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祥
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两弹一星”功臣
张家祥(1932年10月30日—2019年12月29日),江苏南京人,1951年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天体力学家,“两弹一星”功臣。
人物生平
1932年10月30日,张家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50年,肄业于同济大学
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他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天文台原台长张钰哲,毕生从事小行星探测和天体力学轨道计算研究。
1955年,张家祥和老师张钰哲用600mm反射望远镜,成为最早在中国发现小行星的中国人。
1957年,早在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前,张家祥与张钰哲共同研究发表了国内第一篇论述人造卫星运动理论的论文,标志花中国人造天体轨道研究的开始。
1965年至1969年,张家祥主持制定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测轨预报方案的研究工作,为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卫星顺利上天做出了突出贡献。
1970年至1972年,张家祥负责中国同步卫星轨道研究工作,提出了6万多字的研究报告并被工程采用,为中国第一段通讯卫星的成功发射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9月,张家祥作为中国科学院研究“两弹一星”有突出贡献的代表之一,出席了党中央召开的表彰大会。
2019年12月29日,张家祥因病逝世,享年87岁。
主要成就
研究综述
主要从事小行星、彗星的观测、探索发现与轨道计算研究。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轨道设计方案论证和测轨方案制订工作,在拓展我国发现新小行星、彗星及其轨地算研究的工作方面和在我国人造卫星发射初期的轨道研究、方案制订方面作出了贡献。与合作者共同发现100余颗获国际永久编号的小行星。
获得荣誉
曾于1981年、1982年、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以及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荣誉证书和奖章。
1991年,为表彰其在天文科学领域的成就,美国哈佛—史密松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国际编号为4760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家祥”星。
学术论著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有:《紫金山天文台初次发现的小行星》、《人造卫星的轨道问题》、《行星长期摄动研究》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4 12:3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