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阻力是物体在水中运动时物体前的挡水面与物体后面的漩涡区产生的压力差所形成的,其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投影截面及物体前后的压力差成正比。根据达尼尔。伯努利定律,物体在理想流体中做稳定流动时,其单位质量液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强的总和不变。流速大时,压强即小,流速小时,压强即大,在运动中相互变化。
游泳运动中的形状阻力
人在水中游泳时,引起周围水层流动并使周围的压力重新分布,其大小则按照人体运动的方向变化。在人体前面,由于游进时推压前面的水流,使挡水面收到的压力加大而成正压,而人体的后面则与原水层具有的压力产生分离趋势,失去压力而成负压,这样游泳的人体前后产生压力差,水对人体形成了压差阻力,也就是形状阻力。
游泳时要减少形状阻力,就要尽量使身体形成流线型体,同时使身体形成水平姿势以减小投影截面。在各泳姿动作周期的准备阶段,应尽可能地弱化形态阻力系数的突然性增加对游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爬泳、仰泳和蝶泳的臂入水阶段均处在这以能使游速下降的阶段,最为典型的是蛙泳的动作周期的准备阶段,即蛙泳时人在水中向前快速伸臂和收腿。快速伸臂时形态阻力的增加变化不仅是巨大的,而且具有突然性。更有甚者,如蛙泳运动员以不规范的、非流线型的手臂姿势来完成向前快速的伸臂动作时,无疑会形成更大的形状阻力。
划水和蹬水时则要增大形状阻力,例如使用两手成勺形、使前臂的一部分参加划水、使小腿的一部分参加蹬水等等,来加大推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