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步
北京画院副院长
张步,1958年进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从师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叶浅予等美术大师,1961年入该系山水画工作室,后又专门追随李可染先生学习山水画,跟随可染大师深入大自然写生和研修创作,成为少数几个入室弟子之一。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工人日报社任美术编辑 。1975年调光明日报社任美术编辑组长 。1980年调北京画院,从事专门创作,现为一级美术师 。历任《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美术编辑,《光明日报》美术编辑组组长,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副院长、中国河山画会第一任会长。旅居加拿大,为国际知名中国画家。
人物简介
求学之路
张步1934年出生于河北省丰润县常庄村一个贫苦农家。解放前,皮影、花会、乐亭大鼓、地秧歌、莲花落等民间艺术在冀东农村十分普及,张步从小就受到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儿时的张步最爱看皮影戏,三里五村有演出,他逢场必到。透明鲜艳、形象生动的驴皮影人令他心驰神往,留连忘返。稍大些,便找来驴皮或硬纸板学刻影人。在家里刻,在学校也刻。1954年,在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声中,张步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工农速成班学习。1958年,他本可以直接分配到清华大学机电系学习,但对艺术的追求和渴望,促使他鼓起勇气提出弃工从艺的请求。学校领导理解他、支持他。当时中央美术学院已经放暑假,但仍为他一个人设置了考场。直到今天,当时的情景他仍历历在目:一开始,他按要求现场发挥,用40多分钟画了一幅梅花图。随后在大跃进万岁的命题中,他画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场景。高大的脚手架、迎风飘荡的彩旗、来往穿梭的工人,其间还画了几头毛驴沿着脚手架的斜坡向顶楼上驮砖。评委们看后笑了:“小伙子还真有想像力”。张步知道,当年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只招收10名学生。当听到监考老师宣布“祝贺你被录取”时,他的眼睛湿润了。
师出名门苦练真功
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的5年,他遇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画教学与创作得到重视而较为顺利发展的时期,接受了科学系统的美术教育和严格的造型基础训练,使他从小受到的民间美术影响得以升华。
回忆起学校生活,张步无限感慨:我有幸在中央美术学院向李可染、李苦禅、叶浅予、蒋兆和等艺术大师学画。当时上述几位大师都亲临授课,这种机会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两年基础课后,又在李可染工作室师从可染先生专攻山水画。我的同学大多是美院附中毕业的,而我是个工人,业务底子薄,学起来很吃力。入学时我的成绩在系里倒数第二、三名。老师对我这个工人出身的学生十分偏爱,经常让我吃'偏饭',上课手把手地教,课后又经常让我去家里接受辅导。我的天赋不高,就只能多下苦功。同学们画一张画用1个小时,我得用5个小时。于是我把娱乐、休息的时间挤出来,把十几分钟、二十几分钟的零散时间利用起来,笨鸟先飞。这5年是我艺术生涯最艰苦,也是最出成绩的时期。毕业时,我的《峨嵋清音》等4幅作品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毕业创作展,报刊同时发表,深受观众欢迎,这时我的成绩已经排到比较靠前了。
张步自认为是“苦学派”。1963年毕业后,他先后在《工人日报》、《光明日报》任美术编辑。1980年进北京画院任专职画家,曾任副院长,对中国和世界美术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有机会遍游祖国名山大川。从跟随可染先生赴京郊和广西桂林、漓江写生开始,先后深入到豫南大别山、云南西双版纳、湖北神农架、武当山、大西北及新疆古丝绸之路等地写生、探险、旅行。风餐露宿,不知疲倦地跋涉、观察和描画。而每次写生,都带回大量创作素材。可染先生曾夸赞和勉励他。
每当谈到恩师可染先生,张步的眼神里总是充满无限深情。 从1958年进中央美术学院开始到后来参加工作,他跟随老师,30载寒暑易节,始终得到老师的耳提面命。在遇到困难时,老师鼓励他:不要怕艰难险阻,不要怕失败。要如同走夜路一样,小心地去探索,不能只想一帆风顺。对每张画,每一笔都应全力以赴,在紧要处如临大敌,而不是'探囊取物'般的容易。在取得成绩时,老师要求他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个人风格
张步是一位善于调动色彩的艺术大师,用色非常泼辣大胆。他往往滤掉其他颜色,以一种主色调--嫣红、姹紫、翠兰、青绿、金黄或浅灰统帅全局,使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技法上,他既区别于泼彩、点彩,也不是传统的金碧青绿,而是放弃勾填平涂的方法,以色踢破轮廓线的束缚,在墨色的衬底上,以不同的工具蘸色,层层点堆,片片积压,形成瑰丽的艺术效果。在张步的笔下,墨色同各种矿物颜料巧妙结合,相互掩映,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无穷的韵味。张步继承了李可染先生雄强厚生的品格,以独特的画风令海内外美术界瞩目。
张步是富于创造精神并且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他的山水画,是对大自然浓墨重彩的赞美与讴歌。饱含着诗意的激情和理想的意蕴。他对自然的描绘与表现,明显脱离了传统山水画的模式。他以直面现实的意象撷取,取代了对传统文本的摹仿;以直抒胸臆的激情表现,取代了对笔墨情趣的品味把玩。他的山水作品,无论是在意境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呈现出明显的开拓性与创造性。
张步的山水画赋有浓郁的浪漫色彩。他笔下的山水意象,充满富于诗意的审美理想。如《金色豫南》的灿烂辉煌;《神农架下》的幽深静谧;《傣寨花装》的浓华绚丽;《版纳竹翠》的清新优雅。画家在作品中,将他面对自然所生发的激情感悟与他内心所赋有的审美理想相融合,并借艺术的魅力将激情与理想诗意化,以浪漫的情怀赞美自然山川,表达出他对理想家园的精神向往。
以抒发激情和表现诗意理想为前提,张步在山水画创作中锐意求新。他对绘画语言的选择以及表现形式的建构,明显突破了传统模式的桎梏。缘于自身所赋有的审美秉性,兼之受现代文化艺术语境的影响,张步摒弃了传统中国画以水墨为上的美学观念和形式规范。他的山水画,在凝重的水墨基底上着重突出色彩的表现,并以浓艳绮丽却不失浑厚的表现特色,形成鲜明的风格。 不同于许多画家在山水画创作中为融会中西而对色彩的关注,张步对色彩的敏感与注重,源于他早年生长在乡村,受民间艺术陶冶而积淀于心的审美秉性。他在山水画创作中所运用的色彩,大多为纯度饱合的五彩原色,单纯概括而鲜艳明丽。他的色彩表现注重意象,富于情感而写意传神,并且有象征意味和装饰效果。这样的特点,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相合。显示出张步艺术创造的渊源。
张步的山水画,以富于时代气息又呈现鲜明个性的笔墨色彩,表达出他敬仰自然、热爱生命的审美理念,以及他赞美生活、追求理想的艺术旨趣。他充满浪漫诗意的山水作品,在营造理想家园的同时,显示出一位当代中国画家崇尚变革锐意创新的精神追求和艺术品质。
远渡重洋声播海外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张步就为自己的艺术生涯设计了三项工程:一是把李可染先生山水画艺术精髓学到手,接过来,打好笔墨基础;二是强化李派山水博大雄浑、朴厚严谨风格,广泛吸收西方绘画精华,创立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三是走出国门,做国际型的画家,让传统的中国画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发扬光大。
张步认为: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不仅要被国人承认,更重要的是要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认可。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是无国籍的,真正好的画家和艺术家应该是国际型的画家和艺术家。近年来,为使中国画艺术走向世界,更广泛地融入世界艺术大潮,张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982年,受文化部委派,他参加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罗马尼亚。回国前,在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展览厅举办访罗写生画展,受到中罗两国朋友的欢迎和称赞。罗马尼亚一位美术家观后幽默地说:上帝有一次路过罗马尼亚,把他口袋里最好的东西漏在这里,我一直没有找到,现在让你们找回来了。
1984年,在日本东京银座中央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掀起一股不小的张步热。展出第一天,我国驻日大使宋之光先生出席开幕式并幽默地对张步说:今天,日本地震了。张步一愣,宋诙谐一笑:你还不知道,震源就在你这里。文化参赞蔡子民先生代表中国政府致辞,日本著名画家加山又造讲话,祝贺画展成功举办。日本最大的电视中心NHK国家放送协会现场直播开幕式,还在黄金时段连续20分钟播放由日本著名演员主持的张步先生的专访实况。《每日新闻》等媒体迅速刊登日本著名美术评论家的评介文章。随后,展览经京都、大阪一路南下,最后到长崎展出时,100余幅画只剩下40多幅非卖品,一些收藏家再三请求已回北京的张步追加展出作品。一次,张步在美国洛杉矶美术馆参展,一些西方人把华人的画误认为是日本人的作品。当张步向他们解释时,竟有人说:你们中国人画不出这样的画。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张步。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把国画艺术推向国际,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画,这就是1992年,在他58岁时毅然出国旅居加拿大的原因之一。经过近两年的紧张准备,于1995年应加拿大维多利亚市国家美术馆邀请,张步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大型个人美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加拿大艺术评论家麦大夫在一篇评论中写道:张步的作品就像19世纪中叶法国的高更、荷兰的凡·高及其他印象派大师的作品一样石破天惊。以张步目前的成就,已足以成为当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10年来,他不仅在北美洲,而且在亚洲和欧洲举办展览、讲学,作品打入各国知名画廊,被一些国家级美术馆和博物馆展出和收藏。现已出版个人画册10余部,并在日本印有与原作等大的高仿国画20多种,编号签字公开发行。 2005年4月底,张步先生从加拿大专程回家乡唐山,在参观访问空隙,以《我的艺术道路》为题,向家乡人民做了汇报。他在与美术界同仁座谈交流时说:我是中国画家,是冀东人。唐山是我的出生地,也是我成长的地方。我的成绩属于唐山人民,我愿为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美术事业的腾飞贡献绵薄之力。
个人作品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他于声誉鹊起时又开始了新的尝试从创作题材、主题,以至境界、风格又有新的变化,1984年作品《神农架秋色》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突出表现在1986年创作的大型组画《丝绸之路》之中。其中的《生命之歌》、《天山之魂》、《白马天堂》、《火焰奇山》、《赛里木湖》等系列作品,摆脱了一般山水画的湖光水色、山影竹楼等浅层自然风貌的再现,从人生、历史、社会的层面,更多地倾注于内心世界的折射和潜在意念的抒发。而在80年代后期创作的《明媚腊月》、《子夜梨花》、《残秋》、《河劫》等作品,则摆脱习惯的束缚,从逼真地描写外在世界、强调物象的色感向纵深层次开掘,追求一种更为自然洒脱、更为抽象夸张、感情思绪更为随心所欲的新境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5 16:00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