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之
香港科学院创院院长、高等教育及基因学家
徐立之(Lap-Chee Tsui),1950年12月21日出生于中国上海,高等教育及基因学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长,香港大学第十四任校长,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院长,多伦多大学荣休大学教授。
人物经历
1950年,徐立之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53年随父母由杭州移居香港,小学就读过庇护十二学校、香港真光中学(小学部)、恩光小学以及北角小学,中学就读于巴富街官立中学(现何文田官立中学),在中五会考时取得2A4C的良好成绩。
1972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生物系理学士三级荣誉学位。
1974年,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毕业赴美留学,进入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生物学家Roger W Hendrix教授。
1979年,取得博士学位后进入美国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
1981年,进入加拿大多伦多病童医院遗传系进行博士后研究。
1982年,博士后期间被马萨诸塞州一家生物技术公司Collaborative Research聘用,调查多伦多HSC囊性纤维化诊所囊性纤维化的遗传病因,他们一起确定了负责CF的基因携带染色体。
1983年,进入多伦多病童医院研究所遗传系任教,先后担任科研人员(1983 - 1988)、助理教授(1988 - 2002)、囊状纤维症讲座教授(1989 - 1998)、首席遗传学家(1996 - 2002)。
1988年,在多伦多大学分子与医学遗传学系担任教职,历任助理教授(1988 - 1990)、教授(1994 - 2002)。
1994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黄林秀莲访问学人”。
2000年,在纽布伦斯威克大学担任兼职教授。
2002年9月,接替戴义安出任香港大学第14任校长(至2014年3月)。
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5年,被香港市民评为“最佳大学校长”。
2009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2年3月,入选加拿大医学名人堂。
2015年1月,徐立之受聘为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院长;同年12月,徐立之出任香港科学院创院院长,并于2022年11月卸任。
2016年7月,获颁授大紫荆勋章。9月,担任浙江大学国际校区书院首任院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徐立之致力研究囊状纤维症,同时积极探讨其它遗传及疾病基因,并在香港大学负责督导基因研究中心的工作。在推动国际性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方面,他与其他3位科学家共同创立了加拿大全国性疾病基因研究网络,并为该网络成立了酵母人工染色体核心资源库,他还创立了加拿大医学理事会基因组资源中心及应用基因组学研究中心。
1989年,徐立之发现了首个与囊性纤维化连锁的DNA标记,并在人类第7号染色体长臂上找到了有关基因,并成功地将导致囊性纤维化的致病基因分离出来发现了该基因最重要的突变,该基因则被命名为囊性纤维化穿膜传导调节蛋白(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Regulator,CFTR)基因,是人类遗传学上的重要突破。
2003年,徐立之带领香港大学医学院团队最先发现非典型肺炎SARS冠状病毒和传播方法,并且研制出血清快速测试法。其后更成功发现超过100种化合物,可阻止SARS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及在细胞内复制,达到治疗效果。
2005年10月,徐立之率领香港三所大学,完成破解“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2.5%的研究工作,为发现人类疾病与致病基因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成功的探索。
人才培养
徐立之针对香港学生注重学业成绩,忽视语文会话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会话能力较邻近国家及地区差,他建议学生在高中选科时按兴趣修读学科,家长应改变急功近利的心态。对于高中学生有偏重核心科目的倾向,他希望更多大学的理学及工科院系,透过理科加分或弹性收生等措施,增学生选修理科诱因。
徐立之认为,培育人才应以学生为本,所以从课程设置上和学习方法上港大都首先考虑学生的看法,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目标进行安排。如果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过程中转变了兴趣,还可以更改专业,给予了极高的自由度。
1983年徐立之进入多伦多病童医院研究所遗传系任教,培养了多名博士,并指导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其中一些学生的具体信息如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2000年至2002年,徐立之担任人类基因组织(HUGO)的会长一职。
2015年至2020年7月,担任浙江省政府特聘参事。
贡献中国
徐立之致力于推动中国的遗传学及生物医学研究。早在加拿大工作期间,他一直与内地科学界保持紧密联系及合作,曾多次到中国许多城市主持学术讲座,与中国专家分享在科研上的成果及经验,培养了大批中国研究生及年轻科技人员。1990年代以来,进一步着力推动内地和香港地区的生物医学及基因组学研究, 他为多个内地及香港地区科研学术机构担任了大量咨询工作,藉此深化中国生物及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科研的发展,通过提供专业指导及经验,协助香港和内地有关机构制定有关政策及科研开发计划。他是许多国内遴选委员会成员,曾参与遴选优秀科学家担任多所国内机构的负责人及领衔科学家,并协助这些机构的成立及评估,为加强发展中国的生物医学研究作出了重要的实质性贡献。徐立之于2002年出任香港大学第14任校长,在他带领之下,香港大学国际声誉不断上升,曾被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列为全球大学第18位。他带领香港的研究组与内地的研究队伍共同参与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单倍型图谱研究计划。他领导的香港研究团队负责完成了该项国际研究计划2.5%的工作量,并已将该结果应用于多项疾病基因研究上,得到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
人物评价
徐立之致力于人类基因研究并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以第七条染色体的分析及鉴定致病基因的研究尤其突出。在SARS暴发期间,组织协调了港大对SARS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促进各研究队伍的合作,终于取得了发现SARS病毒及其中间宿主,认识SARS发病原理及建立临床有效诊断及救治方案等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为香港和内地医学界抗击SARS的斗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参考资料
徐立之.中国科学院.
徐立之.香港科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2 09:43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