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光放电是指呈现弧状白光并产生高温的气体放电现象。无论在稀薄气体、金属蒸气或大气中,当电源功率较大,能提供足够大的电流(几安到几十安),使气体击穿,发出强烈光辉,产生高温(几千到上万度),这种气体
自持放电的形式就是弧光放电。弧光放电应用广泛。可用作强光光源,在
光谱分析中用作激发
元素光谱的光源,在工业上用于冶炼、焊接和高熔点金属的切割,在医学上用作紫外线源(汞弧灯),等等。但是大电流电路开关断开时产生的弧火极其有害,应采取灭弧措施。
弧光放电是气体放电中应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放电形式。极大部分的照明光源都应用弧光放电原理设计而成,超大电流的整流离子管中也应用弧光放电形式。由于设计结构和参数各异,所以弧光放电也呈现出不同的型式。通常产生弧光放电的方法是使两电极接触后随即分开,因短路发热,使阴极
表面温度陡增,产生热电子发射 。热电子发射使碰撞电离及阴极的二次电子发射急剧增加,从而使两极间的气体具有良好的
导电性。弧光放电的,电流增大的两极间电压反而下降,有强烈光辉。还有一种弧光放电叫做冷
阴极弧光放电,阴极由低熔点材料(如汞)做成。阴极表面蒸发出的蒸气被
电离,在阴极表面附近堆积成空间正电荷层,此电荷层与阴极间极为狭窄区域内形成的强
电场引起场致发射,使电流剧增,产生
电弧。
若采用一对平板形电极平行封入玻璃管,在管内充入的气体种类、气体压强和外电路施加的电压、流过放电管的电流、放电管电极耗散功率、极间距离等放电条件全部合适时,可以测出放电管两端电压和流过放电管的电流间具有气体筋电的全
伏安特性曲线。
因为整条放电伏安曲线的放电电流和阳极耗散功率相差几十个数量级,采用一种结构的实验放电管很难测出整条曲线。从几个相似结构的放电管上测出的几条曲线经技术处理后拼接而成的。
弧光放电的电流范围非常宽,低气压弧光放电灯的工作电流在几十毫安至几百毫安范围,高气压弧光放电灯的工作电流在几安培至几百安培,大电流整流离子管的整流电流可达几千安培乃至万余安培。
若使放电管工作于弧光放电状态,可以
发现在放电管的阴极和阳极间形成八个明暗相间的放电压。分别是属于阴极位降区的阿斯登暗区、阴极辉区、阴极暗区,属于过渡区的负辉区、法拉弟暗区、正柱区和属于阳极位降区的阳极暗区、阳极辉区。这和辉光放电相同,但这些区域的几何尺寸、电位梯度、发光亮度与辉光放电有很大差别。
弧光放电的工作电流通常很大,大部分的弧光放电通过阴极热发射产生初始电子,所以阴极位降区很短,阴极位降电压很低,不到辉光放电阴极位降的十分之一。正柱区的电位降占了弧光放电管压降的大部分。
4.弧光放电的正柱区为
等温等离子体、放电气体的温度可高达10000K,高气压弧光放电的正柱区收缩成一条细线,集中在管轴附近。具有明显的边界,放电正柱截面只占放电管横截面的一部分,径向温度梯度可达每毫米几千度。增加放电电流时几乎不增加放电细线的直径,只增加电流密度,同时增加了发光亮度。所以增加放电管的直径不影响弧光放电状态,有别于辉光放电。弧光放电正柱中以热电离为主要形式,电子和分子碰撞电离降为次要作用。
6.常规弧光放电具有负的伏安特性。这是因为弧光放电管电流较小时,大部分的气体原子处于基态,只有很少一部分处于激发态,碰撞电离主要由电子轰击基态原子形成,与电流强度成一次方的正比关系。随着弧光放电电流的增大,气体温度上升,激发态原子随之增加。除了热电离外,碰撞引起的激发态原子的逐次电离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由于逐次电离是一种两次过程,发生电离的次数正比于电流的平方。所以弧光放电管总的电离总数正比于电流的几次方,其中1
但是带电粒子的复合通常正比于放电电流,即一次方关系。这样,当弧光放电电流增加时,假如管压降不变,那么产生的带电粒子数会超过损失数,为了维持放电平衡,必需减少电离几率,即减小放电管的轴向电场强度,形成了常规弧光放电的负伏安特性,有时被称为弧光放电的负阻特性。
7.当弧光放电管的正柱区长度和放电电流适当时,可形成正伏安特性的弧光放电
8.在低气压和高气压下都可形成弧光放电。
人工放电
这类弧光放电由专用热子电路加热阴极产生热电子发射,称人工热阴极弧光放电。当切断热子电路停止加热阴极时,放电停止,这是一种非自持弧光放电。
当放电形成后,在阴极表面由于受空间电子云的作用,所以阴极表面的电场强度为零。在阴极位降区和等离子区的交界面(过渡区极小),由于空间正离子的影响,这里的电场强度也等于零。从等离子区通过这交界面进入阴极位降区的电子受拒斥场的作用被反掷回等离子区,而从等离子区通过交界面进入阴极位降区的正离子被加速飞向阴极。所以交界面相当于一个发射正离子的电极。
由于阴极的热发射温度由外电路获得,不是由正离子轰击所致,所以这类弧光放电管的阴极位降值极低,最高时相当于工作气体的电离电位,通常低于电离电位,设计合理时可低于工作气体的第一激发电位。这类弧光放电管曾用于中等电流(安培级和数拾安培级)电路的整流和电路通断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