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河
山东寒亭渤海莱州湾入海河流
弥河,古称具水、洋水、弥水等,山东省莱州湾西南岸入海河流。主要流域在潍坊市西部。发源于临朐沂山西麓,流经临朐、青州、寿光,在寿光广陵乡南半截河村,分为3股入渤海。弥河主河道东北流,至潍坊市寒亭区央子港与白浪河汇合入海(河口段也称新弥河)。其余两股为弥河入海岔流,均由南半截河村北流入海。河长206公里,流域面积3847.5平方公里。
名称演变
弥河,古名巨洋水(《水经注》)。《国语》称“具水”。《后汉书》作“沬水”。晋袁宏称“巨昧”。南朝宋王韶之称“巨蔑”。《唐书》称“米河”。《齐乘》作“洱河”。清顾炎武称“朐弥”。上游临朐县段也有“朐水”之称。
据《临朐县志》,弥河得名,以遇夏秋之际连日阴雨,洪水溢出河床,弥望无际,因此而得。
干流概况
干流走向
弥河,主要干流流经山东省潍坊市西部,西有小清河,东有白浪河。干流自南向北,经临朐、青州、寿光,分为3股入渤海。东北流的一股,河槽较为宽广,为弥河主河道,经潍坊市寒亭区央子港入海莱州湾。河长206公里。
弥河发源地,位于临朐县,据旧志记载,此河干流发源于沂山西麓天齐湾,但实考此湾无踪。现代地理考为沂山西麓群泉汇流于沂山乡水石屋村附近,集为一股,即为该河干流之源。此河自南向北,纵贯县境,流经沂山、九山、白沙、石家河、杨家河、冶源、辛寨、七贤、杨善、营子、临朐、龙岗等12乡镇,至龙岗镇的半截楼村西北出境入青州市,临朐县内总长82公里(《临朐县志》1990年版记作85公里),河床最宽750米, 最窄25米,平均宽度370米。受地形影响,河身蜿蜒曲折,有“九山到冶源, 弥河过九遍”之说。河床比降变化较大,上游为1/25,中游为1/800。
弥河临朐段河水流量季节变化显著, 雨季洪水流量最大可达4950立方米/秒,而枯水季节最小流量则仅有0.2立方米/秒。清朝、民国时期,弥河经常泛滥成灾。新中国建立后,拦河修建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140座,塘坝376座,地表水多年拦蓄总量2.5亿立方米,由此达到拦洪蓄水,变害为利之目的。
弥河北流,自弥河镇大刘村(属原石河乡)东入青州市,流经弥河、东坝、黄楼、杨家庄、谭坊、苏埠屯等乡镇,在苏埠屯乡的庄家庄东入寿光市。市境内流长29.82公里,流域面积662.5平方公里。主河槽250~300米,流量变幅较大,汛期旋泄洪水最大量达4000立方米/秒,枯水季节常断流.平均年入境水量为22836万立方米,平均年出境水量为29156万立方米。
弥河北东向流,由纪台乡王家村西南入寿光境,流经纪台、东埠、孙家集、寒桥、张建桥、北洛、上口、田柳、南河、杨庄、道口、大家洼等乡镇。在广陵乡南半截河村三分泄洪:一股由南折东而流,在大家洼镇的双河村与白浪河汇流入渤海(主河道);一股径北而流,为弥河分流,人工河道,下游汇入张僧河东、西支,由羊角沟以东入海,长29公里,泄洪能力1000立方米/秒;一股为分洪道,长34公里,经道口乡南部和岔河乡北部向东北入海。主河道县境内总长度为80公里,河槽平均宽170米;主河流两岸堤长94公里,堤距500~2000米不等;入境流域面积2248平方公里;泄洪能力,广陵乡小营村以上为3000立方米/秒,小营村以下为2500立方米/秒。
河道特征
河道平均比降3.2/1000,流域河网密度0.3公里/平方公里。 弥河由河源至冶源为上游,河长56公里,河流经行于山丘区,河道平均比降为10.4/1000。冶源至寿光岳寺高为中游,河长54公里,河流经行临朐盆地和山前平原区,河道平均比降1.5/1000。岳寺高以下为下游,河长96公里,河道平均比降为0.4/1000。
主要支流
弥河主要支流有五井石河、石河、南阳河、丹河等。
五井石河,发源于沂源县土门镇车厂,东北流,于水沟村北流入临朐县境,经嵩山水库,又东北流,在临朐北店东,由左岸注入弥河。河长35.5公里,流域面积264.2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3.6/1000。
石河,又名石沟河。《水经注》称洋(音详)水。季节性河流。北源出孙旺乡鏊子顶东麓,南源出钓鱼台乡摩云崮北麓。流经王坟镇,经黑虎山水库,在石河乡入弥河。长31.3公里(山东省志记为34公里),河槽150米,流域面积229平方公里(山东省志记为319.8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2.3/1000。
南阳河,《水经注》称“长沙水”,“出逄山北阜,世谓之阳水”。季节性河流。源出青州市五里镇玲珑山(古逄山北峰)北麓(《山东省志》记为青州市西南部马鞍山),旧图志载,另有北源出朗公山(即莲花盆乡大阴山)北麓。流经青州市城区,在东坝乡(《山东省志》记为阳河庄东由左岸)入弥河。河长36公里,流域面积159.8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8/1000。
康浪河,《齐乘》又称狗王河。两源均发源于郑母镇灵山北麓,东源称洗耳河。两源在四座楼村合流,流向西北,在谭坊镇人弥河。1974年在谭坊镇新挖排水沟,自郑母镇十亩田村北起,经宋池乡、谭坊镇北流入弥河,称新康浪河。
张僧河,旧时,张僧河无远源,系汇流寿光城河水及临泽洼水而成。传说因下流阻水,有僧张姓者,挖渠疏通,遂命名为张僧河。原河经张僧疃、孙家岭、朱家庄子、袁家桥入巨淀湖。建国后张僧河改道,分东西两支。东张僧河汇集潍高路以南诸水,经寿光、北洛、田柳、南河各乡镇,从杨庄乡宅科村入弥河分流,全长33.35公里,终点流域面积157平方公里,宽8~12米,深2.5~2.7米。西张僧河汇集北洛、古城乡之水,流经王高、牛头、卧铺各乡镇,流入营子沟后汇入弥河分流。
丹河,古称丹水。《竹书纪年》说的“尧放丹朱于丹水”,即指此水。源出临朐悖林乡,北流经青州市、昌乐县,由纪台乡张家楼子村入寿光境,流经纪台、田马、稻田、寒桥、留吕、上口、五台、侯镇8处乡镇,汇入尧河、范家沟、官庄沟等支流,尾闾于寿潍(原潍县)边界入弥河。为一季节性间歇河,除雨季外基本常年干涸。全长41公里,河槽平均宽40米,入境流域面积203平方公里,洪水期流量为280立方米/秒,最高洪水位21:01米。原河道狭窄,底高岸陡,属一地上河,每遇山洪暴发,水势湍急,容易决口,是境内一条害河。建国后,对该河及其支流尧河、康河统一治理,新挖河道,旧尧河、康河道已不复存在。1958年在张陆店子村南建成丹河水库后下游干涸。
红旗河 ,源于临朐九山镇南槽子村西南,蜿蜒向北,接纳众多河流,至后崖村北汇入弥河, 长15公里,河床最宽260米,上游比降1/20,下游1/80。
夏庄河 ,源于临朐白沙乡天麻岭, 东北流至西岸头村南注入弥河,长8公里,宽20~80米,占地500亩,常年流水,夏、秋河水最深2米。 龙山河 由沂源县桥家峪村北进入临朐县白沙乡,东流至白沙乡河北村南汇入弥河。 县内长9公里,宽20~70米,占地1190亩,常年流水,夏秋之际最大水深2米。
白沙河 ,源于临朐寺头镇下洋河村, 向南流至白沙乡白沙村汇入龙山河,长10公里, 宽10~500米,占地380余亩,长年流水,夏秋时节最大水深3米。
杨家河 ,源于临朐杨家河乡王家沟村东,向北流至中白沙村西北汇入弥河,长13公里,宽10~190米。常年流水,夏秋盛水期最大流量218立方米/秒。
寺头石河, 亦称大石河,发源于临朐箕子山乡庙子鞍山和寺头镇石门山,经寺头、石佛、 冶源等乡镇,在石河店村南汇入弥河,全长30公里,河床宽50~150米。夏秋汛期流量较大, 冬春流量甚微。河上建有4座小型水库,可控制洪流,发展灌溉。
冶源石河, 亦称小石河,源于沂源县下车场,由嵩山乡王家圈以西入临朐境,流经嵩山、 五井、杨善、冶源4乡镇,于临朐冶源村北汇入弥河。河宽100~500米,河身占地4580余亩。夏秋之际山洪暴发,冲淹田地,冬春季节时常干涸。自1970年,在上游修成嵩山水库后,下游河套部分地段辟为苗木、瓜果、蔬菜之地。
尧河,《水经注》载即蕤水。在青州赵坡乡,自临朐县入境,北流至郭家园村成为青州与昌乐的界河,在胶济铁路南侧人昌乐县境。西北流与丹河汇合后入弥河。
猪龙河,源出青州宋池乡香山北麓,经谭坊镇人寿光市境,汇入弥河。
另外,在石河、弥河、东坝等乡镇自南到北排列有乾河、墨水溪、温凉河(含另源汤王河)、云峡河(含另源建德水)等季节性短河,自西向东流入弥河。
河道变迁
弥河下游段,因为历史上多次改道,所以有“寿光市,弥河串”的俗谚。依稀可辨的古弥河道有6条:
1、杨家庄至北洛古河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老古河道,距今已4000多年,由青州市杨家庄以西,北流入寿光境内,经孙家集、县城西关至北洛西。该古河道储有丰富的河沙。
2、东七村至浊北古河道。由东七村起经临泽、王高、浊北入巨淀湖。今之地形图上,5米、10米等高线沿古河道向下游呈蛇状变曲。古河道尾端的河流冲积层也呈蛇状嵌入濒海碱滩中。沿古河道村庄密集成带,河道尚断续存在。据考证,该河道当在唐、宋之际。
3、邢姚至任家庄子古河道。由邢姚起经南河以东、北河以西至杨家庄子,折向东北,再经西宅科至郑家庄子、任家庄子,然后入海。据考证,该河道当在元代及明代前期。
4、黑冢子至刘家呈子古河道。自黑冢子流向东北,经单家村东、七里庄北,再流至太平庄西、刘家呈子村(今已迁徙)北,蜿蜒入海。1975年航摄的五万分之一地形图上,旧河床尚清晰可见。据考证,该河道当在明代中、后期及清初。
5、周疃至大家洼古河道。由孙家河南道口,经周疃西、南陈村南向东北流,再流经郭李央、大家洼等村庄,从双河村以东入海。这一河道,系清康熙之后至民国初期水流所经。
6、寒桥至侯镇古河道。从寒桥起经上口东、回河口、下口、下舟至侯镇,向东北入海。
水文特征
据1956~1979年同步观测系列统计,弥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706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156.5毫米,折合年径流量6.02亿立方米。根据寿光寒桥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2263平方公里)实测资料,最大年径流量发生在1964年,为17.70亿立方米,最小在1959年,为1.18亿立方米,最大值为最小值的15倍。 弥河洪水多产生在流域中上游地区,建国以来,1964年洪水为最大,此次洪水虽经上游水库拦蓄,在寒桥站洪峰流量仍有3580立方米/秒,若无水库拦蓄,估计可达5070立方米/秒。 弥河含沙量上游较大,据临朐瑞庄水文站实测资料,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为3.38公斤/立方米。据寒桥站1953~1965年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为108万吨。
弥河结冰期在12月至次年一二月份,最大冰厚22厘米。
治理开发
过去,弥河利害兼有。夏秋之际,山洪下泻,水流湍急,上游往往冲决堤岸,造成河流改道。下游碱滩则因落淤压碱,变成一季肥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
河道治理
弥河为一条行洪高水河道,河槽系自然冲刷而成,河道弯曲,乍宽忽窄,弯流处河岸极易坍塌。下游河床比降小,洪水流速缓,徙流无定。康熙《寿光市志》载:“境内诸河,以巨洋为大。而碎砾白沙,患漫弥洼。值百川灌河之日,奔涛山涌,浊浪滚滚,无异黄流,多有冲激漂没之患。”清代,在县境南部河岸曾筑堤防。建国后,政府对主河道多次治理,培筑堤防,固定河床。在险工地段采取打桩编柳、砌石护坡、三合土锤筑水坝等措施,进行整治,并在下游开挖分流河道,以便在汛期分洪,以防水患。 1951~1983年,用于治理弥河投资47.35万元,完成土石方432.43万立方米,投入工日297.28万个,治理长度总计280.9公里;用于护岸工程投资111.66万元,完成土石方2.21万立方米,投入工日40.22万个,护岸长度11.94公里。
水库
冶源水库,弥河流域大型水库,位于临朐县冶源镇东南3公里弥河上游。控制流域面积786平方公里。总库容2.03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84亿立方米。1958年5月开工,1959年9月主坝、副坝、溢洪道、输水洞等工程基本建成蓄水。1960年后,完成加高副坝、建溢洪闸、水电站、开挖溢洪道、副坝灌浆、改建溢洪闸、滩地裂缝处理等工程。水库主坝为粘土心墙砂壳坝,长650米,最大坝高为27.30米,顶宽8米;副坝为均质土坝,长2270米,最大坝高17.30米,顶宽8米。东输水洞最大流量30.90立方米每秒,西输水洞最大流量17.50立方米每秒。溢洪闸10孔,设计泄量7240立方米每秒。水电站2座总装机5台850千瓦。水库防洪能力达3000年一遇。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9.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7.50万亩。电站年平均发电量27.75万千瓦时,已并入临朐电网。
纪台水库,位于寿光纪台乡孟家庄以东,东起田马村西,北至丁家尧河,南界吴庙,是一座平原水库。规划占地面积3.8万亩。由昌潍专区水利建设指挥部勘测设计,山东省水利厅批准,寿光市组织施工。整个工程包括引水、蓄水和放水三部分。引水工程在岳寺李村以南弥河上建拦河溢流坝一座,长363米,三合土坝体。在弥河右岸吕家村北开渠3500米,引水入库,引水能力为40立方米/秒。在弥河左岸亦设小型引水闸1处,引水向西,囤坝蓄水,坝长13.5公里。水库修放水洞2处,田马村西1处,陶官村南1处。水库总库容原规划1.21亿立方米,山东省政府审批为0.8亿立方米,寿光市按1亿立方米规模施工,最大淹没面积为3.4万亩。1959年11月动工,此水库未见效益,仅于1960年汛期充水1次,达1000万立方米。库内淹没耕地9000亩,坝下渗水严重。1963年汛期,炸除了拦河溢流坝。围坝已拆除。
双王城水库,位于寿光西北部的卧铺乡寇家坞村北,原系滞洪洼地,名双王城大洼。建此水库是为夏、冬季引蓄弥河水,春、秋季放出灌田洗碱。整个工程由大坝、截渗排水沟、引水渠、进水闸及放水枢纽组成。库形近似长方形,南北长平均2.71公里,东西宽平均1.96公里。总库容为1206.5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1060万立方米,死库容为146.5万立方米。水闸前水位为5.75米,库中加大水位为5.70米,正常兴利水位为5.50米。1972年4月动工,1973年10月底完工;引水渠1974年4月初施工,月底告竣;引水渠首进水闸和沿渠桥、涵、闸5座建筑物,于同年5月动工,7月底竣工。自1974年汛期开始蓄水灌田,至1980年共计蓄水4058万立方米,灌溉农田9.8万亩次。1981~1983年,弥河断流,不能继续蓄水。
嵩山水库 ,位于临朐嵩山西侧。在石河上游151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内。1950年夏在青石崖村东筑坝建水库,因在青石山区建库蓄水从无先例,加之急于动工,选址不当,大坝渗漏严重,工程停止。1966年年11月9日动工,不到3个月即提前完成清基任务。1970年1月25日, 枢纽工程竣工。水库总库容55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10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8.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8万亩。水库主坝东抵嵩山主峰西坡脚崖壁,西与副坝相接,坝长260米,高42.6米,顶宽7米, 结构为粘土心墙沙壳堆石坝。副坝长285米,顶宽6米,结构同主坝。防渗斜墙, 长238米,高27米。输水洞内径2米,全长149.6米。最大流量49.2立方米/秒。
丹河水库, 北距临朐张陆河村100米,1959年10月动工,次年8月1日竣工。总库容127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63万立方米,防洪库容384万立方米,上游控制流域面积29平方公里。水库主坝长300米,顶宽4米;副坝长554米,顶宽4米。
淌水崖水库,位于临朐九山镇宋家王庄村南弥河支流红旗河上, 总库容600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400万立方米,上游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控制灌溉面积1.8万亩。水库枢纽工程由连拱坝、 重力坝、溢洪道、公路桥、南北放水闸和水电站6部分组成。1973年3月施工,1978年4月竣工。连拱坝由10孔变内径不变外径卧式石砌半园拱组合而成, 最大坝高35米,全长202米。坝后建有装机容量285千瓦的电站。整个工程建筑坚固合理,雄伟壮观。1979年9月,水库图片在国际水电会议上展出。由于资金短缺,1986~1987年始投资5.1万元,修干渠3600米。1987年,浇地1200亩,平均亩增产100公斤。
句月湖,1992年临朐县政府投资1600万元,筑坝拦弥水而成,拦蓄水面51.4万平方米, 蓄水量106万立方米,湖面近千亩,环绕半城。句月湖,是人们休闲、晨练、垂钓的好去处。与朐山、粟山浑然一体,形成“两山一湖”的“北国江南”景观。
黑虎山水库,位于青州市南部,石河下游。流域面积190平方公里,总库容552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820万立方米。1966年11月动工兴建,1967年因“文化大革命”停工,1970年复工,1972年12月建成蓄水。大坝全长1437米(主坝长480米,副坝长957米)。主坝结构为粘土心墙砂壳坝。最大坝高40.5米。副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72.5米。灌溉面积,设计7.96万亩,已达有效面积5万亩。进入1980年代,雨量偏低,蓄水较少,实际控制面积3.2万亩。防洪能力达百年一遇标准。
灌溉
青州弥河拦河坝,座落于青州石河乡东南河村东,蟠龙山脚下。大坝结构为砌石溢流坝,坝长300米,高5米,顶宽2米。上游流域面积1151平方公里。总库容260万立方米。大坝最大泄量每秒3500立方米。放水洞一个,过水流量每秒4.62立方米。1959年7月26日动工兴建,1960年麦收前竣工。1963年7月20日凌晨2时,降特大暴雨,坝被冲毁。1970年6月1日至1971年5月复修。可控制石河、弥河、东坝、王母宫4乡镇,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
引弥稻改工程,该工程1964年始建,由拦河引水枢纽和东西干渠三部分组成。引水枢纽包括拦河闸和东、西放水洞三项,主要用于寿光南河、杨庄两乡部分村的稻改工程试点,控制灌溉面积5万亩。拦河闸位于南河乡郝家柳杭村东弥河分流上,闸孔宽1.5米,共16孔,总长39米,闸上设有1米宽人行便桥,拦河闸前的左右防洪堤上各建1座放水洞。1964年秋,开挖渠系土方工程,历时40天告竣。1965年2月开始兴建引水枢纽和田间渠系工程,5月竣工。1965年9月,续建稻改工程。工程项目有二;一是建弥河鹿家拦河坝,抬高水位,确保水源,该坝始建于1965年9月,10月底告竣,二是扩大稻改区,续建田间配套工程,历经5个月,于1966年3月全部完工。共完成干、支渠9条,支渠建筑物85座。自1966年4月启用至1969年,受益单位水稻连获丰收,平均单产400斤,高产田达千斤。后因弥河水量渐少,水源缺乏,到1970年不再受益。
弥河杨庄拦河引水工程,拦河引水枢纽位于寿光北洛乡杨庄村东弥河上,为解决沿弥河两岸10多处乡镇部分村的农田灌溉和人畜用水而建。该工程由拦河引水枢纽,东、西干渠三部分组成。引水枢纽包括拦河闸和东、西放水闸两项。拦河闸坝全长240米,闸长155.4米,设闸门60孔,净跨2米,东20孔为叠梁闸门,西40孔为钢木结构横轴自动翻板闸门,桥面宽1.5米。在拦河闸前左、右河堤上各建放水闸1座,引水能力各为15立方米/秒。1966年4月,兴建弥河引水枢纽工程,6月竣工。1966年8月施工,东、西干渠分二期进行,于翌年春竣工。1967年4月建成马塘闸,向北放水至营子村西;1973年建成牛头镇拦河闸,向双王城水库送水,1975年冬,张僧河开挖后,送水范围扩及南河、扬庄、卧铺、羊角沟4乡镇。东、西干渠的改建1978年春动工,至5月底完工。自1966年9月至1983年底,年灌溉亩次5.5万亩左右,累计灌田72.5万亩次。为解决北部人畜用水,平均每年送水600万立方米,累计送水1亿立方米以上。
周疃灌区拦河枢纽工程,位于寿光东北部弥河下游,周疃村以东,分南北两灌区。控制灌溉面积8.73万亩,主要受益单位是大家洼镇的周疃、新兴、双河等19个村庄和侯镇的北宋岭等6个村庄。系1971年昌潍地区生产指挥部批准的基本建设项目。在弥河上建有拦河枢纽工程。拦河枢纽工程由拦河闸,南、北渠首进水闸组成。拦河闸全长34.4米,共13孔,孔宽2米,安装立轴混凝土梁格钢丝木网水泥闸门,拦河闸两边安装有水轮泵设施,闸上设有4米宽交通桥。为防治闸前淤积,在闸下又设冲刷闸26孔。拦河闸前各建南、北灌渠进水闸1座。南灌区进水闸2孔,北灌区进水闸3孔。北灌区总干渠长2850米,总干渠下设干渠3条,南北向支渠24条。1971年11月到1972年8月,完成了北灌区的枢纽工程和渠系工程。南灌区从渠首向南出干渠,在270米处折向东,长1.1万米,南北向支渠17条。于1972年秋组织施工,年底完成1条长达3000米的干渠和3条支渠。1973年、1975年和1977年,又对北灌区工程进行了配套和修复。该工程自1973年春交付使用,所灌溉之土地,产量渐增。1979~1983年,因弥河断流而失效益。
丹河分流引水提水工程,位于丹河下游寿光。1972年建成,主要受益单位是侯镇的挑沟子、北寨、地沟等42个村,可灌面积4.72万亩,灌排均宜。整个工程由引水枢纽、丹河分流、引丹干渠以及排灌两用沟等部分组成。引水枢纽包括丹河拦河闸、分流进水闸和引丹干渠进水闸3项。分流进水闸,设闸门5孔,孔宽2米,用5吨启闭机控制。在分流口东侧建丹河拦河闸,设闸门7孔,孔宽2米,上面附设5米宽生产桥。1974年10月动工,年底完工。丹河分流呈南北向,分流口位于侯镇马家村西北,向北至宋家岭村北入弥河,全长12.9公里。1972年3月动工,4月完工。引丹干渠,全长5.5公里,送水能力2立方米/秒,但未能配套。沿分流在北寨村东北建有固定式扬水站1座,扬水能力0.8立方米/秒。分流引水时,沿两岸村队可安机提水灌田。引丹干渠未能配套。灌排两用沟5支,东西向2支,南北向3支,总长32.5公里;1971年10月动工,11月完工。全部工程完成土方219.24万立方米,用工日60.7万个。总投资13.07万元。1972~1979年,沿分流两岸村庄提水灌田,粮食产量增加。惜因缺乏完整通盘设计,未形成灌区。
丰产河排灌工程, 该工程位于寿光道口乡西部,属围滩河治理工程的一部分,为道口乡西部的主要排水系统,上游在鹿家庄子村西接通弥河,建闸引水,引水能力16.2立方米/秒,以排为主,排灌两用。1976年3月动工,同年6月工成,共完成土石方62.93万立方米,用工22.77万个,投资13.26万元。全工程包括引水闸、丰产河、沿河提水设施以及配套建筑物4部分。引水闸跨度2米,2孔,用5吨手摇启闭机控制。丰产河全长18253米,南北走向,在北单村设有扬水站1座,其他多系临时设施。 建成投用后,提水灌溉收到一定效益。1977~1978年,每年灌水1~2次,受益粮田亩增3成以上。1981年后,弥河枯竭,无灌溉效益。
弥河分流引提水工程,位于寿光南河乡东部弥河分流两岸。沿河分散建站提水,并利用原稻改工程引弥河分流水灌溉农田。该工程由稻改拦河闸及沿分流两岸8座小型扬水站组成。引水借用稻改拦河闸枢纽。扬水站的布置,由南而北,依次递排;南河乡袁刘村东南1座,吴营村前1座,中营村北2座,南岔河村东分流左、右岸各1座,北岔河村东分流左、右岸各1座。1977年秋,将原稻改西干渠改建成1条长达4800米的新干渠,完成土方14.5万立方米,用工日3.6万个。新渠建成后,因分流断水未生效益。
道口电灌站灌区提水工程,该灌区位于寿光北部弥河下游左岸,为解决该区域内的人畜用水与农田灌溉而建。 灌区工程由提水枢纽和灌区渠系建筑物两部分组成。提水枢纽包括电灌站和引水防洪闸。电灌站安装两台55千瓦电动机组和两台丰产50型水泵,扬程4.5米。引水防洪闸在集中池前与电灌站连为一体。渠系主要建筑物有南大公路虹吸、干渠节制闸和尾水闸等。灌区内干、支渠5条,长13.3公里,干、支沟5条,长14公里。 1979年春,经县水利局勘测设计,呈报地区水利局获准后,即动工兴建。提水枢纽和渠系主要建筑物于1980年3月开工,同年10月工成。灌区土方工程于1980年秋开始,同年11月竣工。整个工程总计完成土方14.6万立方米,用工日6.6万个,投资14.5万元。电灌站自建成以来,仅于1981年10月底试机放水一次,后因弥河断流,未发挥作用。
黑虎山水库自流灌溉区,位于青州市南部缺水的丘陵地区。干渠沿水库以北的西山根平行等高线布置,自南向北长22公里。支渠11条,27公里。灌区自水库引水自流灌溉。干渠设计流量每秒10.5立方米。一般放水每秒6立方米,控制王坟、石河、弥河、云峡河、益都、东坝、五里7乡镇。设计灌溉面积7.9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进入1980年代,连年干旱,蓄水减少,实际灌溉面积3.2—4.57万亩。1972年动工建设,1976年建成后发挥效益,粮食亩产由300斤提高到850斤。
仁河水库自流灌溉区,位于青州市西南山区。干渠自南向北,长32公里,支渠6条,长25公里。渡槽14座,其中百米渡槽(张庄渡槽)一座。34米水头的倒虹吸2座。隧洞29处,总长20060米。1980年动工修建,1984年基本完成。设计灌溉面积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并解决6个乡镇的102个自然村人畜吃水困难。1987年仍继续建设。
青州引弥自流灌溉区,是利用弥河拦河坝拦水、引水自流灌溉,引水流量每秒4.5立方米。灌区与大坝1959年同时兴建,1960年竣工。1970年二次建坝时,灌区又进行整修。干渠从渠首向西北方向延伸,至坝沟村长15.3公里,至赵家庄水库全长27.1公里。支渠26条,共长56公里。干渠建筑物157座。灌区控制石河、弥河、东坝、王母宫、大王5乡镇,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除正常灌溉外,冬闲时送水到赵家庄等水库、塘坝积蓄,备翌年春浇小麦。
冶源水库东西干渠于1961年建成。 西干渠全长20.72公里,控制灌溉面积8.9万亩;东干渠全长43.98公里,控制灌溉面积10.3万亩。 水库建成后, 效益显著。灌区内粮食平均亩产由不足150公斤增至423公斤,其中半数粮田超过500公斤, 个别地块超过1000公斤。水的利用系数达60%。水库拥有养鱼水面1.1万亩。
嵩山水库东西两条干渠, 全长55.16公里。西干渠沿石河左岸,经九杰寨、歪头崮、牛山、八歧山、太平崮、马头崮右侧一溜山根,贯穿嵩山、五井、 杨善、 城关等4处公社,长27691米,设计过水能力自上、中、下游依次为8.4、 6.7、2.7立方米/秒,全部是环山防渗石渠。1969年11月动工,1971年春建成。 有效灌溉面积3.8万亩。东干渠于1971年11月动工, 沿石河右岸呈“几”字形绕嵩山、五井、冶源3个公社的南部,迤逦东北至冶源迟家庄一带,长27471米, 干支渠总长180公里,有临朐“红旗渠”之美称。
丹河水库东西两干渠, 总长20.7公里。东干渠长9.3公里,设计过水能力1.05立方米/秒,控制丹河东岸灌溉面积7100亩。西干渠长11.4公里,控制灌溉面积8700亩。 1981年严重干旱,灌区内粮食亩产达444公斤。此库上游土地大部为壤土,淤积快,已无死库容。
发电
冶源水库水电站,年均发电27万度,已与其他线路并网,至1987年底累计发电316万度,回收电费21.05万元。嵩山水库 ,水电站装机容量504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25万度。
流域概况
弥河上游临朐县,地处鲁中,属沂蒙革命老区。西汉置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奇石、临朐手绘年画、雕塑、红木工艺四大文化产业远近闻名,素有“书画之乡”、“小戏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的美誉。林木覆盖率达到45.8%,是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以有色金属高端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机械电子、汽车配件、工艺雕塑等优势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奶牛、黄烟、肉鸭是特色农产,是中国铝型材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磁电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全国牛奶生产50强县、全国生猪生产基地县、全省烤烟生产先进县。旅游业发达,有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1 处、4A 级景区 1 处、3A 级景区 6 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3 处。东镇沂山、山旺化石、“北国江南”老龙湾、石门坊红叶闻名。
中游青州市,1986年由原益都县撤县设市。属半山区半平原地形结构。2016年,青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15.7亿元,被列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青州先后获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等17项国家级荣誉称号。2013年11月18日被国务院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7年青州古城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7年获评“中国人居环境奖”。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工业百强县。
弥河下游寿光,开发甚早,历史悠久。境内已发现古文化遗址143处,其中,龙山文化古城堡遗址、周代纪国故城遗址和古聚落呙宋台遗址具有重要考古价值。史传黄帝史官仓颉曾于此始创蝌蚪文启文字之秘,秦始皇曾在黑冢泊旁筑台望海,汉武帝曾躬耕于巨淀湖畔,光武帝刘秀曾来纪城劳军。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置寿光市,隶属北海郡。寿光市自然条件良好,气候适宜,资源丰富。地处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2.4℃,降雨量591.9毫米,日照2607.4小时,无霜期180天。南部土地肥沃,宜于发展粮食、蔬菜、棉花、果品等种植业。北部有59.5公里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滩涂、碱洼,宜于发展捕捞、养殖和畜牧。纵贯县境的弥河积存着丰富的河沙,近海地下卤水静储量30亿立方米,石油、天然气的蕴藏量也相当可观。寿光市经济结构变化巨大,粮食、蔬菜、棉花、果品、盐业,养虾、畜牧、工业已成为振兴寿光的八大经济支柱。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6 13:16
目录
概述
名称演变
干流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