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是
熊召政创作的长篇小说,共有四卷,2002年结集出版发行。
内容简介
《张居正》分为四卷。
第一卷《木兰歌》从明朝隆庆六年二月写起,到六月中旬新帝登基改年号万历止。张居正出场,正赶上广西匪患猖撅,国库亏空,大臣擅权,吏治腐败。权臣宦官之间明争暗斗、争权夺利,宫内的争斗也延伸到宫外,门生朋党、故旧侠客无不卷入宫内权势间的恶斗。这一卷最突出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次辅张居正与主辅高拱之间首辅之位的争夺上。辅佐年幼皇帝的宰相,名为神州第二人,却实掌着国家大权,因此这种首辅之争,实际上体现着皇权之争,由此带动着宫廷内外各派政治势力之间此消彼长的争斗。随着旧帝归天和新帝的登基,这种争斗更呈白热化。最后高拱出局。
第二卷《水龙吟》,登上了首辅之位的张居正开始了十年的柄国生涯,他踌躇满志,意欲重振朝纲,力挽颓政。上任后他做了几件事,一是为了稳定皇室,上两宫皇太后的尊号;二是治理整顿十八衙门,尽数更换不称职的部院大臣;三是建议皇上京察,获允并代为起彰戒谕群臣疏,想通过京察,决定官员的去留。京察是整肃吏治的开端,对犯有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玩忽职守、怀私进邪四样者加重惩处,而对贪墨之人惩处尤严。这一举措使张居正几乎是得罪了所有的京官。《水龙吟》这一卷在前台重墨渲染的大事,是写由实物支付京城文武官员月傣银所引发的权争。张居正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国库空虚,财源枯竭,只好以胡椒苏木折官员两月薪俸。这本是一个救急的办法,但却成了导火索,点燃了被京察而自危的京官们的怨愤,继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和一连环的命案。最终以冯保纵火,烧死官员和平民30人、伤者数以百计,王希烈畏罪自杀而告失败,使原处在困境中的张居正控制了局势,并借机扫清了障碍,开始了万历新政。
第三卷《金缕曲》着力描写了张居正因大力推行新政、整饬吏治、改革赋税、惩抑豪强所激起的各种社会冲突,并通过朝野上下、宫廷内外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张居正陆续施行了各种开源节流的措施和手段。改制税政,将十大税关脱离地方而单独建制,由户部直管;查堵织造局龙袍织造用银的漏洞,大幅削减额度;稽查赐赏过多过滥的子粒田,并进行征税;治理烂了一百多年每年耗银百万的骚递制度;在全国清丈田地追缴大量私田的逃税。为整肃吏治,推行“考成法”,为官员设置“考功薄”作为奖励和罢黜的依据。针对匪患猖撅实行严厉的“冬决”,用重典治乱。借将士冬服偷工减料事件,惩治和震慑皇亲国戚等等。张居正这些利在后代的大力整顿,疏通了推行万历新政的障碍,开创了国家社程的新局面。但苦心经营并未使张居正全得到好名声,因其不讲情面矫枉过正,而被人认为是铁面宰相,法峻义薄,甚至是阴鹭毒辣。父丧本该回乡丁忧守制三年,张居正为了国家社程,为了不使他呕心沥血的万历新政的实施半途而废,而选择了夺情尽忠,却被误解为贪恋禄位,因而遭到他深为倚重的士林们的强烈反对。
第四卷《火凤凰》讲述作为大明王朝开国以来最有权势的首辅张居正南归葬父,其享受的待遇规格已与帝王无异:禁兵千余名随行脾护,一百名鸟铣手作为前导以壮声威,族旗飘飘,冠盖如云,车驾如簇,浩浩荡荡。沿途百官送往迎来坐着自古未有的犯人抬雕栏黄缎围帘大轿,真是风光占尽,其显赫之势,达到人臣之极。但数月后张居正的结局却孤凄悲凉,剥夺爵号,收回浩赠,家被抄,坟被毁。家人或蒙冤而死或发配充军,他提拔信任的大臣被尽数替换,所有与他有关系的人都遭到彻底清算。
作品目录
第一卷:木兰歌
第二卷:水龙吟
第三卷:金缕曲
第四卷:火凤凰
创作背景
中国历史上出名的权臣不少,作者选择张居正,这不仅和张居正是荆州府江陵县人有直接关联,而且也是因为张居正是中国历史上楚地狂人中的一员。熊召政作为湖北籍的作家,又将文学观照的目光聚焦于历史巨川,自然会对张居正这位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乡党给予格外的关注。
熊召政创作《张居正》的动机,还出于另一层原因。张居正理政十年政绩凸显,在历史上开创了“万历新政”的新格局,作为朱明王朝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人物,对敏感于政治的熊召政无疑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这个中国古代政治家身上的经世之才,改革的勇气和魄力,令熊召政钦佩十分。
为了写好《张居正》,作者作了近十年时间的积累,从潜心阅读、研究明史,到走访民间,实地考察,多次上北京、下南京、赴扬州、跑荆州,作品中许多涉及到的掌故、趣闻、事件发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到一处,进胡同、穿里巷、拜寺庙道观,考古迹遗存,查档案资料,细心研读方志,认真审阅典籍,耐心走访老者,虚心请教行家,使他掌握了大量翔实的历史素材,整理了大量的读书与考察笔记。为了证实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有的地方到达的次数不下五次,可见他的良苦用心。熊召政坚持手书。问题不在于此,而在于他对写出的章节发现不满意的时候,经常将几万、十几万字的手稿尽数销毁,毫不足惜,从头再来,直到感觉满意为止。
人物介绍
张居正
张居正作为明万历初的首辅,声势显赫,同时作为一名改革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小说中张居正不是超凡脱俗的,有着常人的七情六欲。为了品尝密云龙茶的真谛,他费尽心思,不惜从天寿山带回泉水,并让游七做了一个竹笕进行过滤。他对待家人既严厉又慈祥,一方面要求儿子们勤奋读书以博取功名利禄,另一方面又在闲余之际教小儿子玩空钟,是一位严厉的慈父。虽然他坚守儒家的伦理道德,但在年轻貌美的李太后面前仍不禁“心旌摇荡”。而对于江湖女子玉娘,自从在高拱的饯行宴上邂逅后,一直难以忘怀。当玉娘被安置在积香庐后,张居正不顾政务繁忙,第二天晚上就前往探望。
万历皇帝
少年皇帝对张居正“既敬重又憎恨,既依赖又忌惮”,“尽管张居正严守臣道,对他礼敬有加,但他在张居正面前,总是小心谨慎,像一个生怕做错事情的小媳妇。处理朝政,他对张居正言听计从,但每签发一道圣旨,他又怅然若失——皆因张居正的票拟,他不敢擅改一字”。这种敬重、憎恨、依赖、忌惮交织的帝王心理分析,一针见血。压抑太久,终究会爆发。皇权不能旁落,逐渐长大的万历帝已经认识到了权力的利害。为了从根本上消除张居正产生的“影响的焦虑”,万历皇帝对张居正及其家族、门生故旧动手,风卷残云,毫不留情。于此可见封建专制皇权的刻薄寡恩与残酷无情。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改革拷问
《张居正》描写了中国在近代化门槛前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的一次自救运动,以及作为改革家张居正的人生悲剧和人性悲剧,这些具有典型意义。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名裂。
该小说通过对张居正在艰难曲折中一步步走向事业的顶峰又一步步走向失败的深渊的一波三折的叙述中,让读者感受到历代改革家共同的悲剧命运,由此激发了对中国文化命运的深沉思考和对中国式改革的痛切拷问。
权力轮回
张居正想要实现改革的宏愿,首先必须取得首辅的权力,登上首辅的宝座,这是高度集权专制政治体制运作的必然选择。面对首辅高拱与“内相”孟冲、门生故吏结成的政治联盟,张居正找到了与冯保、李贵妃结成政治“铁三角”的对抗方法,利用隆庆皇帝病逝、万历皇帝登基之机,完成权力的交接和重新“洗牌”。高拱被打败了,张居正终于可以一展抱负。但是,他并没有能够从“权力的怪圈”中逃脱,反而沦陷于下一个周期的“权力的轮回”之中无法、无力,或者不愿自拔。万历新政的每一个步骤,京察、龙袍织造、清丈田亩、整顿吏治、任免官员、加强边防、治理黄河、改革税制等等,都与“铁三角”中的另外两角李太后和冯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张居正必须拿出相当的精力和智慧来应付他们,同时还必须应对来自帝国“文官集团”的整体压力。张居正费尽移山心力,依靠权力的魔杖实施改革,在改革中不断扩充权力,没有制约的权力日益加速度地膨胀,这一方面加强了改革的执行力,提高了改革的效率,让他拥有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权势;另一方面,这种日益异化的权力,也让万历新政日益偏离了为天下黎民改革的“初心”,个人意志和集团党派的利益越发不可侵犯,不但成为以后被政敌攻击的口实,而且在最根本的层面上失去了一个政治家应具备的为政公德。如此,从张居正的个人主观愿望来看,轰轰烈烈的万历新政,“并非真的就是为了天下万民”,只不过“希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同时,中国人国民性中的权力崇拜意识根深蒂固,正是这种极权崇拜的国民性,才是“极权统治存在的土壤”,张居正跳不出这种权力崇拜、专制结构的泥潭,因而在“权力的轮回”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艺术特色
叙事
用小说来表现和再现历史人物,不仅需要以超越当代人经验的想象和体验去激活历史意象,去填充历史史料框架中的空白,而且也需要以当代人的现代思考,以及对历史传统文化的把握去洞穿历史,表达出当代人对历史的审美发现和理性阐释。创作的终极目的并不只是真切生动地表现历史生活形态或历史人物本身,而且也包括如何在一种远距离的非体验性的过去时态中,获得更大的理性思考空间,借助历史人物对当代生活提供喻示,起到一种镜鉴的作用。熊召政创作的《张居正》,适度有节地把握住了这几点。小说在营构思路上贯穿着对历史的理性观照,在改革的大时代背景下,对历史上致力于改革重臣的得失荣辱的叙写,本身就体现着当代人理性之光的穿越。在将历史人物小说化的过程中,熊召政借助于有限的传世史料记载,努力地提升着自己对历史生活和历史人物的想象力,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生动具体的情节和细节,以伸手可触、充耳可闻的生活质感和充盈的血肉来充填历史留下的空白,审美地、形象地再现了历史生活。
描写
作品塑造张居正,立足于揭示他与时代的关系,与同时代人的关系,着眼于他所身历的的事件与他所感的心理变迁的交织。以第一卷写张居正取高拱首辅之位而代之的过程而论,“作家并不是肤浅地把张、高之争简单化地处理为改革者与守旧者、志士仁人与权臣势要的斗争,而是用冷峻刻深的笔触,写出两个各怀治国之志的干练大臣在特定政治体制内的碰撞,写出了他们各自的性格强项与弱点。
又如第二卷写张居正与借胡椒苏木折傣起而反对新政的高拱一派的魏学曾、王希烈的斗争,第三卷写“奇情风波”中反对张居正“夺情”留任的众言官的惨烈举措,也都避免了对参与其事的历史人物做简单的道德评价,而采取客观循实的现实主义描写手法。
结构
《张居正》基本上采用了章回体结构,作品中,小说的叙事紧扣主要事件的主体部分,就事不就人,尤其是事件中涉及到的次要人物的结局,则在下一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带出。比如第二卷一开始写设计抓捕章大郎,但抓了以后如何处置,却一直等到第九回王希烈与魏学曾密谋闹事时才在谈话中带出。这种情节布局,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使小说叙事显得简捷凝练。适当的情节跨度又可以激起读者的探究和想像,增强阅读的兴趣和叙事的张力。
作品影响
《张居正》在获得湖北省政府图书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及湖北省第六届屈原文艺奖等各种奖项后,2005年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作品评价
作家
唐浩明:“作家天赋诗人的才情,加上史家的严谨,《张居正》甫经问世,便让我感到是真正的文史俱佳的大手笔。张居正、高拱、冯保等人物,个个栩栩如生,又是正宗的古人。历史小说写到这个份上,真不容易。”
作者简介
熊召政,湖北省英山县人,1953年出生,1981年开始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作品集多部。 著有长篇小说《酒色财气》、《盅王》、《梅花钥匙》,诗集《在深山》、《为少女而歌》、《南歌》、《瘠地上的樱桃》、《魔瓶》,散文集《禅游》、《溪边小牧童》,报告文学集《太阳家族》,长篇纪实文学《东方功夫王子》等。政治抒情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获1979—1980年全国首届新诗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