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丘以斑斓的色彩和波状起伏的组合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例如张掖临泽彩丘,发育在白垩系褐红色泥岩夹黄色、黄绿色、蓝灰色、灰白色、浅红色的泥岩、页岩及粉砂岩等杂色岩石上。尽管岩石形成距今已有7000多万年历史,但成岩作用较弱,非常容易风化。
严格来说,彩色丘陵与
丹霞地貌是在同一类岩层上发育起来的,这类岩层被学者们称为“
红层”。红层一般发育在地质时期内陆盆地的河流或湖泊环境中,所以其岩石的组成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盆地边缘往往堆积着巨厚的洪积相混杂泥砾,往盆地中心则渐变为洪、冲击砾岩,沙砾岩,砂岩与河、湖积细沙,粉砂岩或泥质岩。相对来说,从盆地边缘往中心,所形成沉积岩的硬度会越来越小。根据研究,大部分丹霞地貌发育在相对坚硬的砾岩、沙砾岩和砂岩的红层地区,而相对较弱的粉砂岩和泥质岩则发育这红层丘陵,后者由于没有赤壁丹霞,所以一般不认为是丹霞地貌。所以彩丘的红层大多说是这种粉砂岩或泥质岩,只不过是多了几种色彩的软弱红层而已。 总体来说,丹霞和彩丘都属于红层地貌,只不过形成彩色丘陵的红层里面有不同色彩的夹层而已,两者都已流水作用为主要外动力,所不同的是,形成丹霞地貌的石头较坚硬,故形成大量的悬崖峭壁,而形成彩丘的红层大多是软弱的泥质岩,难以保持悬崖峭壁。但是,如果在某一个地段,形成彩丘的红层比较坚硬,发育了大量的陡崖坡,那么它就有理由被称为丹霞地貌,可称为“彩丘式丹霞地貌”。
再者,这里的岩层往往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较大,变形严重,岩层大多没有保持水平或近水平的状态。倾斜的岩层被侵蚀后形成的丘陵表面就可以看到随地形起伏的花纹。如果是水平或近水平的岩层,也可以发育彩丘,但其花纹就少了一定的韵律感了。
还有,彩丘是干旱区的地貌,并不是因为湿润区不能形成,恰恰是因为其上没有植被的遮挡,没有枯枝落叶覆盖,没有腐殖质的染色,能够看到其丰富的色彩;此外,由于没有能够长期保存下来的坚硬的岩石而受到长期风化改变颜色,所以其表面其本上是风化不久的风化层,故仍然保留了原始岩石的丰富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