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在辛(1651年~1738年),字卯君,号柏庭,清初书法、篆刻家、金石鉴赏家,山东安丘人。张贞长子。13岁学画,镌刻印章,后随父北到燕赵,南游吴越,结交天下名人,常与王渔洋、魏禧、王岱、曹贞吉、尤侗、朱彝尊,高凤翰、金农等人、研究绘画、篆刻。论诗谈文、集名流所长,遂得“扬州八怪”之奇风。
个人简介
张在辛(1651~1738)字卯君,字冤公,号柏庭,又号子舆,山东安邱人。清篆刻家,贞子。康熙二十五年(1686)拔贡生,授观城教谕不就。筑园城隅,偕在戊、在乙两弟及群从讨论风雅。工篆、隶,雍正十三年(1735)隶书送若干亲家分闱江南诗,时年八十五。兼精刻印,画入逸品。家有墨宝楼,喜收藏书、画、古玩。有印相轩印谱,著隶法琐言、隐厚堂诗集。《清画家诗史》、《隶法琐言》、《画石琐言》、《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再续印人传》。
生平轶事
张在辛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35岁时选为拔贡。后屡试不中,遂厌官场,无意做官,朋友推荐他为观城教谕,他坚辞不就。1691(康熙三十年)他徒步南京,拜
郑簠为师,书法大进。他的篆刻、印法,始学张贞,后学
周亮工,刀法来自秦汉,小印尤工,是清初齐鲁派
篆刻的代表人物。有《渠亭印选》、《相印轩印谱》、《隐厚堂印谱》和《隶法琐言》、《篆印心法》传世,影响很大,有的被《清史稿·艺文志》收入。
个人作品
他的绘画除随意点染松、竹、梅、兰外,也爱画人物。他的《九老图》、《张伯庭八十六岁自画小张》很有功力。鹅翎画更是独具匠心,被视为珍品。他在病危之际,尚展阅图卷,吟咏诗词,且构思八大山人画轴,刻画栩栩如生。他的诗既有唐宋格律诗的严谨,又有汉乐府诗的清新,格体自由,对仗工整,声韵协和,寓意深刻。他85岁高龄时写的一副“五花欲就龙为友,万里高飞鹄不群”的对联,反映了他不与封建社会同流合污的品质和桀骜不驯、傲视权贵的思想。其诗、书、画、篆刻方面的成就和同情百姓之举,得到了蒲松龄的赞赏。著作有《汉隶奇字》、《画石琐言》、《隐厚堂诗集》,还有《青州府志》、《安丘乡贤传》、《家礼仪节》等。
张在辛与《篆印心法》
《篆印心法》系张在辛88岁时总结一生篆刻心得而成,重在研究治印技法,其中不乏常人不晓之“绝活”,故名曰“心法”。全篇共分六章,分别题为辨明字法、配合章法、落墨之法、奏刀之法、修制之法、随处适宜,包括了当时治印的全过程,言简意赅,颇多精义,精微处尤为叫绝。
首论字法,作者认为“篆籀之文各有时代、各有字法,如人之有族姓,物之有种类,当先辨明,心求古今不紊,繁简得宜,方圭圆璧,整齐错落,合为一家眷属,乃成族类”,强调篆法的统一性。而于章法,当“长短错综,参伍取便,使多字若少字,使数字如一字,不排挤,不局促,顺其自然之势,得其天然之妙,大印当小印布置,小印作大印安排,则落墨之前,已有成竹于胸中”,须变法而自然。落墨之法,一般罕见传述,张在辛不仅将落墨上石之过程细述清晰,还首次披露用小镜子修正渡稿之方法,可谓无丝毫保留之处。
张在辛将前人烦琐的奏刀之法归为三类:“有直入法,有切玉法,有斜入法”,并诠释曰:“直入法者:用刀刻去,驻刀时须要收,曲折时须要转……此汉人之正法也”,“切玉法者,用刀碎切,方扳处要活动,圆熟处要古劲,平直处要向背”,“斜入单刀,亦须直下,但手中又拈弄灵活……此亦古人军中速予授职,急就而成斫印之遗意也。”张在辛的这三种刀法,一、三现已合为冲刀法。由此可见作者的高度概括能力了。作者还将明清印人按刀法分类,虽不完全准确,但这对后人学习前贤,识别其刀法提供了借鉴。
在“修制之法”中作者谈及了许多印家秘言,如“宜锋利者用快刀挑剔之,宜浑成者,用钝刀滑溜之”,“至于钴利而不得精彩者,可于石上少磨,以见锋梭其圆熟者或用纸擦,或用布擦,或用土擦,或用盐擦……”在使用这些修制家法时必须“斟酌为之,须有独见,自出心裁,非他人所可拟议者。”末章“随处适宜”,讲的是钤印方法,描述清晰入微,亦见印人对钤印效果的重视。
张在辛的《篆印心法》对技法的论述在当时已超过了前人,显得较为完善。
编辑
张在辛曾被
蒲松龄写入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名曰《张贡士》:
安邱张贡士[1],寝疾[2],仰卧床头。忽见心头有小人出,长仅半尺;儒冠儒服,作徘优状[3].唱昆山曲[4],音调清澈,说白自道名贯[5],一与己同;所唱节末[6],皆其生平所遭。四折既毕,吟诗而没[7].张犹记其梗概,为人述之。[1]
注释:[1]安邱张贡士:据青柯亭本附记,指张在辛。尝从邑人刘源渌讲学,又从郑簠学隶书。师事周亮工,传其印法,故于篆刻尤精,与同时长山王德昌八分书,新城王启磊画,并称“三绝”。传见《青州府志》十八、《山东通志》一七五。
[2]寝疾:卧病在床。
[3]俳优:古代以乐舞作谐戏的艺人。后来泛指戏曲演员。此谓装扮举止如剧中人物。
[4]昆山曲:即昆曲。本为元末明初流行于昆山一带的戏曲。明代中叶,昆山艺人魏良辅融合戈阳、海盐故调及民间曲调,用以演唱传奇剧本,逐渐传播各地,明末清初达于极盛。
[5]说白:即“道白”,戏剧中人物的对话和独白。名贯:姓名乡贯;指剧中人物的自我介绍。
[6]节末,情节。
[7]四折:每剧四折是元杂剧的基本体制。明代和清初用南曲或南北合套演出的短剧,称“南杂剧”,也有一至四、五折不等,本文张在辛梦中所见当属此类中的末本戏。吟诗而没,指剧尾人物吟诗四句(下场诗)然后下场。[2]
译文:安丘有个张贡士,因生病仰躺在床头上。忽见从自己的心窝里钻出来一个小人,身长仅有半尺高。他头戴着读书人的帽子,穿着读书人的衣服,动作像个歌舞艺人。他唱着昆山曲,音调清彻动听。道白、自报的姓名籍贯都和张贡士的一样了;所唱的内容情节,也都是张贡士生平所经历的事情。四折戏文都唱完了,小人又吟了一首诗,才消失不见了。张贡士还记得戏文的大概内容,为人讲述过。[3]
赏析:高西园晤杞园先生,曾细询之,犹述其曲文,惜不能全忆。高西园云:“向读渔洋先生‘池北偶谈’,见有记心头小人者,为安丘张某事。余素善安丘张卯君,意必其宗属也。一日,晤间问及,始知即卯君事。询其本末,云当病起时,所记昆山曲者,无一字遗,皆手录成册,后其嫂夫人以为不祥语,焚弃之。每从酒边茶余,犹能记其尾声,常举以诵客。今并识之,以广异闻。其词云:‘诗云子曰都休讲,不过是都都平丈(相传一邨塾师训童子读论语,字多讹谬。其尤堪笑者,读“郁郁乎文哉”为“都都平丈我”)。全凭着佛留一百二十行(村塾中有训蒙要书,名“庄农杂学”。其开章云:佛留一百二十行,惟有庄农打头强,最为鄙俚)。’玩其语意,似自道其生平寥落,晚为农家作塾师,主人慢之,而为是曲。意者:夙世老儒,其卯君前身乎?卯君名在辛,善汉隶篆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