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军
高速度、长时间的连续行军
强行军,指高速度、长时间的连续行军。强行军强调的是行军强度。通常在这种行军方式下,官兵的身心承受力很容易达到极限。
行军类型
部队行军中常用术语有“常行军”(或行军)、“急行军”、“强行军”和“奔袭”等,它们都指部队行军这一军事活动,但因具体情况不同而各有侧重。
常行军,按照正常时速和日行程实施的行军称为常行军,一般在部队执行非紧急任务时实施,通常以行军代称。
急行军,强调行军速度,强调部队以最快的速度行军,是紧急情况下的行军方式之一。
强行军,强调行军强度,既对速度有要求,也对行军时间有要求,同时还可能在恶劣环境和紧急情况下进行行军。
奔袭,同时强调行军速度和行军目的,其含义为迅速赶去,对远方的敌人进行突然袭击。和平条件下,奔袭的含义也慢慢发生了变化,这里的“袭”不再只代表袭击和作战,也隐含有完成任务的意思。
速度要求
行军术语与行军速度有一些关联,一般在徒步行军情况下,“常行军”为时速4~5公里,日行程30~40公里;“急行军”为时速10公里左右;“强行军”为日行50公里以上,一昼夜连续行军12小时以上;奔袭速度与急行军速度基本一样。
但这种关联并不是一定的。首先,因运输工具而异,徒步行军与乘车行军对速度的要求不可能一样。其次,因自然条件而异,在平原地带行军与在丘陵沼泽地带行军对速度的要求不可能一样。再次,因负重而异,背30公斤装备的士兵不可能与背10公斤装备的士兵跑一样快。
大家都知道“兵贵神速”。部队在作战和履行任务时,善于行军,对争取主动,形成有利态势,保障顺利完成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因行军迅速而取得胜利的战例并不少见,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我志愿军38军113师强行军14小时,疾进72.5公里,穿插到三所里切断美第9军退路的战例,就是典型代表。
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正是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日以继夜的强行军,才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恶劣条件下,迅速赶到了灾区,为挽救受灾群众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战术意义
放眼世界战争史,有很多重要战役都是输在了增援部队的迟迟不能就位;也有很多是因为对手的措手不及而胜利,德国的闪电战就是典型的以快致胜的作战理念。双腿跑过车轮,使我军在多次战役中击败强大的对手,例如,当年志愿军113师曾经14小时强行军70公里抢占三所里,包围了美军。在新世纪,我军装备已经属于世界领先水平,不需要双腿跑过车轮了,但是车轮必须要跑过车轮。因为现代战争爆发更具突然性,行进速度也更快,时机更是容易稍纵即逝,反应稍慢也更容易贻误战机,所以快速远距离机动能力是必须保持的。
历史典例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2昼夜强行160公里)
1935年5月下旬,中央红军长征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
25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为迅速渡过大渡河,中革军委决定红1军团第1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而进,火速夺占泸定桥。
27日晨,右路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2师第4团,由团长王开湘、政治委员杨成武率领从安顺场出发,沿途击破川军的阻击,经2昼夜强行160公里,29日晨占领了泸定桥西桥头。是日16时,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冲进泸定城,同川军展开巷战。
后续部队及时投入战斗,经激战,红军占领泸定城。
辽沈战役 全歼廖耀湘兵团
(强行军280公里)
1948年9、10月间,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大决战序幕。首战锦州,在辽沈战役打响后,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在辽西阻击,强行军280公里,截断廖耀湘兵团的退路,歼灭敌军1.7万人,俘新1军中将军长文小山,为全歼廖耀湘兵团立下首功。
渡江战役 千里追击
(两天270里强行军)
在过江后的千里追击,实际上是渡江战役的延伸,第二野战军第十五军追击26天,行程1500里。5月10日夜,经两天270里强行军,包围建阳城,突袭从水吉方向逃脱的敌人,后又以两天时间进行了230里强行军紧追不舍,13日占领敌闽北空军基地——建瓯。
部队整日处于阴雨泥泞之中,头无雨伞,足下无履,吃不上饭,睡不成觉,不分昼夜地穷追猛打,经受了很大的考验。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28 10:50
目录
概述
行军类型
速度要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