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跳龙
北京奥运会闭幕式表演节目
“弹跳龙”,是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来自河南塔沟武校的199名少林小子,各自穿着36斤重的鞋所表演的节目。这个节目时长2~3分钟,作为第一篇章的最后一个节目出场。据中广网河南分网报道,这是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上难度最高、技术要求最高的节目。
简介
199名少年穿36斤重的鞋表演“弹跳龙”张艺谋后悔:早看到,就让他们上开幕式了 。
中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作为塔沟武校在本次奥运会上的完美收官之作,这些高难度动作是怎样练成的?有什么秘密武器?记者现在为您一一揭开。
闭幕式
2008年8月24日晚,奥运会闭幕式上,199名少年穿着特制的足具——一副由白色的金属制成的高约一米、装有弹簧的支架走上了闭幕式的表演舞台。199名少年整齐划一的前空翻、后空翻、横飞,引起现场观众阵阵尖叫和掌声。
只见这些少年弹跳起3米的高度,凌空360度翻转,一会儿集体空翻,一会儿集体“横飞燕”,有的还连续单人空翻20多次,然后平稳地降落地面。
这是来自河南塔沟武校的200名孩子(有一名是替补),向全世界展露自己的“腿上功夫”,用“中国功夫”把全场演出推向高潮。
据塔沟武校教练刘海科称,“弹跳龙”是整个奥运会开闭幕式上难度最高、技术要求最高的节目。
8月22日,在延庆的训练基地,塔沟武校的教练和表演的学员曾接受商报记者的采访,把表演背后的秘密一一道来。
秘密武器1
“桑拿服”:全身装灯泡 让演出更“炫”
功夫小子们穿的是一种银色和橘色相间的类皮革质地的闪光面料服装。这套衣服装满了小灯泡,衣服的腰部还有一个“手机套”一样的装置,里面放的是电池。
表演时,孩子们按下上面的开关,整套衣服上的灯泡点亮,在光线的映照下,衣服会散发出更炫的色彩。
“这样的衣服是专门为表演增色的。200个孩子在夜色的草坪中,好像欢快的小精灵,跟闭幕式快乐的气氛吻合。”刘海科说。
但这身衣服苦了孩子们。衣服是为冬天表演设计的,全身封闭,只有后背有一个拉链,而现在正值“秋老虎”天气,密不透风的桑拿服让孩子们穿上后挥汗如雨。
秘密武器2
“功夫鞋”:36斤重 像弓一样有弹性
武林高手都要有独门武器,功夫小子们穿的鞋子是整个表演中最厉害的武器。
这种特殊的鞋子,利用古代弓箭的原理设计,作为弹跳时的辅助器械。这种“功夫鞋”,一般人穿上去基本迈不开步。
这双鞋重36斤,承重是100~120公斤。刘海科教练介绍,鞋子后面的弓是有弹性的,下面是着力点,往下踩的时候就会发力,然后把人送到空中。
穿上这双鞋弹跳最难的一点,就是弹起来到空中后不好掌握平衡,因为毕竟不是自己的腿,而且着力点在这里,所以落地的时候很容易摔倒。
孩子们练习或表演时需要戴头盔和手套进行保护,另外,摔倒之后,首先手要着地,这样可以起到一个缓冲作用。
发力后,最高弹到空中的高度有6米,也就是两层楼高。弹到空中之后,在空中做出各种武术造型:翻腾、跳跃、平衡。更难的是,表演时,下面有一个4米高的横栏杆,弹起来之后要从横栏杆上翻过去。
弹跳神功
穿上重达36斤的鞋,功夫小子们在5分钟的表演中,不仅要排列出各种各样的造型,还要翻转腾挪,这番腿上“神功”到底是如何练成的?
8月22日,在延庆训练基地,记者穿上这种鞋子亲身体验了一次。两只鞋子全部和地面接触的面积只有几平方厘米,鞋子高一米左右。记者靠身边的人搀扶才能站立。
一开始上脚,别说跳了,站稳都挺难。队员们先是学着走,然后是学着跳。等到可以基本掌握后,又开始在蹦床上练习,找空中的感觉。
为了增强下肢力量,教练们想了很多办法。先在每个孩子的腿上绑沙袋,开始一条腿绑8斤,再逐步增加到每条腿15斤。除了睡觉,两个沙袋都得在腿上绑着,每天练越野两万米。
刚开始练习时,功夫小子们在脚上绑上沙袋,后来因沙袋很容易漏,于是又换成了钢板,重量从原来的20斤加到40斤。几个月的练习,孩子们的双脚与钢板接触的部位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这些参加闭幕式“弹跳龙”表演的功夫小子5月份就到了北京延庆的训练基地展开训练,比参加开幕式的那一批还要早。
世界纪录
表演弹跳龙时,孩子们穿的是银色外套,一度在排练时受到同组表演合唱的小朋友们的热烈追捧,追着喊他们:“奥特曼”。
正是这些奥特曼,一度让张艺谋“很后悔”。5月22日,导演张艺谋、陈维亚等人到延庆审查节目,看了塔沟武校孩子们表演的弹跳龙后,非常满意。张艺谋说:“从现在看来,把这个节目放在闭幕式上有点后悔。”
“我们这个节目代表了这个项目的世界级水平。”刘海科教练说,“我们的小家伙们一次可以跳高3米,一口气空翻30多个。”
刘海科说,一个美国人穿上弹跳鞋后可以做19个空翻,是现在世界吉尼斯纪录。
17岁的队员张帅一次可以空翻30多个。刘海科说,这些动作常人训练不大可能达到,但这些孩子自小练武,有着扎实的武术功底,身体素质好,训练刻苦,最终换来了闭幕式上的完美演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20 16:36
目录
概述
简介
闭幕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