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当代民俗研究家
张仲,天津市人,回族,1930年生。解放区华北大学毕业。曾任天津日报主任编辑。后为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天津地方志编委会顾问,天津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文联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人物经历
张仲是天津民俗学研究大家,60年来他始终致力于民俗学和天津市井文化的研究,对天津地方民俗民情了如指掌。著有民俗学专著《中国人的头发与脚》《天津早年的衣食住行》《古玩商的生意经》等。他创作的反映天津风土人情的小说《古董张》《龙嘴大铜壶》《舍哥儿》,曾荣获中国大众文学奖及鲁迅文艺作品奖。作品曾在海内外转载,《龙嘴大铜壶》还被改编为话剧、电视剧,深受老百姓喜爱。
2007年12月,张仲问鼎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
2008年9月13日18时40分,张仲因病在天津去世,享年78岁。张仲去世后《天津日报》曾刊登讣告:“博学广文精编报纸副刊,成就一代编辑风采;呕心沥血弘扬民族文化,‘山花’映照大家风范。”
张仲,回族,1930年生于天津。解放区华北大学毕业。曾任天津日报主任编辑,主编副刊。1990年离休。为天津文史研究馆馆员、理工学院经济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 、天津市地方志编委会顾问、市文联委员、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曾赴波士顿讲学。
2007年12月,张仲问鼎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
2008年9月13日18时40分,张仲因病在天津去世,享年78岁。张仲去世后《天津日报》曾刊登讣告:“博学广文精编报纸副刊,成就一代编辑风采;呕心沥血弘扬民族文化,‘山花’映照大家风范。”
张仲1947年17岁时就在《天津真善美画报》担任了杂文专栏作家,那时钱不值钱,挣了一面袋子稿费,一顿饭就花光了。后来又到《黄河日报》任记者,因揭露河北省保安第二团团长刘某欺压静海民众的暴行,而险遭绑架,不得不离开天津。据张仲说,他的朋友三教九流,但多为劳动人民,有拉小套的,扛大个儿的,跑堂的,做饭的,张仲与他们谈天说地,为日后从事民俗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他称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民俗先生”。张仲还有许多民间工艺界的朋友,但他从来不接受他们的赠予,因此很多艺人都愿跟他深交,成为知己,他写的相关文章,也被这些艺人称为“地道、瓷实,是那么回事儿”。因而有人说,张仲的学识,一半儿来自书籍,他家中的书,堆得都没走路的地方;另一半儿则来自他的这些朋友。他们愿意跟他说真话,有时张仲写文章,还要署上这些人的名字,得了稿费,也全部送给人家。这次获得“民间文艺成就奖”,张仲最感谢的就是以上这些人。他说,虽然经历了很多艰辛和困苦,但在60年中,有种力量一直推着我向前走,这种力量来自三个层面,一是师长和领导,二是师友,三是民间艺人,没有他们,我不会有今天。
主要著作
张仲著作颇丰,著有民俗学专著《中国人的头发与脚》、《天津早年的衣食住行》、《古玩商的生意经》等。他创作的反映天津风土人情的小说《古董张》、《龙嘴大铜壶》、《舍哥儿》,曾荣获中国大众文学奖及鲁迅文艺作品奖。作品曾在海内外转载,《龙嘴大铜壶》还被改编为话剧、电视剧,深受老百姓喜爱。
家庭生活
张仲的父亲张惠清是个盲人,但他自小酷爱民间文学,曾为陈士和点拨《聊斋》,这对张仲后来走向民间文艺研究之路,是有很大影响的。张仲的长子1966年出生,生下后即患上“先天性精神分裂症”,至今仍住在疗养院。在家里,长幼两位残疾人,使张仲饱受了精神折磨,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在长子的“磨人”中完成的。那时,不仅精神几近崩溃,物质生活也极端贫困,张仲曾说过,我一生都不向人借钱,但有一次逼得没办法,借了两元钱,第二天就将手表出售还债。
获得荣誉
2007年12月,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在苏州举行,走过红地毯上台领奖的,有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他就是天津日报离休老编辑、著名民俗专家张仲。他这次所荣获的,是“山花奖”中首次设立的“民间文艺成就奖”。获此殊荣的,全国只有20位,都是些为民间文艺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重量级人物,比如著名文艺理论家刘锡成、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著名民俗学家乌炳安等。
领奖归来,市文联、市文史馆、天津美院12月9日联合为张仲先生荣获“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暨从事民俗文化研究60周年举办了庆祝大会,对此,张仲一直表示麻烦了大家,心中始终惴惴的。
张仲当时已是三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但他做人很低调儿,从不以教授自居。张仲称,鲁迅先生说过:“倘能生存,我仍要学习。”张仲没有一天不读书,没有一天不会“穷朋友”,这就是他——“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的得主张仲先生。
出版图书
人物评价
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市文联主席):
张仲是我所尊敬的老大哥,多年前我的生活遇到困难时,家中总会出现他的身影,他的为人,让我十分感动。张仲是个民间文化学者,作为知识分子,无论做人为文,他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社会责任感。民俗学在文化学中,是一个跨领域的学科,需要研究者有深厚的学养和渊博的知识,在这一点上,张仲不仅做到了通,而且做到了精,他博闻强记,可以说是“活的历史”。另外最让我敬佩的,是搞这种研究挣不来什么钱,在物质化的今天,在浮躁的时下,张仲能够坚守这块阵地,说明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心静而有定力,这很不容易,因而我说,张仲是天津的骄傲,也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光荣。
冯骥才说,作为天津民俗大家,张仲当之无愧。“关于老天津,无论什么问题都问不住张仲,方言俚语、民俗典故、街道巷里、五行八作乃至不起眼儿的一些小物件,只要是有特色的,有历史的,拿到张仲面前,他都能将其中的来龙去脉讲个清清楚楚。”
崔锦(天津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我与张仲相识,已有几十年了。他从事民俗学的研究整整60年,被誉为天津的活字典,他的学识,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也是与他的努力分不开的。现在,张仲仍然是我们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名誉主席,协会的许多工作,都经过他的指导,我想,他的工作作风,肯定会对天津的民间文化研究和开展各种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我们也祝愿他健康长寿,为天津的民间文化多做一些工作。
解读春节民俗
文化过年,就要这一片火红张仲说,每年的腊月里,他都要到文化街和娘娘宫去走走,一个是那时候的年货最齐全,二是那里有很多朋友可以拜访,老朋友之间的叙旧和过年前的问候都是少不了的。“提起年货,人们往往就会想起饮食方面,其实年货的概念远远不止这些。年货包括春节期间衣食住行全方位的物品。年前的‘闷葫芦’嗡嗡一抖,腊月二十三的爆竹一响,年味儿就出来了。”
在张仲心中,天津的年味是一片红彤彤,“红的吊钱、红的剪纸窗花、红的福字、爆竹是红的、人们身上的衣服是红的,就连老太太头上的花都是火红的,这些民俗都没有消失,在天津它们都显得那么有味儿!天津人热情奔放,特别喜欢热闹,这些红色一直象征着民间火红的希望。放红色的爆竹是过年一个重要的环节,‘有钱的孙子来放炮,没钱的大爷来听响。’这是老话,反映的是天津人那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年夜饭,吃的就是个团圆
张仲说:“过年如果要出门,就是去探访一下那些老居旧邻,这些人很多都是过年才有机会见上一面叙叙旧。其实我在过年期间会收到很多邀请,但我哪儿也不去,就在家里踏踏实实地过年。虽然现在大家都过洋节,但心中最重要的还是传统的春节,不管离家多远,也会千里迢迢地赶回来,回到儿时的家园和亲人团聚。中国人恋乡、恋旧,因此过年还是亲情的体现。我曾经到美国和瑞典讲学,本来过节是全家团聚的事情,但在那里,一会儿子打电话说因为忙不回家了,一会女儿打电话说回不来了。在中国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一到春节,年夜饭是阖家团聚的亲情饭。对于这顿饭,张仲也有自己的看法:“包饺子、吃年夜饭都是一种形式,过年这种民俗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调节。现在好多人都喜欢去饭馆吃年夜饭,我就不太主张,这样一来,在家里那种温馨的年味就没有了。我希望商家能够推出那种可以将一桌年夜饭送到家里的服务。”
“年规”,讲的就是规矩
张仲作品说到在天津过春节的特殊民俗,张仲说:“原来有一种在天津的特殊民俗叫‘踩岁’,在住平房的时候人们在院子里面将芝麻秸踩得沙沙作响,象征着新年新气象。贴吊钱虽然是北方的习俗,但现在只有天津还保持着几乎每家都贴吊钱的习俗。”说到天津的吊钱,张仲解释道:“贴吊钱始于晚清时期,将吊钱贴得热热闹闹,符合天津人热情的性格。以前的院子是两扇门,将两扇门都贴上吊钱象征着吉祥如意,现在虽然人们都搬进了楼房,还是要将一扇门上贴满吊钱,这样的情结依然没有变。”
“腊月二十四扫房,二十五糊窗户,正月里不剃头。连馒头也要提前蒸好在正月里慢慢吃,这些天津过年的‘老例儿’,实际是在督促人们将一切事情做完,踏踏实实地休息,过个年。”张仲说:“腊月二十七八,老天津人还有预备‘年菜’的习俗,年菜不是大鱼大肉,都是素菜,包括大年初一早上吃的饺子也都是素馅的,从饮食方面讲,这些素食有分解油脂的功效,广义上就象征着新的一年大家都素素净净的,有好兆头!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是天津人都知道的‘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了,年味就是在这里体现的。”
说到天津独有的“姑爷节”,张仲笑说:“本来没有‘姑爷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才形成的。从前在天津,姑爷跟自己的媳妇回娘家叫‘回姥姥家’,是定在正月初六。‘姑爷节’形成后,每年的大年初二,天津的姑爷都特别忙,一般都没有无故不到的。”
春节,国人割舍不断的情结
春节是中国民俗体现得最为充分的节日,张仲概括道:“民俗是一种反复出现的模式化生活影像。现在,中国的民俗和时尚对接的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过洋节,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新鲜和好奇。洋节在中国人的心中远远没有春节那种坚实的文化基础,可能现在人们在过春节的形式上变得简单了,但内心对于春节的情结是割舍不断的,天津人热爱生活的精气神没有变。”
张仲还说到一个细节:“我曾经在一年春节前夕买了天津的吊钱和剪纸,寄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华裔学者,他立刻将这些都贴到了大学里面,外国的教授和学生看到之后是一片欢呼雀跃。这说明中国的民俗同样能够引起全世界的共鸣。”
身后遗憾
“我一直想着为仲老做件事情,本来应该是在今年完成的,就是做一个张仲的口述史《张仲:口述天津》。但是因为今年初,他的胃口总是不好,要住院治疗,这件事就放了下来,我们还商量等他出院后再继续,但没有想到,他的病灶突然转移了,跟着迅速恶化,无法救治,口述史也成为我的特别大的一个遗憾。”
冯骥才说,张仲是天津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位学者。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博学强记”,还有他对天津文化是一位“活字典”式的人物,在他的身上,天津的文化是活的,他对天津文化深入细微的把握与了解,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所以,冯骥才一直惦念着这件事情,希望自己做口述史的研究生,能够完成这本预计在40万字的《张仲:口述天津》的工作。
“张仲对天津的了解太广博了,但是他的年岁大了,只有用口述史的方式,做完整的记录。这样一本大书,才能体现他真正的学识与价值。但是,现在这一切都晚了,他把这些东西都带走了。他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因为张仲的离开,作为其参与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成果——《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俄罗斯藏品卷》、《中国民间美术集成天津卷》的编撰工作也受到了影响。“张仲的离开,让我们损失了一位天津地域文化研究的主将。
参考资料
张仲.中国作家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25 21:4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