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琳
北京大学化学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彭海琳,中国化学会会士,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人物经历
1978年,彭海琳出生于湖南湘乡。
1996年,从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理科实验班毕业。
1996年9月—2000年7月,就读于吉林大学化学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2000年9月—2005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师从刘忠范教授,毕业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2005年11月—2009年6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崔屹教授。
2009年6月—2014年7月,担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2年,获得首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2014年8月,担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年,担任国家973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首席科学家。
2014年—2015年,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访问学者,合作导师为杨培东教授。
201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担任北大—宝安烯碳科技联合实验室主任。
2018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同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2023年,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彭海琳发展了高迁移率二维材料(石墨烯、拓扑绝缘体、铋基二维半导体)的制备科学及器件应用研究。建立和发展了拓扑绝缘体二维结构的可控生长方法,实现了首例拓扑绝缘体二维阵列的制备,首次观测到拓扑绝缘体的AB量子干涉效应,并开创了拓扑绝缘体在柔性透明电极的应用;设计并制备了一类全新的超高迁移率二维氧硫族半导体BOX(Bi2O2X,X = Se, S, Te, …)及其高k自然氧化物栅介质,实现了晶圆级二维单晶制备和表界面调控,构筑了高性能二维场效应晶体管、逻辑门、鳍式晶体管(FinFET)、气体传感器和红外探测器件;和合作者建立了精确调控石墨烯结构的范德华外延、限域“分子流”、持续氧辅助等一系列生长方法,创造了石墨烯单晶生长速度的世界纪录,实现了4~6英寸无褶皱石墨烯单晶晶圆、大面积石墨烯薄膜的连续批量制备和绿色无损转移,实现了旋转双层石墨烯光电器件研制、单晶石墨烯PN结的调制掺杂和“光热电”机制的高效能量转换,开发了高性能石墨烯硅光通信器件和高质量石墨烯透射电镜载网。
根据2024年5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彭海琳教授课题组网站数据,彭海琳先后发表论文260余篇,其中包括《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及子刊30余篇,《美国化学会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纳米快讯(Nano Letters)》《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ACS Nano》100余篇,被他引逾20000次。
2023年3月22日,彭海琳课题组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外延高κ栅氧化物集成型二维鳍式晶体管》(2D 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ntegrated with epitaxial high-κ gate oxide)的研究论文。这一研究报道了世界首例二维半导体鳍片/高κ栅氧化物异质结阵列的外延生长及其三维架构的集成制备,并研制了高性能二维鳍式场效应晶体管(2D FinFET)。
根据2024年5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彭海琳教授课题组网站数据,彭海琳先后在国际及双边重要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40余次,筹划和组织国际和双边会议10次。
根据2024年5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彭海琳教授课题组网站数据,彭海琳先后授权专利70余项和申请专利50余项。
人才培养
彭海琳讲授“纳米化学”“结构化学小班课”“物理化学实验”等课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彭海琳不仅在纳米新材料研发领域颇有建树,而且对推动石墨烯材料产业化核心技术研发应用展现出勇于创新和敢于担当的精神。(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评)
彭海琳推动了中国在二维材料制备与器件应用领域研究的发展。(中国化学会评)
参考资料
彭海琳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9 09:2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