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构造(arc structure)是呈弧形展布的构造形迹或
构造带之统称,常表现为沿造山带构造线走向或者地貌形态的弧形弯转,其规模可以从数十公里到数百公里,广泛发育于世界各地。
弧形构造(arc structure)是一广泛出现的构造类型,包括
联合弧、
限制弧、
牵引弧,以及
边缘弧、
叠弧(套弧)、
山字型构造的前弧与反射弧等。它们有不同成因,属于不同
构造体系或自成体系。
中国境内比较典型的弧形山系有
青藏高原东北缘、南大巴山、南天山、雪峰山和西昆仑-帕米尔弧型造山带等。
前缘线和端点是界定弧形构造边界特征的主要参数,幅值、弦长和中线的比例关系定量刻画了弧形构造的基本特征。其中幅值与弦长的比值反映了弧形构造向前陆的突出程度,幅值与中线的比值则表示弧的非对称性,如果二者相等, 则为对称弧。
弧形构造内部的
褶皱轴迹、逆冲断裂和区域构造线理沿构造走向在平面上呈现复杂的结构特征,反映了弧形构造形成的复杂
构造背景和成因机制。
Macedo统计了全球20个典型弧形山系的内部几何结构,依据弧形构造内部主要构造趋势线在平面上的展布特征及其与前缘线的关系,提出了6种主要类型:平行型、两端汇聚型、一端汇聚型、发散型、削截型、杂乱型,其中汇聚型和削截型弧形构造占多数。
通过对弧形构造各段及相邻地块的
古地磁、内部不同构造单元的应力-应变、构造模拟、
沉积环境分析以及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是弧形构造研究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