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博物院 由法籍耶稣会会士韩伯禄(Pierre Heude),
韩伯禄于清同治七年来华,同治十二年创立徐家汇博物院,是
上海最早的博物馆。原址在今漕溪北路240号。
民国20年(1931年),院内搜集的大批动植物标本,连同
土山湾孤儿院存贮的中国古物3500件,全部移至吕班路(今重庆南路)新建的一座博物院内,1952年移交中国科学院,原建筑曾经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使用,现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
徐家汇博物院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由天主教耶稣会神父韩伯禄(韩德)创立,是上海最早的博物院。以收藏中国动植物标本为主旨,原院址在徐家汇耶稣会总院以南,今已拆迁。
韩伯禄是动植物学家,著有《说鹿》一书。清光绪三年曾被法国教育部批准为科学名著。他在上海长达30多年时间内,以徐家汇为基地,到中国各地考察搜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还到日本、菲律宾、安南(今越南)等地采集物产。加上徐家汇天主教堂原已收藏的生物标本,其数量之多,为当时远东第一。
神父韩伯禄主博物院30多年。以后,由柏永年、松梁材等先后继任。他们对鸟类、昆虫类均颇有研究,注重采集。积年累月,物品渐增,徐家汇博物院已显陈旧狭小。天主教葛修士也留心搜集中国艺术品与古物,所得颇多。包括铜器、兵器、货币、玉器、陶器等共3500余件,藏于
土山湾孤儿院中。
民国19年(1930年),建新院于吕班路(今重庆南路)震旦大学内,次年徐家汇博物院连同土山湾所藏博物一并迁往,改名
震旦博物院。于民国22年(1933年)冬正式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