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僖(1917-2002)江西
南丰人。中共党员。先后在江西、四川、山西等地从事中共秘密工作。历任东北鲁艺秘书主任,东北鲁艺文工团一团副团长,东北文学工作者协会秘书主任,
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办公室主任,东北文联副秘书长,中国作协副秘书长、秘书长、书记处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
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
张僖同志1917年12月12日出生于湖北
宜昌,原籍江西南丰县。在小学、中学读书时,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萌生了参加
红军的念头。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满腔热情地于1937年11月在南昌参加
新四军,在青年服务团从事“兵运”工作。1938年12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
1939年至1946年,张僖同志奉命先后在江西抗敌后援会宣慰工作团和重庆演剧二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他冒着生命危险,徒步自江西至四川,经秦岭、黄龙山辗转到晋西,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深入到斗争前沿,进行抗日宣传和群众文化工作。
1946年至1953年,经组织安排,张僖同志去东北,先后任
东北大学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东北鲁艺秘书主任、牡丹江文管会主任、牡丹江新华广播电台台长、东北文协秘书主任、东北京剧团团长、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办公室主任、东北文联副秘书长等职,其间曾参加土改、反霸、清匪的斗争;参与组织了大型戏剧《白毛女》在东北的演出;并负责影片审查和戏曲改革工作,为东北解放初期我党文艺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1953年4月,张僖同志调至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更名为
中国作家协会的筹建工作。之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秘书长、中直党委委员、
中宣部机关党委副书记、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他熟悉文艺界情况,善于团结广大作家和文艺工作者,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致力于
社会主义文艺的建设和组织领导工作。
“
文化大革命”中,张僖同志受到迫害,被停止工作,下放到湖北咸宁
“五七”干校。1972年恢复工作,曾任
文化部及中国文联各协会系统干部分配安置办公室领导小组副组长、
人民音乐出版社负责人。在此期间,张僖同志忍辱负重,不计个人恩怨,为保护、安置中国文联各协会广大干部作了大量艰苦而富有成效的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僖同志作为恢复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筹备组成员,积极落实党的政策,先后为中国作协一大批蒙受冤假错案的同志平反昭雪。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恢复后,张僖同志任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中国作协临时党组副书记、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秘书长、
作家出版社社长等职;还曾任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并兼任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临时党委书记、中直临时党委委员。在此期间,他坚持
党的基本路线和
四项基本原则,为文艺路线的拨乱反正和落实干部政策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僖同志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和文学艺术组织领导工作中,以极大的热忱关心国家、民族命运,认真贯彻党的文艺路线,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他为人正派,在实际工作中,顾全大局,胸怀坦荡,从不计较个人名利。他克己奉公,爱护团结新老作家。他除了担任繁重的行政组织领导工作,还为
赵树理重新出版的小说《
三里湾》撰写了序言。在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的情况下,撰写了回忆录《只言片语》。
张僖同志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
社会主义,信仰
马列主义,认真学习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
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坚定的
共产主义信念,并为之奋斗终生。他思想敏锐、坚持原则、立场鲜明、光明磊落;他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尽职尽责、严与律己;他作风正派、为人热情、工作勤奋、生活俭朴,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地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张僖同志的逝世,使党和人民失去了一位久经考验的
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使我们文学队伍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组织领导工作者;使我们大家失去了一位可敬的老同志。我们将永远学习他,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