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竹,男,汉族,安徽
含山人,1968年8月出生,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茶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农学博士学位,二级教授。
人物履历
1988.09-1992.07
安徽农学院茶业系茶学专业学习
1992.07-1993.09 安徽农学院茶业系辅导员
1993.09-1994.04 安徽农学院茶业系科员
1994.04-2000.03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秘书(副科)(其间:1994.09-1997.07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茶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1997.12晋升讲师;2000.03转岗从事教学工作)
2000.03-2004.07 安徽农业大学轻工业学院茶叶系教师(其间:1997.07-2000.08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茶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2000.08 - 2001.06参加大连外国语学院出国留学人员培训;2001.09-2002.10日本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访问学者;2003.10晋升副教授)
2004.07-2007.07 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副处)
2007.07-2012.08 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副处)兼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其间:2007.10晋升教授)
2012.08-2015.02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常务副院长(正处),兼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其间:2012.10-2014.11挂职金寨县委常委、副县长、六安市政府副秘书长)
2015.02-2018.08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院长、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兼)
2018.08-2019.09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兼)
2019.09-2022.09 安徽省黄山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2022.09-2023.06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
2023.06-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担任职务
中共十九大代表。安徽省科协副主席(兼职)。
2011年教育部知名专家创新团队负责人、安徽省知名专家特聘教授、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茶叶学会茶叶机械分委会主任委员、安徽省茶业学会理事长、安徽省茶产业创新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职务任免
2023年6月,安徽省委决定:张正竹同志任省农业科学院院长。
工作分工
负责院全面工作。分管机关党委(机关纪委)、水稻研究所、蔬菜研究所、茶叶研究所、机械装备与工程研究所。联系水稻研究所、蔬菜研究所、茶叶研究所、机械装备与工程研究所省级以上学术带头人;联系民革支部。
教育科研
课程教授
先后为茶学和食品科学等专业博士、硕士生和本科生开设了《制茶学》、《天然产物化学》、《酶工程》和《研究生专题讨论》、《食品风味化学》、《现代食品分析技术》、《食品酶学》等多门课程。
教学成果
指导了茶学和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56名,指导博士研究生7人。近五年来,主编了十一五规划教材《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教程》、《茶叶生产技术与电子商务》,副主编《茶树次生代谢》,参编《茶叶生物化学》(第三版)获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参加了国家精品课程《茶叶生物化学》和省精品课程《制茶学》课程建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科研领域
茶叶加工与化学、茶叶数字化品控、茶资源综合利用。
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现代茶制品加工与贮藏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2017YFD0400800,2017-2020;
2.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茶叶机采原料分选装备研究与产业化16030701097,2016-2019;
3. 茶树次生代谢与茶叶安全生产IRT_15R01,教育部知名专家与创新团队滚动支持项目,2016-2018;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核酸代谢的茶树咖啡碱体外从头合成31570692,2016-2019;
5.国家支撑计划课题任务团队,名优绿茶自动化加工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究集成与示范(2011BAD01B03-2),2011-2013;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茶树7-甲基黄嘌呤核苷酶基因的克隆及咖啡碱体外组合生物合成31170649,2012-2015;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茶树叶部由病原真菌侵染引发的内源糖苷酶基因差异表达及其分子机制(30872057),2009-2011;
8.农业部948项目,茶叶水分在线检测和品质分析技术引进2011-Z64, 2011-2012;
9.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08040106804),2008-2010。
科研成果
1、茶叶数字化品控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创制,2018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完成人);
2、绿茶现代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推广,2009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3完成人);
3、 产业需求导向的茶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2018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完成人);
4、数字化智能茶叶色选机,2009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5完成人);
5、绿茶清洁化加工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与应用,2008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第3完成人);
6、茶叶糖苷类香气前体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2006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第2完成人);
7、速溶茶的加工技术,2011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发明奖二等奖(第5完成人);
8、2016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推广合作奖(第2完成人);
9、2004年第九届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三等奖(个人荣誉);
10、2009年首届中国茶叶学会青年科技奖(个人荣誉);
11、2011年度安徽省青年科技奖(个人荣誉);
12、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3、2014年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称号。
论文论著
1. Engineering an ABC Transporter for Enhancing Resistance to Caffeine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J. Agric. Food Chem. 2016, 64 (42): 7973-7978;
2. Identification of Black Tea from Four Countries by Using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Support Vector Data Descrip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Advance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11(4): 337-343;
3.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sugar and glucose syrup in roasted green tea using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Journal of Near Infradspectroscopy, 2015, 23(6): 317-325;
4.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or caffeine and theobromine production, PloS One, 2014, 9(8): e105368;
5.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black tea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T-NIRS).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3, 53: 822-826;
6. Effect of shade treatment on theanine biosynthesis in Camellia sinensis seedlings.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2013, 71(3): 295-299;
7. A rearranged labdane-type diterpenoid and other constituents from Vitex negundo var. cannabifolia. 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2012(40): 98-102
8. Effect of salt treatment on theanine biosynthesis in Camellia sinensis seedlings,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2, 56: 35-40
9. Intestinal transport of pure theanine and theanine in green tea extract: Green tea components inhibit theanine absorption and promote theanine excretion. Food Chemistry, 2011 (125) :277–281
10. Evaluation of sensory and composition properties in young tea shoots and their estimation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partial least squares techniques. Spectroscopy Europe, 2011, 23(4):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