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徐公持,1940年7月生,江苏省江阴市人。曾讲过《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获得好评。
个人简历
1964年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同年入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组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编审等,曾任古典文学权威刊物《文学遗产》主编二十年。主治先秦至隋文学研究,兼及学术史研究等。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黑龙江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顾问。
主要著作
有《魏晋文学史》《建安七子论》《阮籍与嵇康》《魏晋二十四友》《中国古代作家》(上、下)《中国古典传记》(合编)。主要论文有《文学史有限论》《“诗妖”之研究》、《魏晋玄学的限期思想资源》《建安七子诗文系年考证》《曹植生平八考》《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近代化进程论略》等。
出版图书
论文
释“思无邪”,黑龙江日报,1962.10.14
论二南,《哈尔滨师院学报》 1963年第4期
卷耳析解,《哈尔滨师院学报》 1963年第1期
诗“兴”发微,《哈尔滨师院学报》 1964年第2期
批判半个红学家江青,《北京日报》 1977.3.24
诗经,《中国文学》外文版 1977年第4期
水浒简评,北京出版社 1977年
谈日本所出几部中国文学史,《国外社会科学》 1978年第4期
建安文学,《中国文学》外文版 1978年3第期
关于曹植诗歌的写作年代问题,《文史》 1979年第6辑
小南一郎论中国文学史研究问题(译文),《文学遗产》 1980年第2期
松枝茂夫谈《红楼梦》(译文),《红楼梦研究集刊》 1980年9月第4辑
国外中国文学研究动态(六篇)(译文),文学研究动态 1980-1982
吉川幸次郎论中国文学的特性(译文),《文学遗产》 1981年第1期
关于曹雪芹晚年的“佚著”问题(译文),《红楼梦研究集》 1981年10月第7辑
日本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述略,《文学评论》 1981年第5期
高适《燕歌行》析,《唐诗鉴赏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
初唐诗人骆宾王,《文史知识》 1981年第3期
建安七子诠,《文学评论》 1981年第4期
曹植生平八考,《文史》 1981年第10辑
日本中国文学研究简介,《中国文学研究年鉴》 1981年卷 1982年10月
齐梁间的散文佳品,《文史知识》 1982年第7期
经得起检验的力作——评余冠英的几部古代诗选,《文学评论》 1982年第3期
建安七子诗文系年考证,《文学遗产》增刊14辑 1982年
关于曹植的评价问题,《文学遗产》 1983年第1期
前论中国古代传记文学,《文学遗产》 1983年第4期
曹植为曹操第几子,《文学评论》 1983 年第05 期
矶部彰的西游记研究,《文学遗产》 1983年第2期
日本1981年中国文学研究简介,《中国危险研究年鉴》 1982年卷 1983.9
魏晋之赋首——读王粲《登楼赋》,《文史知识》 1983年第2期
嵇康为什么被杀,《学林漫录》 1983年第9辑
《灯花婆婆》话本考,《古典小说研究集刊》 1984年第1辑
日本楚辞论文四篇,《楚辞研究资料集》(四)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4年
楚辞研究在国外,《文史知识》 1984年第1期
爱国女英豪的赞歌——关于《木兰诗》,《北京晚报》 1984.1.23
一曲慷慨悲歌——谈刘琨的《扶风歌》,《北京晚报》 1984.1.16
说“七”,《字词研究》 1984年第2辑
宋代女作家李清照,《百代英杰》 北京出版社 1984年5月
曹丕评传,《中国古代名作家评传》 山东大学 1984年
曹植评传,《中国古代名作家评传》 山东大学 1984年
曹操评传,《中国古代名作家评传》 山东大学 1984年
《水浒传》与《荡寇志》,《文史知识》 1984年第11期
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曹植,《文史知识》 1984年第4期
四言、五言与七言,《文史知识》 1984年第1期
日本的“东方学会赏”,《文学遗产》 1987年第3期
曹植集校注得失评,《文学遗产》 1987年第8期
向秀评传,《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7年
张华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7年
曹操,《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7年2月
曹植,《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7年2月
关于古典文学的宏观研究及其现状,《文学遗产》 1987年第4期
中国古典文学年鉴,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8月
中国的清官,《龙之渊》 1989年第7期
《正纬》篇衍说,《文学评论》 1991 年第06 期
《正维》篇街谈,《文学评论》 1991年11月
严谨与平易,《文史知识》 1991年9月
说王粲的《七哀》,《文史知识》 1992年7月
评文学史形态理论倾向及其意义,《江海学刊》 1994 年第05 期
张志岳先生对古典文学研究的贡献,《明清小说研究》1994 年第01 期
张志岳对古典文学研究的贡献,《明清小说研究》 江苏社科院 1994年1月
《宗经》篇衍说,《文学遗产》 1995 年第06 期
理极滞其必宣──论两晋人士的嵇康情结,《文学遗产》 1998 年第04 期
“人本主义”“兴趣一致”及其他──采访高德耀教授,《文学遗产》 1998 年第06 期
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近代化进程论略,《中国社会科学》1998 年第02 期
论文学遗产的四重价值,《文学遗产纪念文集》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年5月
分期、评价及其相关问题──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三人谈,《文学遗产》 1999 年第02 期
潘岳早期任职及徙官考辨,《文学遗产》2001 年第05 期
一生一世的赏心乐事——美国学者倪豪士教授专访,《文学遗产》 2002 年第01 期
论诗纬,《求是学刊》 2003 年第03 期
我们亲历的一段学术史——半个世纪以来的文学研究所与古代文学研究感言,《文学遗产》 2003 年第03 期
武汉大学“《文学遗产》论坛”开幕词,《文学遗产》 2003 年第06 期
高适《燕歌行》简析,《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04年第11期
论魏晋玄学思想资源在两汉时期的先期整合,《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01 期
“诗妖”之研究,《国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2期
豆棚闲话:重说三国,《香港文汇报》2006年9月6日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09 09:50
目录
概述
个人简历
主要著作
出版图书
论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