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曾就职于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1982年9月,参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翻译工作。在1983年7月12日开始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第二阶段谈判的22轮会谈中,张幼云参与了全部翻译工作。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国际劳工组织“女工问题特别顾问”,首任性别平等局局长,拥有极其丰富的外事工作和,国际组织工作经验。
中学时,张幼云酷爱化学,高考第一志愿是北大化学系。教外语的班主任对张幼云十分赏识,动员她报考外语学院。最后,她以中南六省第一名的高考成绩被北京外国语大学录取。大三刚结束,学校急需一批英语老师,张幼云被安排留校工作。两年后,她去英国进修。进修结束回国一到火车站,就有工作人员接她:“你先回去休息两周,然后到外交部报到。”从此,张幼云走上了外交舞台。
1974年学成归国后就职于
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张幼云参与翻译工作。自1983年7月12日开始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第二阶段谈判的22轮会谈中,张幼云自始至终参加了全部翻译工作。1985年,张幼云与丈夫
宋明江同赴伦敦就任中国大使馆政务参赞。1987年12月巴斯大学授予张幼云荣誉硕士学位。1991年夏张幼云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国际合作司第一副司长,旋即升任司长。1994年夏,张幼云获准担任
国际劳工组织“女工问题特别顾问”。
1985年,张幼云赴伦敦就任中国驻英大使馆的政务参赞。1987年,英国巴斯大学授予张幼云荣誉硕士学位,以表彰她为中英友好关系做出的努力。1990年,张幼云从中国驻英国使馆卸任回国,离开外交岗位,“转行”进入中国劳动部国际合作司工作。2004年退休后,张幼云担任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她曾为周恩来、邓小平、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过翻译员;她获得过包括伊丽莎白女王、撒切尔夫人、杰弗里·豪外交大臣在内的英国政要显贵的高度赞赏;她在人民大会堂有幸目睹了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激烈交锋全过程; 54岁的她被调去国际劳工组织女工问题的特别顾问,她说,“我感觉到自己双脚站了中国的大地上”。(长江云)
张幼云女士不仅是出色的中国女外交官,而且是全球性别主流化战略的推动者,更是当代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
李英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