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1941),原名诸秀珊,曾用名诸彬、徐彬。安徽省巢县坝镇诸村人。出身于官僚家庭。1939年夏秋之际,安徽总动员委员会合肥县青年工作团在安徽巢湖一带活动,徐冰成为青年工作团团员,不久,又转入妇女工作团。参加工作后,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和团员们一起学习毛泽东的《论持久战》。1939年底,徐冰踏上了参加新四军的革命道路。1940年1月上旬,到达了无为县境内新四军江北游击队纵队指挥部,被分配到教导队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个月后,被分配到新四军江北游击队新七团政工队。5月起,先后被调至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抗敌剧团,新四军军部服务团四队和江北指挥部政治部服务团工作。1940年10月,徐冰被分配到盐城县十四区民运工作队第三中队,任分队长。1941年春,盐城县委成立学生工委,组织全县学生投身抗日工作。徐冰从民运工作队调至一个学区工作。初夏,盐城县青年服务团成立,她被调到青年服务团工作。1941年7月,由于叛徒叛变投敌,徐冰不幸被捕,英勇牺牲。
人物生平
徐冰(?—1941),原名诸秀珊,曾用名诸彬、徐彬。安徽省巢县坝镇诸村人。出身于官僚家庭。其母亲是偏房小妾,在兵荒马乱中被置于乡间。1939年夏秋之际,安徽总动员委员会合肥县青年工作团在安徽巢湖一带活动,徐冰来到当时的工作团驻地汪家湾,面见副团长夏冰流,腼腆地说:“我要到你们这里来工作,不知行不行?”夏冰流热情地接待了她,问她为什么要出来工作?她说:“日本鬼子来了,我无法读书,初中没能读下来。如今山河破碎,国难当头,所以我要参加抗日救亡。”一席话感动了夏副团长和在场人。经团长常城、副团长夏冰流、党员陈红、赵平等研究,决定接收她,并让她郑重地填写了申请表。从此,她改名诸彬,成为青年工作团团员,不久,又转入妇女工作团。其时,她才16岁。
徐冰参加工作后,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她和团员们一起学习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听老同志讲中国工农红军的故事和共产党员在狱中坚持斗争的事迹,并逐步明白了真正抗日的是中国共产党,是八路军、新四军。她曾说:“只要我们中国四万万同胞团结起来,把抗日战争坚持到底,中国就不会灭亡,中国人就不会做日本的奴隶,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她在工作团期间,成天和同志们一起奔走在乡间的崎岖小道,进出农家茅舍,唱歌、演戏、演讲,宣传抗日,唤起民众。
1939年底,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决定将工作团的所有团员集中训练“审查”。我党组织对此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决定将党员和进步青年分期分批送往我军根据地。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徐冰和周明、李全3人在共产党员李之之同志带领下,于1939年12月31日晚,趁国民党人员不备之机,踏上了参加新四军的革命道路。途中大雪纷飞,寒风凛冽,手中的雨伞都被大风吹落至河中。徐冰等仍豪情满怀。在转移途中,徐冰、周明、李全3人向李之之提出了入党申请。1940年1月上旬,到达了无为县境内新四军江北游击队纵队指挥部,被分配到教导队学习。不久,经李之之介绍,徐冰被批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一个月后,被分配到新四军江北游击队新七团政工队。5月起,先后被调至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抗敌剧团,新四军军部服务团四队和江北指挥部政治部服务团工作。
1940年10月,服务团、抗敌剧团东进盐阜地区。10月底,徐冰被分配到盐城县十四区民运工作队第三中队,任分队长。活动于铁石、兴彭等乡。她带领十几名青年男女队员,走村串户,访贫问苦,结交朋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兴彭乡就超额完成了征粮任务。
1941年春,盐城县委成立学委,在全县开展学生工作。徐冰从民运工作队调至一个学区工作。初夏,盐城县青年服务团成立,她又被调到青年服务团工作。其时,任佩芬也分配在青年服务团。
1941年7月,盐阜区党委和盐城县委在芦沟寺举办了中学生夏令营,青年服务团改名为“夏令营服务团”,徐冰在该团任党支部组织委员,任佩芬为团员。在夏令营工作期间,她们积极向青年学生宣传抗日救亡道理,并以自己的经历勉励青年学生发扬民族气节,誓死不当亡国奴。7月20日,日伪军对盐城发动第一次大扫荡,夏令营被迫解散,服务团员分别向芦沟寺东、西方向转移,继续坚持斗争。徐冰、任佩芬等20多人由胡叔度带领转移到十三区一带,在新收编的盐城县总队第四大队做政治工作,帮助战士学政治、学文化。
四大队成分比较复杂,除一部分基本群众外,多数是一些散兵游勇,杂以土匪、兵痞,他们慑于我新四军、八路军的威力才服从收编。参加抗日后,仍然劣性不改。日伪军大扫荡后,即与驻便仓、伍佑的伪军相勾结,密谋叛变投敌。8月12日深夜,徐冰、任佩芬所在的十三中队驻三总、马厂。十三中队中队长李悦顺和张金悦、卞兆仁、刘金荣等,在原十四中队中队长、投敌后任伪三十三师扩充营营长柏成香的策动下,趁大队长陈中去区里开会未回之机,进行叛变。用刺刀将十三中队指导员闵学国刺死,并开枪打死闵学国的通讯员,又集合队伍宣布叛变投敌,扬言“谁不服从,就打死谁。”随即又逮捕了徐冰、任佩芬等5名青年服务团团员,连夜将队伍拉到伍佑,将徐冰、任佩芬等交给伪三十三师军法处审讯。
徐冰、任佩芬落入敌手之后,被打得体无完肤,面目青肿。她们凛然不屈,骂不绝口,用年轻的血肉之躯抵挡着惨无人道的凌辱。敌人见硬的不行,又用金钱物质相利诱,徐冰、任佩芬对此嗤之以鼻,痛加斥责。她们在被关押期间,对看守她们的伪军做宣传工作:“我们都是中国人,为什么要为虎作伥?”并规劝看守她们的伪军反正,投奔新四军。任佩芬怒斥前来劝降的伪三十三师团副陈洪道:“你难道不是中国人吗?怎么如此无耻?”
在这期间,我党组织曾数次通过关系,设法营救,说她们是地方青年,均系“夏令营”学生。而伪军却说:“是地方青年学生,可以考虑释放,唯徐冰、任佩芬,态度顽强,决不是地方青年。”一个月后,伪军见对她们无可奈何,便在夜间将二人押往便仓,交伪营部关押,再行送往东台、泰州。徐冰、任佩芬二人在途中以身殉国。
人物纪念
70多年来,徐冰、任佩芬两位年轻的共产主义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气概,一直为烈士的亲属、战友和盐城人民所怀念。 当年接待徐冰烈士参加革命的夏冰流于1987年1月在南京作《忆诸彬》诗一首,以寄悼念之情:
十六芳龄小,抗倭意志坚。凌霜旗袍扔,奔雪草鞋穿。
久别无音信,相怀积有年。忽闻壮烈逝,悲喜泪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