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彭兰,女,1966年10月出生,博士,入选过教育部2006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市社科百人工程。
学习经历
1984.09——1988.07 长沙铁道学院(现中南大学电子工程系计算机软件专业 工学学士
1989.09——1991.07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第二学士班 法学学士
1996.09——1999.07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在职研究生 文学硕士
2001.09——2004.06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在职博士 文学博士
社会任职
人物荣誉
* 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
* 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
* 入选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8)
* 《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07)
* 《网络多媒体新闻》获中南地区大学版协优秀图书一等奖(2007)
*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
*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006)
*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2005)
* 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2005)
* 宝钢优秀教师奖(2004)
* 《网络传播概论》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2004)
* 中国人民大学校十大教学标兵提名奖(2003)
* 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002)
* 《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优秀文字教材二等奖(2002)
* 中经报联奖教金(2001)
*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
* 华为奖教金(2000)
* 中国记协“新中国新闻事业五十年”百篇优秀论文奖(1999)
* 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研究方向
网络传播、新媒体、媒介融合。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数字传播技术应用(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并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多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网络互动管理等。
研究生课程:网络传播研究、新媒体研究等。
学术成就
*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对网络传播及新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数字时代新闻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 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的结构、功能与效果研究》(第二负责人)
*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网络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冲击与影响》(参与)
* 北京市教委《网络传播教学体系及教学方法研究》
* 北京市委宣传部《关于互联网新闻跟贴的调研》
* 杭州市委《杭州和谐社会研究》(参与)
*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传播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新闻业务规律及发展前景研究》
*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媒介发展与中国社会人的变革》
人物著作
* 《网络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 《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 《助理网络编辑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
* 《点击美国在线》,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4月
*《网络传播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网络传播概论》(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9月
翻译作品
* 《网络新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 《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
代表论文
* 《数字化时代的BBC》,《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4期
* 《透视网上聊天》,《光明日报》,1999年7月28日
* 《网络带来的变革》,《中国记者》,1999年第10期
* 《重新认识互联网》,《中国记者》,2000年第5期
* 《网络与跨文化传播问题初探》,《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
*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3期
* 《关于大陆互联网站外来文化传播状况的实证研究》,《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1期
* 《什么是真正的多媒体报道》,《中国记者》,2003年第1期
* 《网络新闻传播结构的构建与分析》(上)、(下),《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1期,2003年第3期
* 《香港网络媒体发展概况》,《国际新闻界》,2004年1期,《世界华文传媒年鉴》,2003年
* 《主流化与边缘化——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双重轨迹》,《中国记者》,2004年第5期
* 《中国互联网展望——技术变革与发展动向》,《亚洲传媒研究》,2004年
* 《中国网络新闻十年六大变革》,《网络传播》,2005年第1期
* 《RSS挑战网络信息生产与消费》,《中国记者》,2005年第12期
* 《新一代互联网:再次改写的新闻传播景观》,《传媒》,2005年第12 期
* 《新媒体:大有可为的公共信息平台》,《中国记者》,2006年第2期
* 《从新一代电子报刊看媒介融合走向》,《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11期
* 《媒介融合时代的合与分》,《中国记者》,2007年第2期
* 《网络文化发展的动力要素》,《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4期
* 网络新闻专题编辑系列之一、之二、之三《中国编辑》 2007年4期、5期、6期
* 《三极格局下的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中国网络媒体的结构特征》(第二作者),《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6期
* WEB2.0.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国际新闻界》2007年10期
* 传播者、受众、渠道:博客传播的深层机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期
* 关于数字媒体内容管理体系建立原则的思考《国际新闻界》2007年11期
* 个性化与社会化:网络信息消费的双重趋势《国际新闻界》2008年3期
* 中国网络媒体高速发展的两个特别要素 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上的主题演讲(中英在互联网领域第一次政府级别的对话会议)2008年3月
* 新技术条件下的网络行为变化趋势《中国记者》2008年8期
* 媒介融合趋势下的传媒变局《新闻战线》2008年7期
* 现阶段中国网民典型特征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 网络媒体发展的中国特色《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2008年12月
* 网络时代的网民素养《国际新闻界》2008年12期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4 09:54
目录
概述
学习经历
社会任职
人物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