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俐,女,1961年8月2日出生于湖南
吉首,曾任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
中国新闻》主播。
早年经历
徐俐1961年出生,年轻时曾做过农村知青。徐俐在学生时代就展现了在语言方面的天赋,上高中的时候就经常参加市里朗诵比赛获奖。1977年,不到16岁的徐俐因年龄小,懵懂的参加了第一次高考,结果报考北京广播学院失利。1978年下乡当知青的徐俐再次参加高考,但又以微弱的0.5分落选。当时的徐俐觉得很失望,对前途感到茫然。但是,很快迎来了一个转机。她1977年考北京广播学院的录音带被当地湖南省长沙市广播局选中,她接到考试通知,这次她顺利地考进了长沙人民广播电台。
人物经历
主持经历
1978年,徐俐考入
长沙人民广播电台。长沙人民电台刚开播没多久,就创办了广播主持人节目《青年信箱》,由徐俐担任主持。
1986年,徐俐调入长沙电视台。同年参加全国电台主持人节目比赛时,一举拿下播音创新奖。长沙广播电台8年、长沙市电视台6年的工作经历让徐俐对各类题材的主持播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92年10月1日,央视国际频道开播,徐俐作为首档节目《中国新闻》的首位主播在央视亮相。随后便一直在《中国新闻》节目担任主播。当时央视国际频道几乎所有重大新闻事件的直播报道都由徐俐担纲主持,如早期的香港回归庆典、澳门回归庆典、“9·11”袭击事件、伊拉克战争等。
2000年,徐俐主持神州世纪游元宵晚会。
2005年,徐俐主持中文国际频道《直播新疆》。
2006年,徐俐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2008年2月6日,徐俐参加
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康辉、
李瑞英、于洋等众明星共同表演
诗朗诵节目《
温暖2008》。
2017年4月2日,徐俐正式告别《中国新闻》。她说:“三年前,我进入新闻访谈节目《今日关注》,因为节目内容的较大变化,我一直以尝试的心态在完成着节目。三年下来,尝试心态在逐渐淡去,今天,请允许我选择‘制心一处’,跟《中国新闻》告别。”此后,她也成为《今日关注》的标志性面孔之一,在这个高端时事述评栏目中与高官、学者等对话,紧密追踪着各种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和话题。
2021年8月25日,徐俐在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官宣自己退休。
2022年6月,徐俐被央视返聘为CCTV-10的主持人,并参与央视纪录片频道拍摄。8月3日,任
中国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会长。9月28日,由抖音与“樊登读书”联合重磅推出的《美俐姐姐的下午茶》微访谈第一期于下午两点正式上线直播。主持人徐俐作为“约茶人”,将邀请深受大众喜爱的前央视主持人倪萍、敬一丹,作为第一期嘉宾聚首“下午茶”。10月,参加的《可爱的国美丽的家》开播。10月,参加《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中国视协电视文艺节目》播出,与
赵保乐、
李杨薇、
李响共同主持。10月13日,徐俐的新书《活成你自己》正式上市。
2024年9月18日,徐俐受聘为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
出书经历
2006年,徐俐出版了第一部个人随笔《女人是一种态度》,全书共分“我的职场风云”、“我的爱情婚姻观”、“我的美丽心得”、“
我的博客 生涯”等四部分,从不同的层面,以富有质感和
表现力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由此产生的生命感悟。而正如书名所表述的:女人是一种态度,一个成功的
职业女性的魅力人生,更是具有榜样的力量,读来时有会心之感。
2009年,徐俐出版了第二部随笔《
优雅是一种选择》。
演艺经历
2017年,徐俐在《中华情》节目中演唱《祝你平安》。
2019年,徐俐在《梨园闯关我挂帅》节目中演唱《望江亭》。
2022年1月20日,徐俐以戏曲学员的身份参加《
年年有戏》。
2022年1月30日,徐俐参加
湖南卫视上线“
2022知乎答案奇遇夜”。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徐俐出生于1961年,曾为农村知青,之后由于父亲从军区后勤部工作转到地方,一家人从湖南定居到长沙。
情感情况
1982年,21岁的徐俐进入了婚姻的殿堂,嫁给了一名军人,生下了儿子皮特。1992年二人离婚,徐俐带着儿子皮特离开了这个家。 离婚这一年,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在全国公开招收主持人。徐俐在200多人中脱颖而出,带着儿子前往北京,开启新的人生。当时去了台里,住宿问题还未解决,这对母子住到了集体宿舍。每天早上6点,徐俐叫醒皮特,带他匆匆吃早餐,送去幼儿园,便急忙赶去台里。下午又趁休息时间去接孩子回宿舍,给他身边放几个玩具,把皮特锁在宿舍里,怕他乱跑。
1994年10月,徐俐因台里安排的《北京青年报》采访遇到了第二任丈夫张天蔚。1995年12月初,二人领了结婚证,定居在了北京。张天蔚成为徐俐的丈夫后,丝毫没有懈怠对皮特的陪伴,送他上下学,给他买想要的玩具,以他所能,给予皮特全部的爱。张天蔚虽为继父,比亲生父亲还爱这个儿子,皮特也渐渐从“张叔叔”改口为“张爸爸”,后来直接亲切地叫他“爸爸”。
2006年7月,徐俐在“背后的故事”节目现场透露丈夫外号叫“灰熊”,现场一位观众立即上台送徐俐一只大灰熊玩偶。徐俐介绍说,现任丈夫是在一次采访中认识的,两人第二次见面,徐俐就很肯定地认定他就是自己喜欢的那类男人,“因为他智慧,而且冷静。人非常风趣,跟他在一起特别开心”。她表示,非常依赖现任丈夫,自己的漂亮衣服、首饰基本上都是“灰熊”买的,“这双鞋就是他买的,漂亮吧?”她指着脚上的美鞋骄傲地向观众们展示。徐俐说,与“灰熊”携手的十年让她体会到幸福的真正含义。
兴趣爱好
徐俐长期保持着敏锐的新闻嗅觉。她曾透露,家中订了好几份报纸和新闻杂志,吃早餐的时候就开始看,平时上网第一件事就是看新闻,每天有什么新闻她心里有数,上电视前就胸有成竹了。
徐俐爱好声乐,她唱的《青藏高原》《天路》曾声惊四座,有著名歌唱家专门书信称赞:“有很好的美声训练功底,出人意料。” 殊不知,徐俐纯粹出于爱好,自己琢磨,歌唱才华可见一斑。
在节目外,她是一名京剧爱好者,并且登上了央视综艺《年年有戏》,与此同时西藏的美丽也令她心生向往,退休后与友人故地重游徒步雪山,不断地挑战自我极限,勇攀高峰。
代表作品
主持节目
参演话剧
出版图书
综艺节目
纪录片
社会活动
2008年5月18日晚举行的“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中,徐俐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万元。
2023年10月15日,徐俐做客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的艺术赏析沙龙,畅聊纪录片《生我养我的地方》录制的台前幕后故事。《生我养我的地方》邀请11位客居他乡的湘籍人物,带领徐俐回到自己的家乡,踏上一场“寻根之旅”。编剧、航天、音乐、舞蹈、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湘籍名人在远行多年之后,重拾旧时记忆,真切感受故乡巨变,用各自的方式讲好湖南故事。
获奖记录
相关事件
练声经历
当年和徐俐一起考入长沙人民广播电台的,还有几位来自北方的同事。和他们相比,身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徐俐感受到了在普通话方面的差距。为了在专业上进步,徐俐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提前一个小时到台里练声,这一坚持就是5年。她还经常录下早上6点多播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报摘节目,对比着练习。“为了练好口腔开度,经常和别人说完话后,后槽牙还打开着,而这一度被母亲责怪没有女孩样。”徐俐回想起当年对专业的训练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青年信箱》背后故事
长沙人民电台刚开播没多久,就创办了一个广播主持人节目《青年信箱》。当时在全国范围内,主持人节目还属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我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只有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有一个主持人节目,后来有了在全国影响较大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空中之友》。如果按时间算,长沙台的《青年信箱》在广东台之后,而在中央台之先。《青年信箱》出台就红,红到什么程度呢?每周星期四晚上7时30分,在那个少有电视的时代,到处都可以听到由‘孙敏燕’主持的《青年信箱》的声音,那个孙敏燕就是我。”徐俐说。
“当时,长沙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里有多个文学青年,霍红、黄新心、李年古……那时文学很吃香,诗歌和小说统帅了全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的编辑已有人在全国创作评比中拿了奖,作品还拍成了电影。当时他们在办公室好像除了伏案,身体没有别的姿势,他们成天都在写,写自己的小说或诗,或者写公家的各种文稿。他们精力旺盛,才思横溢,彼此较劲,又彼此欣赏,他们是注定不甘平庸的。有一天,他们当中的两个人提出创办一个主持人节目,或许因为是青年,自然就想到了为青年服务。”
这是一个谈心节目。编辑们希望主持人是一个有知识、有阅历、有同情心、善解人意的中年女性。电台刚成立,一切都年轻,没有中年女性。“他们想到了我。我还是一个刚满19岁的年轻姑娘,没有恋爱,除了下乡7个月,没有任何其他社会阅历。怎么办?那就在声音上想办法吧。”
“孙敏燕”的声音渐渐形成。有听众形容那种声音是:哲人听了想思考,诗人听了想赋诗——不知道他是如何听出来的。总之,在当时的收音机里能听到那样丰厚的女中音确实难得。为什么会取名“孙敏燕”呢?原因很简单,大家希望主持人的名字非常女性化,好记。“我的播音名叫露凝,露水凝结之意,不大众化,拗嘴。关键问题是,大家并不希望这个新节目的主持人就是过去的谁,大家希望从声音到说话方式都是全新的,别具一格的。开始想叫孙燕燕,怕有港台味之嫌,就改成敏燕了。”
“长沙人民广播电台,这里是《青年信箱》节目,主持人孙敏燕……青年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敏燕。我收到了这样一封来信……”此后的6年,每个星期四的晚上,人们都可以在收音机里听到一个“阅历丰富”的女性,用她深厚而充满磁性的声音和青年们谈心。
出版随笔的原因
2006年,徐俐推出了自己的个人随笔《
女人是一种态度》。“这几年里最俗的事情之一,就是所谓‘名人出书’”,徐俐说,早在六七年前,就有出版社编辑
约她写书,但不管别人如何怂恿,她都下不了决心。不过,最终在写书这件事上,徐俐还是“落了俗套”。她说,之所以提笔,是因为步入不惑之年后,反思自己的人生,更是有了不少想法和感悟可以示人,于是本着分享的愿望,她开始坦然地书写自己。
《女人是一种态度》这本书,无论是从封面照片还是从书名上,都散发着浓浓的女人味,这和电视屏幕上徐俐给人的职业干练形象不太一样。对此,徐俐解释说,以这么浓的“脂粉味”突出女性视角,是因为对女人,人们有无数种评价的标准,“女人如何对待他人,实际上是在塑造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女人是一种态度。”书名由此而来。
忘词经历
在一次采访中,徐俐说最逗的一次是节目开始,镜头切到跟前,自己开始说
开场白。不知怎么的居然连《中国新闻》的名字都忘了,说到“欢迎大家收看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就接不下去,幸好导播提醒才没“穿帮”。说了十几年的词了,那一刻忽然就脑子短路,简直跟
失忆差不多。
直播伊拉克战争:最恐怖的一夜
2006年,徐俐推出了个人随笔《女人是一种态度》,书中讲述了自己2003年3月直播伊拉克战争的经历,那是央视屏幕上第一次出现直播电视访谈。
徐俐在书里说,由于在主持节目时语气似乎过于严肃,她曾受到了许多观众的质疑,认为她“在整个播出中太注重自己的形象,在对专家的提问中,盛气凌人像小学教师在审问小学生”。领导也严肃地告诫徐俐:“必须把自己退后一点。”
从业25年来,徐俐第一次遭到观众强烈的质疑,此后的一星期,她天天在镜头前紧张,紧张导致的出错不断增加,以至于到播报新闻的时候她的心就会狂跳。
在这样一种状态下,2003年3月26日,徐俐职业生涯中最“恐怖”的一夜来临了。那一天,战争没有太大的进展,同步画面加起来没有超过5分钟,没有一个电话连线,从晚上六点半开始,到夜里两点结束,徐俐和嘉宾谈了将近六个小时。谈到没的可谈的时候,徐俐只有请求嘉宾在话题中“掺水”。那天晚上,徐俐的情绪跌落到了谷底。下班回家已是凌晨三点,“我无法入睡,我在心里问自己:还有勇气做下去吗?你真的还能坚持吗?那一刻,我的确想到了放弃。”
徐俐回忆,伊拉克战争报道前后接近五十天,考验自己的不仅仅是体力、智力,更多的是意志力。“没人知道在我的心里曾发生过什么”,徐俐写道,“我不想隐瞒,对于这场战争报道,我唯一满意的是自己的意志力。我脆弱过,真正地脆弱过,但是,我以自己的意志力战胜了自己,战争没有让我这个女人走开,最终我赢了我自己。”
央视第一个戴耳环的新闻主播
徐俐是央视第一个戴耳环的新闻主播。她的造型引领了当时的潮流,戴耳环、烫大波浪,一时间成为播音主持界后辈们争相学习的对象。
美容心得
徐俐在《女人是一种态度中》提及了有关美容的经历。中央电视台有间美容室,是许多女职工爱去的地方。徐俐在那里办了一张美容卡,几年了,总没用完。她一去,只对美容小姐说:来睡觉了。
姑娘们都知道,尽量给她找僻静的地方躺着,再盖上厚些的
毯子,好让我安心地睡。美容对于徐俐,就是累极了换个感觉睡觉的地方。
徐俐第一次接触美容是二十七岁,刚生了儿子,觉得自己又老又丑。那时徐俐干了看来似乎很不理性的事,比如盲目地买衣服。因为姑娘时期的衣服不能穿,怀孕生产前后一两年放弃打扮,在对时尚和自身都没有太多确定的情况下,产妇便一股脑地钻进自我改变的情结中,不管是什么,
先买了再说。
产假还没休完,有朋友告诉她,什么地方刚开了一家美容店,听说不错。她那时其实没有任何皮肤问题,只是觉得美容应该能使人漂亮,她只需要重新漂亮,为什么不去。店老板是个不到三十岁的离婚女子,在深圳学了一个月,自己就开店了。那时
长沙的美容店没几家,她的美容店在长沙是个先锋店,徐俐去美容店等于赶了一个大时髦。那举动同我当时的心态也吻合:当了妈的女人不能被时尚抛弃。
徐俐说以她当时的经济能力,不可能定期去美容店做美容,后来发现所谓美容只有几小时的效果,第二天还是原样。这给了她一个很不好的事实。渐渐,去美容店少了,尽管老板又热情又优惠,我终究没有再去。她那时不懂得,美容是更高级和仔细的皮肤护理,同皮肤的
日常护理一样,贵在坚持。美容同健身都是同一个道理,只有坚持,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效果自然就在方式中显现。她当时没有那样的经济实力,也不懂得做美容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确定和选择,草草地试过,也就草草的收场了。这次经历使徐俐对美容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美容并不使人漂亮,花钱而已。而且徐俐也发现,自己最好的美容方法就是洗干净脸,睡好八小时觉。这比什么都管用。以后,不管她有钱没钱,美容都不是她必须的选项。花两三个小时被人侍弄一番固然舒服,但那时间实在花不起,要定时就更难。不定时做美容,美容的长期效果难以显现,没效果的事情为什么要做呢。干脆不做了。
除了天生原因,徐俐的理念就是洗干净脸,尽可能睡好觉。因为长期化妆,洗脸对徐俐就是一项工程。做完节目后,她会花上十来分钟洗脸。徐俐睡眠质量不好,所以更依赖洗脸的干净。
主持风格
徐俐在《女人是一种态度中》提到在《中国新闻》的播报中,她的语言节奏在加快,实际上最早只是在向正常的说话速度靠拢;她还配合语气的处理,按照生活中说话的特点,自然加大了对一些重音的强调。光这两个方面,就已经与众不同了。关键问题是,她这样处理之后,非常贴合新闻内容,从现场声过渡到她的声音,衔接非常自然,她和内容融为了一体。
徐俐说在她的播报当中,其实最不可忽视的还是语气的转变,即她究竟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播报。是念稿人,是对新闻有理解的传达者,还是掌控新闻的主播,有什么样的心理依据就决定采用什么样的语气。依据至关重要。
就生活环境而言,海外观众当然习惯
新闻主播,习惯有个性的新闻主播,因此他们才反感中国主播的千篇一律。这个思路的理清,使她意识到,徐俐对新闻怎么理解就怎么处理吧,徐俐是新闻主播。于是,就出现了后来人们形容的磅礴大气、驾驭感强、生机勃勃,又不乏个人情感投入的所谓徐俐的播报风格。
这种风格产生的影响和争议是徐俐始料未及的。
告别播音台
2021年8月25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中国新闻》节目主播徐俐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宣布自己即将退休,她表示:“今晚将是我职业生涯最后一场新闻直播。”对于徐俐告别播音台,网友纷纷表达了不舍,也恭喜她将走入人生新的阶段。很多观众感叹,现在的荧屏上,已经很难看到徐俐这样端庄大方、优雅知性的主播了。
出演话剧《日出》
2024年12月,央华戏剧跨年大戏《日出》在北京举行创排分享发布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前新闻主持人徐俐 亮相,她将自己的话剧首秀献给了《日出》中的顾八奶奶。徐俐说,“话剧是我从小的梦想,16岁时错过了进话剧团的机会,后来每次看戏都觉得谢幕的一刻特别幸福。”
人物评价
徐俐播报风格独特,在海内外观众中拥有较好的美誉度。(新浪传媒 评)
徐俐字字珠玑,简洁干练的新闻播报风格多年来赢得了广大海内外观众的喜爱,这也使她成为央视四套和《中国新闻》的标志性人物。(上观新闻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