葎草
大麻科葎草属植物
葎草(Humulus scandens)是大麻科(Cannabaceae)葎草属(Humulus)的缠绕草本植物,别名勒草、葛勒子秧、拉拉藤等。葎草为缠绕草本,茎、枝、叶柄均具倒钩刺。叶呈肾状五角形,掌状5-7深裂,稀为3裂;表面疏生糙伏毛,背面生有柔毛和黄色腺体,裂片为卵状三角形。葎草的雄花小,黄绿色,为圆锥花序;雌花序为球果状,苞片纸质,呈三角形,顶端渐尖,具白色绒毛。葎草的果为瘦果,成熟时露出苞片外。葎草的花期为春夏,果期为秋季。
形态特征
葎草为一年生或多年生曼性草本,茎淡绿色、有纵条棱,可长达数米;茎枝和叶柄均密生短倒向钩刺。
葎草的叶呈肾状五角形,长宽约7-10cm,纸质,掌状5-7深裂稀为3裂,基部呈心脏形,表面疏生糙伏毛,背面生有柔毛和黄色腺体,裂片为卵状三角形,边缘具锯齿;叶柄长度约5-10cm。
葎草的雄花小,黄绿色,为圆锥花序,长约15-25cm;雌花序为球果状,径约5mm,苞片纸质,呈三角形,顶端渐尖,具白色绒毛;子房为苞片包围,柱头2,伸出苞片外。
果实
葎草的果为瘦果,成熟时露出苞片外。
分布范围
葎草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地区,在中国除新疆、青海外,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
生长环境
葎草喜欢生长于肥土上,但贫瘠之处也能生长,只是肥沃土地上生长更加旺盛;主要生长在海拔500-1500m的沟边、路旁、荒地、田边、林地、草地、果园、沙荒地、住宅附近及垃圾堆等处。
生长习性
葎草适应生态幅较宽,可适应5.7-22℃的年均温范围、350-1400mm的年降水量以及PH值4.0-8.5的土壤环境,喜温暖湿润气候,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中生长良好。葎草的花期为春夏,果期为秋季。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野生葎草自然落籽繁殖,在6℃左右即可发芽,适温为10-20℃,超过25℃发芽受抑。
人工繁殖
葎草可采用播种繁殖。在9-10月采收种子,并于次年4月进行穴播。种子与草木灰混匀后,按株行距36cmx30cm开穴播种,再覆上一层薄土并浇水。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在葎草苗高10-12cm时要间苗、补苗,保证每穴苗2-3株,茎蔓长1m时,要设立支架,使其缠绕生长。生长期间中耕除草3-4次,追肥在春、夏季施人畜粪为主,冬季施用厩肥、堆肥或饼肥。
病虫防治
葎草的虫害有5种,分别为兰跳甲、双斑长跗萤叶甲、葎草疣蚜、叶蝉和二斑叶蝉;葎草病害有1种,葎草霜霉病;以上病虫害通常不会对葎草造成明显危害,整个生长期基本可以不用化学农药防治。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葎草全株可入药,味甘、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可治疗肺热咳、肺痈、虚热烦渴、热淋、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泻痢、热毒疮疡、皮肤瘙痒等疾病。
饲用价值
葎草产量高,叶量大,内含丰富的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以及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丰富,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可以作为青饲、青贮或者晒制干草,也可作为饲料添加剂提高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调节营养平衡,增强消化吸收功能。
生态价值
葎草地毯式覆盖层当年即可发挥显著的水保效益,而且产草量高,质量好,是护坡固土优良的先锋草种和良好的兼用型饲草。。
物种危害
主要危害
葎草作为一种广泛分布的田间杂草,其扩散与蔓延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及人类生活构成严重威胁。葎草分布广泛,侵入农田后常成为恶性杂草,与作物混生,争夺光、空间、水份和养料,抑制作物、灌乔木的正常生长。葎草长满倒刺,加上藤蔓柔韧,也给作物收获带来很大困扰。此外,葎草是中国秋季花粉症的致敏植物之一,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防治方法
葎草的清除方法有人工清除和化学清除,以及利用其天敌黄蛱蝶进行生物防除,其中化学清除法可采用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甲嘧磺隆悬浮剂等除草剂进行防除。
参考资料
葎草.中国物种2000.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4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