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吸蜜鹦鹉(学名:Trichoglossus moluccanus)是鹦鹉科、吸蜜鹦鹉属的鸟类。体长26厘米,体重100-157克。该物种雄性和雌性外观相似。头呈深蓝色,颈环为黄绿色,其余上体为绿色。胸部橙黄色,腹部深蓝色,大腿和臀部为绿色。飞行时,黄色翼纹与红色的下翼覆羽形成鲜明对比。鸟喙桔红色至橙色。
动物学史
椰果彩虹鹦鹉(Trichoglossus haematodus)、
红胸吸蜜鹦鹉(T. forsteni)、
橘黄彩虹鹦鹉(T. capistratus)、叶华丽鹦鹉(T. weberi)、红领彩虹鹦鹉(T. rubritorquis)、彩虹吸蜜鹦鹉(T. moluccanus)和
比亚克彩虹鹦鹉(T. rosenbergii)在1994年全部是“椰果彩虹鹦鹉”(T. haematodus)的
亚种T. haematodusT. rubritorquisT. moluccanus)则为独立物种。
形态特征
彩虹吸蜜鹦鹉体长26厘米,体重100-157克。彩虹吸蜜鹦鹉是一种中型彩色鹦鹉。它的头呈深蓝色,颈环为黄绿色,其余上部(翅膀、背部和尾巴)为绿色。胸部呈橙黄色。腹部呈深蓝色,大腿和臀部为绿色。飞行时,黄色翼纹与红色的下翼覆羽形成鲜明对比。该物种的雄性和雌性外观相似,幼鸟喙为黑色,成年鸟喙颜色逐渐变亮为橙色。
指名亚种:成鸟头部都有明显的紫蓝色条纹;胸部呈黄橙色,条纹很少或没有;颈圈为黄绿色;腹部呈深紫蓝色。
澳北亚种:成鸟与指名亚种相同,但头部的紫蓝色条纹更亮;尾巴更短。
幼年体羽颜色与成鸟相同。
栖息环境
栖息地涵盖了于低地森林、草原、红树林、雨林、沼泽区、灌木丛、沿海灌木丛、城市地区和小镇周边的公园、农作区等地。
生活习性
行为
彩虹吸蜜鹦鹉是群居、活跃且吵闹的鸟类。大多数的彩虹吸蜜鹦鹉在当地都算是很常见的
鹦鹉,喜欢在树冠层间活动,大多无大规模的迁徙行为,各地族群数量的多寡取决于食物是否充足、花树是否茂盛,有无足够的花蜜等因素,有时也会飞越穿梭在各岛屿间活动或觅食,通常成对或一小群活动,偶尔也会大批聚集,常见与其它种类的吸蜜鹦鹉混群一起活动。栖息的树上常聚集数百只,群体活动时会发出吵杂的叫声。飞行时发出重复的尖锐滚动声。进食时发出尖锐的喋喋不休声。休息时发出柔和的叫声。
它们有领地意识,每对都会积极地保护自己的觅食和筑巢区域,以抵御其他彩虹吸蜜鹦鹉和其他鸟类。它们不仅会驱赶较小的鸟类,还会驱赶较大的鸟类,例如生活在澳大利亚的
喜鹊。彩虹吸蜜鹦鹉在树梢上觅食和栖息,很少降落到地面。它们是非常强大的飞行者,每天在觅食和栖息地点之间飞行30千米。
在许多地方,包括露营地和郊区花园,野生吸蜜鹦鹉已经习惯了人类,因此可以亲手喂食。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
可伦宾野生动物园(Wildlife Currumbin Sanctuary)以拥有成千上万只吸蜜鹦鹉而闻名。每天上午8点和下午4点左右,这些色彩鲜艳的鸟儿会聚集在公园的主要区域,形成一个庞大而吵闹的鸟群。鼓励游客喂食特制的花蜜,鸟儿会高兴地落在人们的手臂和头上享用。
食性
该物种是
植食性鸟类,即食草、食果、食花和食蜜。自然界的天然食物包括水果、花蜜、花粉、种子、昆虫等。它们也吃农作物,经常光顾花园里的喂鸟器,喂鸟器中有花蜜、葵花籽以及苹果、葡萄和梨等水果。
分布范围
分布于澳大利亚东海岸,从昆士兰州北部到南澳大利亚州。
繁殖方式
彩虹吸蜜鹦鹉是一雄一雌制,即使不是终身伴侣,也会保持长期伴侣关系。在澳大利亚南部,繁殖通常发生在冬末至夏初(8月至翌年1月)。在澳大利亚其他地区,除3月外,每个月都有繁殖记录,由于食物供应和气候变化,各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彩虹吸蜜鹦鹉可能在各种地点筑巢,包括桉树、棕榈树干或悬垂岩石等高大树木的树洞。有时,一对彩虹吸蜜鹦鹉会与其他彩虹吸蜜鹦鹉甚至其他鸟类在同一棵树上筑巢。雌鸟每次产下1-3枚卵,独自孵化约25天。雏鸟晚成性,由父母双方照顾。它们在56-64天大时长出羽毛,但父母会继续喂养它们2-3周。彩虹吸蜜鹦鹉在12-15个月大时开始繁殖,每个季节最多可产3窝。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10月1日——无危(LC)。
种群现状
彩虹吸蜜鹦鹉的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据描述,该物种在澳大利亚北部数量丰富,在
塔斯马尼亚岛数量稀少(del Hoyo等人,1997年)。
趋势解释:由于不可持续的开发程度,该物种种群数量可能正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