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孝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精细化工专家
彭孝军,1962年10月出生于湖南澧县,精细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62年10月,彭孝军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
1976年9月—1978年7月,就读于湖南澧县垱市中学。
1978年9月—1982年8月,就读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染料及中间体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8月—1983年8月,担任武汉染料厂技术人员。
1983年9月—1986年8月,就读于大连工学院精细化工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6年9月—1989年12月,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0年—1992年,在南开大学有机化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2年4月—1993年8月,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教师。
1993年8月—1996年6月,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
1996年9月,破格晋升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1997年,担任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0年,被评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2001年—200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有机化学系和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
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5年7月,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17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9年,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
2020年,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
2024年12月,当选为中国电子学会柔性电子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彭孝军长期从事精细化工领域研究:从基础理论研究出发,形成了近红外比率荧光菁染料探针分子平台,为解决复杂体系荧光信息的定量获取提供了新方法,被中国国内外广泛应用;构建的耐候性喷墨打印染料产品体系,大规模产业化;创制的荧光探针在血液细胞分析系统的产业化应用,促进了中国在血液临床分析装备领域从空白到国际一流的跨越。
根据2021年10月大连理工大学功能染料研究课题组网站显示,彭孝军先后发表论文350余篇。2015年起连续多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根据2021年10月大连理工大学功能染料研究课题组网站显示,彭孝军先后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以及4项省部级一等奖、特等奖;授权中国国内外发明专利50余项;参与起草国家标准20余项、ISO国际标准5项。
人才培养
据2022年4月大连理工大学教师个人主页显示,彭孝军共培养博士生103人,其中81人已毕业、22人在读,硕士生90人,其中76人已毕业、14人在读。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彭孝军为中国打印耗材从被中国国外垄断,发展到国际大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评)
(彭孝军)作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他学术造诣惊才绝艳。作为高校院长,他产学研结合,桃李满庭芬芳。作为中科院院士,他填补多项国家技术空白。贴近民生,自带榜样光辉。造福社会,无愧科研领路人。(第二届大连最美科技工作者颁奖辞)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22:03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