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斋
白族革命实践家、诗人,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张子斋(1912年2月—1989年4月11日),白族,原名应蛟,以字行,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人。当代著名诗人、杂文家,共产党员,云南省级领导干部。
人物生平
张子斋少时极聪明,未进学堂,闻邻居儿童诵读诗歌,即过耳成诵。
1935年冬,张子斋参加中共云南临时省工委领导的救国会,并为秘密刊物《救亡》撰稿,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同年5月,《云南日报》创刊,他被聘为编委。他的第一篇评论时弊、针砭丑恶的处女作在张克诚主编的副刊《南风》上发表后,轰动一时。此后,他的文章如大江决堤,一泻千里,被称为云南的鲁迅。为当时昆明的文艺界注人了新的活力。
1937年冬,在中共中央长江局帮助下,张子斋奔赴延安,进人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次年3月,在抗大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分配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不久由叶剑英、罗炳辉派到滇军一八四师,协助师长张冲做政治工作担任中共秘密支部书记。武汉失守后,随部转人湘赣战场。
1940年,张子斋调重庆《新华日报》当编辑,直接受到周恩来、叶剑英、董必武等革命前辈的教育熏陶。1941年初,派回云南工作。并于1942年到张冲任总指挥的第二路军指挥部工作。
抗战胜利后,张子斋积极参加昆明“一二·-”民主运动,写了《论“一二·”运动》等大量文章,彻底揭露国民党独裁、反共、反人民、发动内战的反动本质,宣传共产党的民主进步、反对内战、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他还领导了中共地下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的工作,培养了一批革命力量。他与民盟的领导人闻一多、梦图南、吴晗等密切联系,团结知识界民主进步力量,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坚决斗争,被选为民盟中央候补委员。
1946年7月,“李、闻”惨案发生后,张子斋遭到国民党反动派通缉追捕,被迫潜赴缅甸仰光,创办华文《人民报》,任总编辑,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揭露美蒋的反动面目,在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1947年冬,根据中共中央南方局和中共云南省工委指示,张子斋与朱家璧等从缅甸秘密回国,与祁山、何现龙等组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在弥勒西山和路南圭山等地开展武装斗争。1949 年秋,任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执行委员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政治部主任。和边纵广大战士一道,解放了大半个云南,为促成卢汉起义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民党中央部队南逃时,参加了著名的昆明保卫战和滇南追歼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子斋先后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云南大学秘书长、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政协秘书长、大理白族自治州州长、省人民委员会秘书长、中共云南省委外事小组副组长兼外事办公室主任。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工作中,他认真贯彻党的政策原则,以身作则,克已奉公,为政清廉,推诚待人,赢得各方面人士的信任和赞誉。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张子斋受到残酷迫害,身陷囹圄,遭受百般折磨、凌辱和诬陷,但毫不畏惧,公开阐明自己的观点,作针锋相对的斗争。
1975年平反后,担任中共云南省委民族边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在当时民族工作遭到破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他竭尽全力为贯彻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忘我工作。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张子斋担任第三、四届省政协副主席,省革委会副主任,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兼云南省编委会主任,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三届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心情振奋,经常挥毫写诗作词,颂扬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退居二线后,尽管年老体弱,疾病缠身,但他仍十分重视党的团结,关心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时刻关心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1989年4月因病救治无效,在昆明逝世,享年77岁。
主要贡献
张子斋对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资料的抢救、调查研究、发掘整理和编辑出版工作,倾注了很大心血,他指导帮助编审出版了彝、白、哈尼、傣等16个民族的简史,以及语言简志和社会历史调查丛刊多册。他还担任云南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顾问,积极参与了党史资料征集工作,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并为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做了许多工作。
张子斋一生勤奋好学,有空就手不释卷,他博览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和各种书报刊物,尤爱鲁迅作品和中华诗词。他写作不辍,留下近300万字的杂文、诗词和评论文章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张子斋文集》4卷,共约157 万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0 20:4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