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香桐(1907年11月27日—2007年11月4日),河北正定人。神经生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研究员。
人物生平
1907年11月27日,出生于河北省正定县城廿里铺乡小马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21年,进入新式小学——廿里铺乡枕头镇小学。
1923年,用两年读完小学,考入设于正定县城的直隶省立第七中学,学制四年。
1927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学制两年。
1929年,升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学制四年。
1933年夏,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留校任助教。
1934年,调入国立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当助理研究员,师从汪敬熙,从事神经解剖学研究工作;同年秋,随心理研究所迁往上海。
1935年,随心理研究所迁往南京。
1937年7月,抗日战胜爆发;8月,离开南京,为护送仪器设备辗转于长沙、桂林、阳朔、柳州北的丹洲、良丰等地。
1941年,任安顺路军军医学校教官。
1942年年底,离开重庆,前往美国深造。
1943年3月24日,抵达设于美国纽黑文市的耶鲁大学。从此开始了师事神经生理学家、耶鲁大学医学院生理系主任富尔顿教授的三年进修生活。
1946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而后进入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一年。
1947年—1952年,应聘回到耶鲁大学医学院航空医学研究室工作,先后担任教师和助理教授。
1952年—1956年,任美国纽约的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联系研究员。
1956年,回国后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员,第二研究室主任。
1957年5月,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0年,赴美国波士顿领奖——茨列休尔德奖(Threshold Award);11月,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成立,担任首届所长。
1984年—199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名誉所长。
1989年,美国出版的《神经科学百科全书》中,张香桐被列为“公元前300年至公元1950年间对神经科学进展有贡献的人物”之一。
1999年11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2007年11月4日15时45分,在上海华东医院因病逝世,享年101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张香桐首先提出大脑皮层运动区是代表肌肉的论点根据视觉皮层诱发电位的分析提出视觉通路中三色传导学说,发现“光强化”现象,被世界生理学界命名为“张氏效应”首次发现树突电位从事针刺镇痛机制研究,认为针刺镇痛是两种感觉传入在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1960年,张香桐赴罗马尼亚参加该国生理学会议。
1965年春,赴古巴首都哈瓦那参加国际学科讨论会,开始针刺麻醉机理的研究。
1977年,赴日本访问讲学。
1978年,附瑞典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应邀以中国客人身份参加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年会。
1987年,应邀赴美国华盛顿出席美国卫生教育福利部全国卫生研究院建院百年纪念活动。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张香桐是国际上公认的树突生理功能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他还是中国针刺麻醉机制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中国中央电视台评)
张香桐是国际神经生理学的先驱者,也是中国神经科学的奠基人,更是一位爱国奉献的科学大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
吴雪峰评)
张香桐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他治学严谨,淡泊名利,学识渊博,远见卓识,为我国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评)
张香桐对生物神经网络的理解所作出的重大贡献。(1992年国际神经网络学会评)
张香桐还在肌肉神经传入纤维的经典分类、皮层丘脑循回线路的重复放电、视觉系统、针刺镇痛机制等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评)
后世纪念
自2011年起,张香桐基金会委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组织其设立的“张香桐青年神经科学家奖”和“张香桐神经科学研究生论文奖”两个奖项的发布、评审、颁奖等事宜。
2021年6月8日,“张香桐星”命名仪式暨纪念张香桐先生学术报告会在上海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脑智卓越中心)举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16450号小行星,由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推荐,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以张香桐院士的名字命名。
张香桐星(316450)是2008年2月29日盱眙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首次发现的,2012年2月获得316450号国际永久编号,并确认紫金山天文台拥有该天体的发现命名权。2020年2月5日,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张香桐星”。“张香桐星”绕日运行椭圆轨道的半长径为2.74天文单位,偏心率为0.11,轨道倾角为3.51度,绕太阳一周需4.5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