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陕北民歌。1977年,冯健雪演唱的陕北民歌《红军哥哥回来了》被中国
新闻电影厂选入艺术片《
民歌之声》中,在全国放映后,使她在中国歌坛崭露头角。
歌曲介绍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陕北民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就是一首深受中外人士喜爱的歌曲。
由来与发展
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去探讨去研究。歌词是这样写着:“鸡娃子叫来狗娃子咬,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当红军的哥哥跟的是刘志丹。/你当红军我劳动,咱二人一心一意闹革命。”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不堪忍受蒋家王朝的统治,在共产党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地投身革命。这在陕北人的心中是光荣的,也是令人提心吊胆的。为了革命成功,即使掉脑袋,也是心甘情愿的。有远见卓识的青年妇女,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送夫参军的。他们相互之间的鼓励,不是卿卿我我的肉麻,而是光明磊落的坦诚。这在很多民歌中是极少见的。
据考证,这首民歌源于米脂县,当时米脂就是闹红军的策源地之一,好多女青年跟上红军闹革命了,凡因孩子拖累太大的青年妇女,不得已留在家中者,当然免不了对上前线的丈夫的思念与揪心。于是,就唱出了这首歌曲。我们再从音乐处理的角度上讲,信天游,每两句为固定一小节,在展示完整的音乐构思时,刻画鲜明的音乐形象,寓丰富与洗练之中,的确让人感叹不已。特别是信天游的旋法,高起高落,高起低落,形成四度音程跳进结构,这是其他民歌所没有的一种特殊音乐结构。你听听,那“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的那种深情厚重、那种喜悦由衷,既是一种眷恋的表达,又是一种骄傲自如的神态体现。即就是不牵肠挂肚的人,也要为之动容,为之感怀。从而让听众深深地陷入歌声的意境中,不可自拔。这是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魅力呢?。
作者
“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曾是著名诗人李季对玉门的热情讴歌。
李季生于河南省唐河县一个中农家庭。一九三八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赴太行山八路军中任职。一九四二年回陕北三边,做过小学教员、县政府秘书、地方小报编辑。
酝酿
发表
一九五八年后,李季任中国作协兰州分会主席。这一年诗人开始写作并于次年出版了长篇叙事诗《杨高传》(分三部:《五月端阳》、《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玉门儿女出征记》)。早在一九四五年,他就有写作这部长诗前两部的考虑,然而由于当时要配合边区人民保卫胜利果实的斗争,因此放下了这个计划,而写了《王贵与李香香》。经过十几年的构思和积累,从三边到玉门这条奔腾不息的生活河流里,涌流出来的这部英雄传奇故事诗,是诗人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收获。
歌词
鸡娃子的个叫来狗娃子咬,
我那当红军的哥哥哟回来哟嗬了。
羊肚子的个手巾哟三道道的兰,
俺的红军哥哥跟的是刘志丹。
你当你那红军呀我劳的那动,
咱二人的那一心一意闹革的那命。
一杆杆那红旗呀半空中那飘,
当红军的哥哥哟出发那了。
我送我的那哥哥坡坡里下,
红军哥哥你骑上大红哟嗬马,
红军哥哥你走到那,都记住我。
鸡娃子的个叫来狗娃子咬,
我那当红军的哥哥哟回来哟嗬了。
羊肚子的个手巾哟三道道的兰,
俺的红军哥哥跟的是刘志丹。
你当你那红军呀我劳的那动,
咱二人的那一心一意闹革的那命。
一杆杆那红旗呀半空中那飘,
当红军的哥哥哟出发那了。
我送我的那哥哥坡坡里下,
红军哥哥你骑上大红哟嗬马,
红军哥哥你走到那,都记住我。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听见下川马蹄响,扫炕铺毡换衣裳。鸡娃子叫来狗娃子咬,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头戴军帽身穿灰,骑马背枪看妹妹。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哥哥跟的是刘志丹。
军号吹的嘀嘀哒,哥听妹妹一句话。红豆夹夹熬南瓜,革命成功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