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评传》分十一章对徐霞客作多侧面全景式研究,展示徐霞客的学术成就和重大贡献,剖析他源远流长的思想渊源和深邃的思想特色,阐述徐霞客及其《游记》在思想、文化、科技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评论其功过是非,总结历史经验。
1999年11月,朱钧侃参与研究撰写了《徐学概论——徐霞客及其〈游记〉研究》一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正当朱钧侃在总结该书撰写的体会时,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蒋广学教授约见了朱钧侃,传达由教育学家匡亚明倡议组织编写出版《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信息:从
孔夫子到
孙中山,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遴选二百余人做传主,计划出版二百部,争取十年到十五年全部出齐。明代末年的旅游探险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被列为传主之一。朱钧侃听了这个计划,感到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文化建设工程,遂接受了撰写《徐霞客评传》的任务。
该评传肯定了徐霞客摒弃功名利禄,坚持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真理的新方向。明代一批有识的先进知识分子,对封建主义的纲常礼教和腐朽的封建制度发起冲击。针对当时不务实学的腐败学风,有识之士提出了重现实、明是非、经世致用的积极主张。明王朝一方面对这些动摇封建专制主义精神的新思潮采取一系列残酷的镇压;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加强禁锢。知识分子中形成了十年寒窗,皓首穷经,以科举仕第、光宗耀祖的风气。徐霞客从小就“特好奇书,侈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仰幕一切冲举高蹈之迹,於一切裘马少年之习,秉心耻之”,“每私覆经书下潜玩,神栩栩动”。他曾顺应世俗和父母之命,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应试失败。这对徐霞客是个沉重的打击,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育。他反复思考,下定决心冲破禁锢,挣脱科举的枷锁,埋头于他真正感兴趣的古今史籍,舆地图经之中。为了“问奇于名山大川”,旅游考察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他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关心、支持、鼓励下,从20岁开始,直到病逝,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旅游探险、科学考察事业。这是徐霞客跨越时代、解放思想的创举,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成功道路的一个突破,为广大知识分子树立摒弃功名利禄,走向实践,走向大自然,探求真理的光辉榜样。
该评传也指出了徐霞客科学认识发展的局限性。徐霞客在旅游探险、科学考察过程中,遇到一些急需处理的事,对于凡是超越他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他就用“神”来解释,对于他所不能掌握的命运,他就靠“神”来解决。当徐霞客行至云南罗平,“久雨路滑,右足为污泥所染,就下坠水濯之”。“行未几,右足忽痛不止。”为什么会痛呢?徐霞客想来想去找不到原因。后来他说:“此灵泉而以濯足,山灵罪我矣;请以佛氏忏法解之。如果神之所为,祈十步内痛止。”徐霞客走了十步,右脚痛止了。他体会到“余行山中,不喜语怪,此事余所亲验而识之者,不敢自讳以没山灵也”。由于徐霞客不懂其中的科学道理,以为求山神就灵。这对于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徐霞客是不足为奇的,不能苛求的。这些记录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的徐霞客,显示了《游记》的真实性。
朱钧侃,祖籍江苏江阴,1932年3月出生于无锡。1955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撰著《最新人才学》,主编《邓小平人才思想初探》《徐学概论》《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等二十余部专著,发表论文二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