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子
信息学术语
影响因子(英文:Impact Factor),简称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影响因子(IF)是衡量某一特定年份期刊上的平均文章被引用的频率。它通过计算期刊文章被引用的次数来衡量期刊的重要性或排名。
起源
1955年,尤金·加菲尔德博士在《科学》(Science)上,首次提出了“引文索引”概念,打破了分类法和主题法在检索方法中的垄断地位,开创了从引文角度来研究文献及科学发展动态的新领域,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研究人员进行文献检索的方式。同时,尤金·加菲尔德给出了“影响因子”的定义。其不仅对传统的分类法和主题法论文检索方法提出了挑战,关键是为论文评价提供了一个间接的工具,实际上就是以一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来间接评价论文的质量。
1963年,尤金·加菲尔德对“影响因子”的定义进行修改,重新定为“期刊文章平均被引次数”。从此,“影响因子”就从一篇论文拓展到期刊上,不仅被用来评价论文的质量,还被用来评价期刊的质量。
计算方法
该计算基于两年的时间段,包括文章被引用的次数除以可引用的文章数量。
影响因子计算公式为:
分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所有论文被引用次数的总和。
引文来源为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包括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会议论文引文索引(CPCI)、图书引文索引(BKCI)和Emerging SourcesCitation Index(ESCI)。
分母: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文献总数。
分母中所统计的“文献总数”仅涉及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中的“研究论文”(Article)和“综述”(Review)。如通信(Correspondence)或编辑材料(Editorial material)这些则不计入影响因子分母。
例,计算某期刊在2023年的影响因子:
意义
衡量学术影响力。影响因子反映了期刊文章的被引用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学术水平与论文质量的测度。影响因子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影响因子虽然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但也有其局限性,如可能无法完全反映某些领域的引用规律,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客观反映期刊的真实影响力。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
影响因素
从计算公式看,影响因子虽然只和被引次数和论文数直接相关,但实际上,它与很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现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论文因素
如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长度、类型及合作者数等。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
期刊因素
如期刊大小(发表论文数)、类型等。在计算影响因子时,刊载论文数仅统计论文、简讯和综述,而对评论、来信、通讯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证的栏目的文章则不进行统计。根据经验判断,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大小有密切联系。在多数情况下,论文量少的期刊容易得到高影响因子,并且这部分期刊的影响因子在年度之间会有较大的波动;而论文量多且创刊年代久的期刊往往容易得到较高的总被引频次。此外,还与其他引证指标如:即年指标、期刊被引用半衰期、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比以及期刊发行范围和发行量等指标有密切关系。。
学科因素
如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平均参考文献数、引证半衰期等都会对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产生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以论文的引证与被引证的数量关系为基础。一个学科的引文数量,总体水平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各学科自身的发展特点;二是该学科期刊在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所占的比例。此外,影响因子还受期刊所涉及的学科在专业意义上的社会覆盖面的影响,如果某个科技期刊在专业意义上的社会覆盖面非常小,而且同类期刊又很少,那么它的影响因子就不可能很高。
检索系统因素
如参与统计的期刊来源、引文条目的统计范围等。对于特定刊物来说,在中外的检索系统中,由于其所收录的期刊群体组成的差异较大,因而所计算的影响因子值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同一刊物在不同语种的检索系统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
名人效应的影响
名人效应常表现为:一方面人们常引用名人的文章来增加自己文章的权威性,即便是在还有别的更适合自己文章引用的文献时也是这样;另一方面是署有名人名字的文章或被名人所推荐的文章很容易在所谓的高档次的杂志上发表,因而也容易被SCI或CSCD所收录。
注意
1.不同学术领域的引用行为各不相同,有些领域需要更长时间来达到引用活动的峰值。可以适度使用基于期刊影响因子的相对指标,如五年期刊影响因子(5 Year Journal 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的百分位(Journal Impact Factor Percentile)、影响因子分区等;
2.影响因子是期刊层面的评价指标,不适用于作为决定性指标对单篇文献和单个科研人员的成果质量和创新性进行评价;
3.即使是评估期刊,还需考虑影响引用率的诸多现象(如:每篇文章引用的参考文献的平均数量),建议将期刊影响因子与同行评议一起使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10:00
目录
概述
起源
计算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