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大
革命烈士
彭德大(1911年―1940年03月12日),又名润俚,江西省吉安人。1928年参加游击队。次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在红12军、红9军团政治部任文书、秘书、干事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7年秋毕业。10月,任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第715团第一营教导员。不久,赴山西县、平原一带组织抗日游击队,任忻崞独立团政治委员。1938年1月,任第714团政治委员。1938年6月他随李井泉的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向绥远挺进,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8月,任大青山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兼中共绥西(绥远武川以西)工委书记和物资筹备委员会主任,负责地方工作,深入蒙古族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方针和民族政策,开辟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1939年春,他率两个半连和百余人的蒙汉游击队,与数十倍于己之日军周旋,多次粉碎敌“扫荡”。1940年2月,任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3月,参与组织绥西地区反顽斗争。1940年3月12日,在绥远省武川县后垴包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人物生平
彭德大1911年生,江西省吉安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民国17年(1928)参加革命。民国18年(1929)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年(1930)10月4日,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在红第12军、红第9军团政治部任文书、秘书、干事。民国23年(1934),随红军主力部队参加两万五千里长征。民国26年(1937)秋,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同年10月,任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5团一营教导员。不久,奉命到山西崞县一带组织抗日游击队和扩大抗日武装工作。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工作,组建起一个团的游击队伍,经过整训后编入120师358旅714团,彭德大任政治委员。该团纪律严明,英勇善战,驰骋于华北战场,屡建战功,被当地军民誉为“铁军”。民国27年(1938),八路军第120师遵照八路军总部指示,组建大青山抗日游击支队,彭德大任政治部主任。大青山抗日游击支队到达大青山后,彭德大被指定为中共绥西工委书记、物资筹备委员会主任,主要负责地方工作。同年,八路军第120师715团主力奉命东调冀中地区,大青山支队只留下500余人的三个支队,分别在绥南、绥西、绥中开展游击斗争。彭德大负责指挥绥西分队。民国28年(1939)6月,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建立,彭德大任政治部主任。一次战斗中,一个国民党自卫军团长负伤,要求八路军派人为他治疗。彭德大派人接他到支队疗伤,并亲自看望,为其喂水喂药。这位团长深受感动,发誓说:“我这条命是彭主任给的,以后我要坚决抗日,决不反共。”此后,这位团长经常给彭德大提供情报。为争取防共第一师抗日,彭德大多次研究制定争取计划,并派人到该师做争取工作。还写信给该师师长韩伍,指出团结抗日是军民的共同目标,敦促韩伍以民族利益为重,参加抗日斗争。后,韩伍给八路军提供大量武器弹药,并掩护八路军政工人员,传递军事情报等。民国28年(1939)后,为巩固大青山革命根据地,粉碎国民党顽固军反共阴谋,彭德大领导绥西地区反顽斗争。民国29年(1940),他召集营连干部部署战斗任务。会后,与陈刚、姜文华等支队领导指挥四个连的兵力攻打国民党自卫军设在万家沟的总参谋部和第三路、第四路军。自卫军被打败后,四处逃窜。彭德大率部乘胜追击。追至固阳县境内时,遇到顽军拼命抵抗。彭德大站在山头,手举望远镜观察敌情时,不幸被子弹击中左胸而牺牲。
人物事迹
建立大青山抗日民主根据地
1937年初,彭德大被选送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政治、军事,对于他来说,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补上识字课。毕业后,他被派到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第一营,任营教导员。9月,120师东渡黄河挺进晋西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10月,彭德大奉命调人由师政治部和教导团组建的工作团,受派到崞县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他与当地动委会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到1938年初,组建起一个团的地方武装,后来整编为358旅714团,彭德大被任命为团政治委员。其时,120师由东渡黄河时的不足万人发展为两万五千多人。晋西北的动委会、牲盟会(牺牲救国同盟会)和各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下的游击队,配合八路军粉碎了日军对根据地的围,并且从日军手中夺回了苛岚、五寨、偏关等七座县城。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主席与八路军总参谋长滕代远于3月30日电询120师师长贺龙等人,能否沿大青山脉组建一支游击支队;4月18日再次电询,明确提出“在平绥路以北武川、陶林”等地能否创建游击根据地;5月14日电令“朱(德)、彭(德怀)、贺(龙)、肖(克)、关(向应)”建立大青山游击根据地;6月11日则具体指示“部队须选精干者,领导人须政治军事皆能应付,且机警耐苦有决心在该地创立根据地者。”几经电报往返,最后由120师358旅715团并师直一个骑兵连,组建为大青山支队,李井泉任司令员,姚喆任参谋长,彭德大任政治部主任,担负起开辟大青山根据地的重任。支队于9月初挺进大青山后转战阴山七百里,打开了局面。当年的中秋节是公历10月8日,塞外山区已经进人寒风刺骨的深秋时节,而所有指战员仍旧穿着单衣。彭德大带领一支运输队,赶着一百多头毛驴,驻着1400多件皮大衣抵达平鲁,与姚喆带领的715团一营相会。为了尽快将皮衣送到大青山上,彭德大与姚喆以及警备六团团长孙超群、政委张达志研究决定,警六团打掩护,一营官兵担负运输任务。于是彭德大带领背着沉重皮衣的将士向大青山进发。警六团以袭击平绥路丰镇以北红沙坝火车站吸引敌人注意力;彭德大率队从杀虎口越过长城,火速行军,于10月初的一天夜里越过平绥路,与715团参谋长李文清带领的侦察班会合,圆满完成任务。
坚持原则 关怀同志
虽然彭德大运来了皮衣,但是数量有限,远远满足不了需要。支队司令部在万家沟驻扎时,当地老乡已经穿上棉、皮了,而不少战士仍然穿着单衣。由于部队初来乍到,群众还不甚了解八路军,冬装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同时期驻扎在万家沟的国民党自卫军(国共合作,互为友军)也面临换装问题。他们采取“请财神”的办法,强迫群众,勒索钱物。支队里有的同志也提出用“请财神”的办法。彭德大听了非常生气,在一次会议上,他背着手在地上来回渡步,眉宇间拧着疙瘩,好长时间一言不发。大家以为他要狠狠训人了。过了一会儿他严肃地说:“请财神,在南方叫绑票,那是土匪、反动派的做法。同志哥,如果我们也去绑票,还能叫人民子弟兵,那等于自杀,是自绝于人民。今后,不准请财神,这应该作为一条纪律,至于冬装,我们一定要解决”。彭德大没有训人,但他的话像重锤一样敲在大家心上,此后再也没有人提“请财神”的事了。为了解决冬装问题,司令部组织了一支武工队。他对出山的武装工作队队长姜文华再三强调,一定要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发扬我军宣传队、工作队、战斗队的传统。武工队以白只户村为依托,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对群众态度和葛、秋毫无犯,身穿单衣冒着寒风打击日伪军和土匪。当地群众看在眼里,互相传言:山里来了八路军,是真正打日本救百姓的军队。白只户的老乡联络周围村子的群众,赶制出上百件三面新的棉衣送给部队。同时还领来几个在察素齐镇上学的青年学生,他们不满学校里全盘推行奴化教育、教学日本语文、唱日语歌,主动表示愿意协助八路军在察素齐开展工作。彭德大听了姜文华汇报的上述情况非常激动,他指了指南平川的方向,又把手放在胸口上说:“看到没有,这就是绥远人民的心,火热的、爱国的心,他们从咱们根据地看到了胜利的未来,我们要加紧工作,不然,要辜负人民的期望哟。”有了良好的开端,彭德大又不失时机地抓紧统战政策的宣传工作,迅速打开了绥西地区的抗战局面。在短时间内不仅解决了冬装问题,还同各界人士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爱护群众 鱼水情深
彭德大经常对战士们说:“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后盾,要时时处处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给养困难的时候,有好多次,他自己以山葱野菜充馍,而把粮食送给群众。所以老乡们把他看作贴心人,大小事情总爱找他商量。有一次,大塔村的一个老乡跑来说,有几个自卫军闯进村,逼命似地要酒要肉要钱,拿不出来就横打竖骂,还把人吊起来,要求彭主任管一管。彭主任毫不迟疑地说声“走”就带了几个同志迅速去了大塔村。只见两个自卫军正挥起马鞭吊打一个老乡,他一把夺过鞭子,厉声喝道:“住手”。同时挥手让同志们把吊着的乡亲放下来。那两个家伙见彭主任满脸怒气,威严地站在面前,知道是八路军的大官,不好惹,赶忙赔着笑脸说:“长官,我们是来催摊派款的,这些穷骨头就是不给。”“住口”彭主任把马鞭摔到地上说:“你们吃老百姓,不思报恩,反而任意糟害他们,简直是土匪”。他越说越气愤,就命令:“把他们捆起来”,那俩家伙一看势头不好,便讨饶:“长官,饶了吧再不敢了。”彭德大没理他们,当即给自卫军总部写了封信:“你们标榜保国安民,为什么怂恿部下残害老百姓,如果继续下去,我军绝不袖手旁观。”自卫军心虚理亏,只好派人来,向全村群众赔了礼,还当众打了那两个家伙几个耳光。直到群众满意了,彭德大才把那两个自卫军士兵交给他们的人。还有一次,日寇进山“扫荡”。彭德大想到敌人的“三光”政策,进山后一定会烧房子,军民转移时他就动员群众把门窗卸下来搬走,有的乡亲舍不得拆除辛辛苦苦盖成的房子的门窗,他就反复动员,并带领战士们帮助老乡拆,而后安全转移。鬼子退走之后,人们回来一看,遍地焦土,满目残坦,有的人哭了,有的唉声叹气。彭德大对乡亲们说:“鬼子烧得了我们的房子,烧不了咱抗日的志气。来,咱们一起重建家园。”说黑就带领战士上山伐木。他的身体矮壮结实,一趟接一趟地把木料下山来,还边走边唱歌。他的举动感染了战士们,感动了乡亲们,大家齐心协力,很快把房子盖起来。有的人家没有拆门窗,结果被烧掉了,这时才理解彭德大当初动员拆门的用意,莫不对他格外佩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1 12:0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