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业青年
2010年张内咸导演的纪录片
《待业青年》是张内咸导演,吉硕、郭雪萌参与演出的电影作品。
剧情简介1
这样的一群年轻人,他们才华横溢,他们生不逢时,他们崇尚艺术,他们叛逆,他们无助,他们被认为是社会的渣滓,而他们自命不凡,他们有情有义,他们有时自甘堕落,他们有时愤世嫉俗,他们有时终日买醉,他们有时迷茫不已……
——谨以此片献给我们逝去的青春 特别是那些不喜欢上学的孩子
常常喜欢在楼顶上坐着的大学生小吉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做出了退学的决定,他厌倦了在学校中生活里遇见的很多事物,开始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他开始渐渐的不知道人为什么要去活着。小吉不甘心于从出生就被规划好一切的生活轨迹,他决定要用一年的时间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他开始DV去记录身边很多人的日子,去观察他们的每一个举动,用大量的时间去思考青春的意义……
电影点评1
本片是独立电影导演张内咸的处女作,影片结构非常怪异,采用半记录半剧情的方式,记录部分与剧情部分来回穿插,结合章节体的分段方法,将几十个似乎毫不相关的小人物命运串到了一起,他们有些典型,却又并不特殊,导演通过这些平凡年轻人的生活视角,展现了一个略显阴郁的时代的浮世绘。
灰色的影片基调并不能说明这是一个很颓废的“摇滚”电影,至少它表现出来的是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和想法,现实的东西往往不需要艺术加工就能表现出很强的感染力,因为你每天都可能会遇到它们:自身的社会价值如何去体现?是要高傲地克服?还是卑微地顺从?那都取决于你的选择。
传播渠道1
2010年伊始,一部用DV拍摄的,长达3小时11分钟的草根电影《待业青年》出现在网络上。电影采用了半记录半剧情的方式,记录部分与剧情部分来回穿插,将几十个“80后”的自白串连起来。在优酷、土豆、DOCO热纪录等各大视频网站上,无数看完片子的人都留言,声称“被感动”并“产生了时代的共鸣”。在著名的下载网站VERYCD上,《待业青年》3天内下载量超过了12万次。
社会反映1
社会反映在著名的影评和书评网站“豆瓣网”上,《待业青年》获4万多名影迷打分,平均分达到8.6分,超过了包括《爱丽丝梦游仙境》、《艋舺》、《大兵小将》在内的所有最近热映的国内外大片(详细评分见表格)。截至记者发稿时,仅在豆瓣网上就有近2000条关于这部“大片儿”的影评。一句话,《待业青年》火了!但实际上,当记者观看这部电影时才发现,这部电影的内容并不复杂,而且拍摄手段也很简单。由于没有专业灯光、照明、布景,而且使用普通的家庭式DV机,影片的色彩有些失真,而行走中的拍摄,更是让镜头不时地晃动,让人有些眼晕。
在对数十位“待业青年”的采访中,穿插的小故事,从情节的不完整到手法的粗糙,则更像是学电影的学生完成的一次普通的课后作业。
这部影片将现实还原给大家看,所以更能击中年轻人心中的痛处,也让他们找到了一个替他们发泄不满和郁闷的代言人,这才是这部电影走红的原因。
“80后”心理问题通过影片来宣泄
“比起‘60后’、‘70后’,‘80后’的心理亚健康问题更严重。”当听到《待业青年》这部独立电影火爆网络后,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博士担忧地说。虽然最大的一批“80后”今年也面临三十而立了,但熊主任却认为,不少“80后”其实还没有迈过“成长”这道坎儿。“家庭和社会附加给他们的责任是这种压力的主要来源,有的孩子甚至肩负着好几个家庭的希望。”熊主任表示,“80后”一般生活环境比较优越,在家人的宠爱下,容易让他们养成过于自我的思维惯性,遇到问题压力时,往往容易从自己的角度考虑,认为自己受到了委屈
“关注他们其实也是在审视自己,我曾经也和剧中的讲述者小吉一样,因为困惑而退学寻找梦想。”作为《待业青年》的导演,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系大四学生,24岁的张内咸坦言,其实自己以前也是个“问题少年”。“片中的很多80后可能在常人的眼中都被误认为是坏孩子,其实我所指的‘问题少年’只是说他们比同龄人遭遇了更极端的青春迷失和纠葛。”张内咸说原本他曾经考上的是北航锅炉系,但总是觉得不喜欢,所以毅然地选择了退学。“后来又去中传念书,一下子就迷上了电影。 该DV一经推出受到很多80后的共鸣,“这不得不视为一场‘80后’的集体‘自恋’。”一位看过该片的网友表示,影片中表现的才华横溢又无人欣赏、崇尚音乐又被当成叛逆的感觉非常真实,父母和社会附加给这一代的价值观正在让这群人失去自我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3 08:26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1
电影点评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