存了。唯有天然的小石林依然屹立,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五十年代,人民政府在“惠风阁”的旧址上,建起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得月楼”楼虽已不存,人们仍乐于以旧名呼之。
曾多次前来天等指导工作的自治区建委主任易利国,对天等 “得月楼”特别赞赏,认为这是一个得天独厚、全国少有的景观,稍为打扮,有国家一级的水平。
2005年起,县人民政府拨款重建中山公园。种植草皮,安装灯光设备,布置群众休闲娱乐设施。每当入夜,灯光闪烁,游人如织,一派盛世和谐的景象。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