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相互作用(又称弱力或弱核力)是自然的四种
基本力中的一种,其余三种为
强核力、
电磁力及
万有引力。
次原子粒子的放射性衰变就是由它引起的,恒星中一种叫氢聚变的过程也是由它启动的。
弱相互作用会影响所有
费米子,即所有
自旋为半奇数的粒子。
简介
弱相互作用(又称弱力或弱核力)是自然的四种
基本力中的一种,其余三种为
强核力、
电磁力及
万有引力。
次原子粒子的放射性衰变就是由它引起的,恒星中一种叫氢聚变的过程也是由它启动的。
弱相互作用会影响所有
费米子,即所有
自旋为半奇数的粒子。
在
粒子物理学的
标准模型中,弱相互作用的理论指出,它是由
W及Z玻色子的交换(即发射及吸收)所引起的,由于弱力是由玻色子的发射(或吸收)所造成的,所以它是一种
非接触力。这种发射中最有名的是
β衰变,它是
放射性的一种表现。重的粒子性质不稳定,由于Z及W玻色子比质子或中子重得多,所以弱相互作用的作用距离非常短。这种相互作用叫做“弱”,是因为β衰变发生的概率比强相互作用低很多,表示它的一般强度比
电磁及
强核力弱好几个
数量级。大部分粒子在一段时间后,都会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弱相互作用有一种独一无二的特性——那就是
夸克味变——其他相互作用做不到这一点。另外,它还会破坏宇称对称及CP对称。夸克的味变使得夸克能够在六种“
味”之间互换。
弱力最早的描述是在1930年代,是四
费米子接触相互作用的
费米理论:接触指的是没有作用距离(即完全靠物理接触)。但是现在最好是用有作用距离的场来描述它,尽管那个距离很短。在1968年,电磁与
弱相互作用统一了,它们是同一种力的两个方面,现在叫弱电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在粒子的
β衰变中最为明显,在由氢生产
重氢和
氦的过程中(恒星热核反应的能量来源)也很明显。
放射性碳定年法用的就是这样的衰变,此时
碳-14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成
氮-14。它也可以造出辐射冷光,常见于
超重氢照明;也造就了β伏这一应用领域(把
β射线的电子当电流用)。
性质
弱相互作用有如下的数项特点:
由于
玻色子的大质量,所以弱衰变相对于强或电磁衰变,可能性是比较低的,因此发生得比较慢。例如,一个中性π介子在通过电磁衰变时,寿命约为10-16秒;而一个带电π介子的通过弱核力衰变时,寿命约为10-8秒,是前者的一亿倍。相比下,一个自由中子(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的寿命约为15分钟。
长久以来,人们以为
自然定律在镜像
反射后会维持不变,镜像反射等同把所有
空间轴反转。也就是说在镜中看实验,跟把实验设备转成镜像方向后看实验,两者的实验结果会是一样的。这条所谓的定律叫
宇称守恒,经典重力、
电磁及
强相互作用都遵守这条定律;它被假定为一条万物通用的定律。然而,在1950年代中期,
杨振宁与
李政道提出
弱相互作用可能会破坏这一条定律。
吴健雄与同事于1957年发现了弱相互作用的
宇称不守恒,为杨振宁与李政道带来了1957年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
尽管以前用
费米理论就能描述弱相互作用,但是在发现宇称不守恒及
重整化理论后,弱相互作用需要一种新的描述手法。在1957年罗伯特·马沙克与乔治·苏达尚,及稍后
理查德·费曼与
默里·盖尔曼,提出了弱相互作用的V−A(矢量V减
轴矢量A或左手性)
拉格朗日量。在这套理论中,
弱相互作用只作用于左手粒子(或右手反粒子)。由于左手粒子的镜像反射是右手粒子,所以这解释了宇称的最大破坏。有趣的是,由于V−A开发时还未有发现Z玻色子,所以理论并没有包括进入中性流相互作用的右手场。
然而,该理论允许复合对称CP守恒。CP由两部分组成,宇称P(左右互换)及电荷共轭C(把粒子换成反粒子)。1964年的一个发现完全出乎物理学家的意料,詹姆斯·克罗宁与瓦尔·菲奇以
K介子衰变,为弱相用作用下CP对称破缺提供了明确的证据,二人因此获得1980年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
小林诚与
益川敏英于1972年指出,弱相互作用的CP破坏,需要两代以上的粒子,因此这项发现实际上预测了第三代粒子的存在,而这个预测在2008年为他们带来了半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跟宇称不守恒不一样,CP破坏的发生概率并不高,但是它仍是解答宇宙间物质反物质失衡的一大关键;它因此成了
安德烈·萨哈罗夫的重子产生过程三条件之一。
相互作用类型
弱相互作用共有两种。第一种叫“载荷流相互作用”,因为负责传递它的粒子带电荷(W+或W−),β衰变就是由它所引起的。第二种叫“中性流相互作用”,因为负责传递它的粒子,
Z玻色子,是中性的(不带电荷)。
载荷流相互作用
在其中一种载荷流相互作用中,一带电荷的
轻子(例如电子或μ子,电荷为−1)可以吸收一W+
玻色子(电荷为+1),然后转化成对应的
中微子(电荷为0),而中微子(电子、μ及τ)的类型(代)跟相互作用前的轻子一致,例如:
同样地,一下型
夸克(电荷为−⁄3)可以通过发射一W−玻色子,或吸收一W+玻色子,来转化成一上型夸克(电荷为+⁄3)。更准确地,下型夸克变成了上型夸克的
量子叠加态:也就是说,它有着转化成三种上型夸克中任何一种的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由
CKM矩阵所描述。相反地,一上型夸克可以发射一W+玻色子,或吸收一W−
玻色子,然后转化成一下型夸克:
由于W玻色子很不稳定,所以它寿命很短,很快就发生衰变。例如:
W玻色子可以衰变成其他产物,可能性不一。
在中子所谓的
β衰变中(见上图),中子内的一下夸克,发射出一虚W−玻色子,并因此转化成一上夸克,中子亦因此转化成质子。由于过程中的能量(即下夸克与上夸克间的质量差),W−只能转化成一电子及一反电中微子。在夸克的层次,过程可由下式所述:
中性流相互作用
在中性流相互作用中,一夸克或一轻子(例如一电子或μ子)发射或吸收一中性
Z玻色子。例如:
跟W玻色子一样,Z玻色子也会迅速衰变,例如:
电弱理论
在粒子物理学的
标准模型描述中,
弱相互作用与
电磁相互作用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方面,叫弱电相互作用,这套理论在1968年发表,开发者为
谢尔登·格拉肖、
阿卜杜勒·萨拉姆与
史蒂文·温伯格。他们的研究在1979年获得了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肯定。
希格斯机制解释了三种大质量玻色子(弱相互作用的三种载体)的存在,还有电磁相互作用的无质量
光子。
根据电弱理论,在能量非常高的时候,宇宙共有四种无质量的
规范玻色子场,它们跟光子类似,还有一个复矢量
希格斯场双重态。然而在能量低的时候,规范对称会出现自发破缺,变成电磁相互作用的U(1)对称(其中一个希格斯场有了真空期望值)。虽然这种
对称破缺会产生三种无质量玻色子,但是它们会与三股光子类场融合,这样
希格斯机制会为它们带来质量。这三股场就成为了弱相互作用的W+、W−及Z玻色子,而第四股规范场则继续保持无质量,也就是电磁相互作用的光子。
虽然这套理论作出好几个预测,包括在Z及W玻色子发现前预测到它们的质量,但是
希格斯玻色子本身仍未被发现。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辖下的
大型强子对撞机,它其中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生产出希格斯玻色子。 2013年3月14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发布新闻稿,正式宣布探测到新的粒子,即
希格斯玻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