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准(1881/1882-1925),长沙县沙坪赖家屋场人。1904年,张孝准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与
蒋百里、
蔡锷同列为前三名,人称“士官三杰。张孝准在东京结识
黄兴,加入
同盟会。回国后又曾赴德继续学陆军,历四年,学成回国。
张孝准,字韵农,长沙县沙坪(今属长沙市开福区)人,清光绪七年(1881)生。幼聪颖,7岁入塾读书,17岁被
王先谦聘为家塾师,为王所赏识。1901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工兵班,1904年毕业,与蒋百里、蔡锷同列前三名,不久在东京加入同盟会。
他回国后为东三省总督
赵尔巽幕僚,又被赵保送赴德国
柏林大学留学四年。他精通日语及德语、英语。辛亥革命前夕回国,在北京工作。
1912年4月,南京临时政府撤销后,设南京留守府,黄兴任留守,张孝准任军务厅厅长。当时驻在南京的军队10多万人,袁世凯政府不拨军饷,留守政府处境困难。他协助黄兴等,将南京军队中的江苏部分划归江苏都督管辖,浙江、广东和湖南的部分均分别调回原省;为了保存革命实力,又将遣散部队的优秀军官及精良武器组成一师,定名八师。裁军工作完毕,张孝准回湘任军事厅长,拟建立一支新军。由于督军
谭延闿不支持,计划无法实施。值原裁撤的湘军大多数退役军官,因得不到安置而埋怨情绪很大。1913年3月,以退役军官易堂龄为首,联络少数巡防部队,以反对张孝准为名围攻都督府,事后张孝准辞职。
1913年7月,张孝准去南京参加讨袁运动。战事失利,被通缉,携眷去日本。在日本他参加了
李根源、
彭允彝、
程潜等设立的
欧事研究会,继续反袁活动。
1915年10月,他在东京接黄兴密信,遵嘱至天津与蔡锷秘密会见,商定蔡锷出走计划。后又回日本与
石陶钧、杨源濬等设法避开新闻记者与袁探耳目,迎接蔡锷的到来。蔡锷一到神户,即将随身带来的重要证件、勋章,及预先写好几封寄给袁派高级军官的信交给张孝准保存,嘱他旅行日本几个地方,每到一地就投信一封,以示他仍在日本游历。张孝准按计划先后到别府、箱根、热海等地旅行,并分别寄出信件,使蔡锷得以辗转潜赴云南。张孝准并代表黄兴向日商借款200万元,作为讨袁费用。
1916年5月,滇、黔、桂、粤四省护国军军务院在广东肇庆成立,张孝准任军务院驻日委员。1917年,他回湘任湘岸榷运局长,在任秉公办事,并积极支援湘军总司令程潜的军费。
1924年,湖南大水灾,张孝准任聘担任水灾筹赈会坐办。是年底,他奉命去北京运芦盐,次年3月赴
章士钊宴会,张孝准酒后脑溢血去世。
橘洲开发为旅游景点后,张孝准旧居被改为橘洲客栈,位于橘子洲竹园内,建筑面积636.48平方米,青瓦白墙,为曲尺形砖木结构两层楼房,一、二层均有走廊,二层设有护栏。在橘子洲公园整修前曾被作为居民住宅,2005年,位于橘子洲头125号的张孝准旧居被列入长沙市重点保护历史旧宅名录。
恢复和修缮后的张孝准旧居作为客栈,原有建筑风貌基本得到保留,成为景区重要的接待中心。橘洲客栈内部的房间功能被注明:主楼一层是会客厅、会议室、餐厅等,二楼是总统套房以及秘书、警卫休息室。与主楼一廊相连的附楼为多功能会议室和厨房。站在二楼,可西望岳麓山,东享竹林清风,南瞻毛泽东雕像,北望红砖白线的长沙天伦造纸厂。橘洲客栈后闲置。2016年,市政府决定将其利用,作为长沙非遗展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