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钧
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泽钧,1972年9月出生,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生态与进化领域TOP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72年9月,张泽钧出生。
1992年9月—1996年7月,就读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6年9月—1999年7月,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9年7月起,先后在西华师范大学(原四川师范学院)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研究员。
2002年9月—2005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5年10月—2007年9月,在美国San Diego CRES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7年10月—2010年5月,担任中美大熊猫国际合作项目的田野经理(Field Manager)。
2010年,入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20年9月—2023年5月,任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23年5月—2024年9月,任成都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2024年10月,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张泽钧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事大熊猫生态与保护研究,系统阐明了大熊猫的生境需求特征,揭示了影响野生大熊猫种群发展的限制因子,奠定了野生大熊猫就地保护与种群精细化管理的科学基础。
张泽钧关于圈养大熊猫“张想”与野生大熊猫之间比较研究结果为放归适应圈的选址和设计等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相关成果已应用于“芦山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大相岭大熊猫生态适应性放归基地”的建设。此外,张泽钧关于大熊猫生境需求等多项研究成果还被应用于《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的编制中。张泽钧与行业部门合作制订了《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技术规范》,促进了栗子坪、白河等自然保护区由省级成功晋升为国家级,并为西成高铁、成兰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广泛的科技咨询服务。
据2024年10月成都中医药大学官网数据,张泽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
据2024年10月成都中医药大学官网数据,张泽钧在中国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
截至2024年5月,张泽钧主编著作2部。
人才培养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自研究大熊猫以来,每一步,张泽钧都小心翼翼、亲力亲为,始终保持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41岁,他坚守在大熊猫等濒危动物研究保护的第一线,他潜心研究,“抱”着熊猫过日子。(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评)
张泽钧及其带领的第三代“大熊猫生态与保护研究团队”,他们的奋斗不一定轰轰烈烈,但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成就了不凡的业绩。(西华师范大学 评)
从熊猫这一物种身上,张泽钧及其团队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责任,怎样把这一珍稀物种保存好,让其世世代代繁衍下去,张泽钧将此作为自己的责任,20年来躬身其中,孜孜不倦。(《科学中国人杂志社》 评)
张泽钧为摸清当代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和中国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张泽钧始终心怀国家责任感和科研使命感。(中国网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8 11:36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