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德门
广州市境内的建筑
归德门在今解放路与大德路相交处。广州拆城前,横贯全城、能连通东西两门的,只有惠爱街(今中山四路至六路),纵贯全城、能连通北门与归德门直到靖海门边的只有大北门直街、归德门直街和小市街一线(今解放路)。这是全城仅有的两条直通两大城门的干道。而归德门这一线尤显重要,因为此线之西是满汉八旗驻地,其东边则为汉民所居,界限分明,八旗军事衙门沿线分布甚多。作为全城军事最高长官、八旗驻广州将军府也就在这条干道的旁边。
定义
旧时广州内外城共有城门十八座,其中最为人熟知至今还挂在人们口边的是大东门、西门,此外,就要数归德门了。
发展历史
往时广州城在晚九时开始夜禁,街上禁止行人,所有城门关闭,门匙上交八旗驻广州将军府收掌,至黎明再领取开门。夜禁期间,地方长官因公事误时,可以酌情开启放入。但归德门却很特别,每晚一关就不得再开,直至凌晨才许开启。南海知县有时因公事夜归,也无法就近经归德门入城,只得绕道到大南门(今北京路与大南路相交处)叫开城门,才能回到县衙(今惠福中路惠福市场处)。更有甚者,同治十二年十二月,西关故衣街茂兴洋货店失火,火势猛烈,该管的南海知县迅即调集人员去救。但纵使是救火大事,急务当前,归德门也不许开,只能绕道往东出大南门,经高第街,出太平门前往扑救。费时失事,令人难明。
归德门石额
在广州博物馆碑廊,至今保存着一块珍贵的文物:刻着“归德”二字的城门石额,这是广州仅存的明代城门石额。
明代每个城门都有一块刻有城门名称的石额。这块石额宽163厘米、高99厘米,上面用横书篆体刻“归德”两字,字体工整,笔势雄浑刚劲。它在地下沉睡了数百年,直到建国后,人们才在解放路和大德路相交处,把它发掘出来。
归德门在明清是一扇特别的门。当时,广州分属南海县、番禺县管治,归德门正好是旧城两县的分界。归德门外建有归德桥,南北向跨于玉带濠上,门内有归德直街,街的东面,是番禺县属地,西面就是南海县属地。
明清时,归德门一带十分繁荣兴旺。俞洵庆在《荷廊笔记》里这样记载:“广州南城之右为归德门,背城一带旧为狎邪地,南临濠水,朱楼画榭,鳞次相接,隔岸为濠畔街,商贾聚焉。”
归德门最后的重建,是清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当时,把守这个门的是都统,率有旗甲兵3000名,是全城守兵最多的一个门。与它相比,小北门只有抚标左营官1名,兵勇20名把守,孰轻孰重,显而易见。
归德门,曾给广州人留下较深印象。以前广州人把“归德”借代为“门”的意思,把门关上,就叫“闩埋度归德”。
今天的归德门,已经完全没有了昔日的踪迹。宽阔的解放路,贯通南北;略显局促的大德路,横穿东西。归德门旁边的清水濠,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徒留这石额,记录当初的岁月。
城门烽火录
卢循焚城
东晋年间,浙江一带爆发孙恩、卢循起义,朝廷随即派兵镇压。403年,卢循被东晋名将刘裕击败,率数千人马逃到海上,随后泛舟南下,并于次年抵达番禺,即如今广州,随后攻城。以当时的情势来判断,卢循军自海上来,当时在广州城南登陆,攻打南门(约在今北京路与西湖路相交处北侧)。当时,那个著名的清官吴隐之,亲率将士闭城固守。
卢循派人乔装打扮,乘乱从城门混入城中放火。吴隐之担心卢循的内应乘机起事,下令严加把守城门,不先救火。时当深秋,夜风大作,当时城中建筑,材料又全是木竹茅草,结果火势蔓延迅猛。立时成火海,府署民舍焚毁,死者无数,“奔免者数千人而已”。卢循坐镇广州后,将死于攻城战中的三万余尸骨聚集焚烧,然后挖了一个大冢埋葬,名“共冢”。
东门共冢
明末清初,尚可喜、耿继茂攻陷广东,屠城三日,“城前后左右四十里,尽行屠戮,死者六十余万人”。当年清军从西面攻入城区,随即开始疯狂的大屠杀,避难的居民从大东门出逃,但东濠涌上只有正东门桥与小东门桥,因拥挤而掉落东濠涌溺毙者不计其数。事后,有僧人乃募役购薪,在东门外焚烧尸体,将他们合葬,这是广州历史上的第二个“共冢”。
到底当时死了多少人,没有记载,但焚烧后“累骸成阜,行人于二三里外望如积雪”。这是广州历史上惨痛的回忆。
抗击英法联军
1856年10月,英国借口亚罗号船事件,伙同法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年,英法联军攻打广州城,新城的五仙门被轰塌,战后才修葺。
1857年12月,英法侵略军进攻广州的大北门及小北门,据守这段城墙上炮台的都统来存率军死守,任由敌炮进攻,镇定不移,等到敌兵迫近城墙,进入火力网,始集中火力猛烈还击,重创来犯之敌,击毙敌人数百名。
参考资料
城门旧事.广州日报.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18:49
目录
概述
定义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