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男,1954年生,江苏省丰县人。毕业于
北京大学地理系,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1997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室主任,1998年晋升为研究员,2000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基地研究员。2000年被推举为中国农业咨询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科技园园区分会常务理事,
北京地理学会常务理事。2006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市实行院地合作工作中,被聘任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首都山区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
1、 区域环境变迁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起,从事黄淮海平原环境变迁及综合治理研究。其中特别对黄(河)淮(河)关系,水系变迁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版了二部专著,发表论文10篇。在水利部淮委的支持下,与水利部相关单位联合成立了淮河研究组并任组长,与此同时,在淮河流域的怀远县双桥镇建立了淮河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综合试验区,进行区域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取得了较大经济社会效益。
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20世纪90年代开始,结合怀远双桥镇综合试验站工作,对淮河流域较大区域范围的种植结构进行研究,根据淮河流域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技术水平,以实现种植业“三高”为目标的新的种植业模式。在淮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曾发挥重要作用。继之又在河北阳原县进行“农牧一体化”模式研究与试验。通过引进优质牧草改进县域大
农业产业结构,对提高效益、改善环境、帮助农民脱贫等都引起了良好作用,该项研究获得了国家农业部及院农办的经费支持。
3、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基于坚持科学创新发展地理科学和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区域发展规划”的精神,从21世纪初开始,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规划,特别针对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将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在该项研究工作中,不仅注意规划工作的理论深度和创新思想,更将规划实施的落实及其经济、社会、生态的实际效益作为规划研究的主要目标,因此受到各级政府和干部群众的好评和欢迎,现已完成区域及专项规划22项。
4、 区域农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研究:我国旅游业正迅猛发展,但传统旅游业主要依赖名山大川、文化古迹以及不同地域的民风习俗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在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业与旅游业如何协调发展,是个尚待深入研究的领域。从21世纪开始在河北、河南、北京等地进行了多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正在研究首都山区农游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争取在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领域中寻求突破。
5、 山区发展研究:山区是北京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市产业转移和生态涵养的交织区域,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同时又是解决三农的难点所在:山区是实施首都生态安全的主战场,生态涵养与水源保护和山区经济发展矛盾突出,整体上讲山区经济发展落后,自我积累能力相对较弱,地方发展理念亟待提升;人力资源匮乏,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要素与产品发育程度较低,产业规模性差,带动能力弱;针对北京山区发展的现状,提出:(1)坚持把非农产业应作为山区发展的主体,(2)都市型山区现代农业与休闲产业一体化发展作为山区经济发展的中心(3)适度发展都市型工业和山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4)发展循环农业和提升
有机农产品和旅游商品基地建设。并把门头沟区作为北京山区的典型区进行研究,围绕水土资源的保障条件和生态与环境友好的特殊职责及山区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综合技术集成,为北京市山区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典型区成果引领北京山区的发展。
6、乡村发展研究:乡村发展问题一直是北京山区发展的难点问题,随着北京市现代建设化步伐的加快,北京山区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根据区域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研究乡村发展的支撑体系、乡村发展的产业培育和乡村发展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探讨乡村发展的条件和特点,考量乡村发展的问题与潜力,阐明乡村发展的方向和途径,既要综合揭示乡村发展的地域规律,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管理乡村资源。通过典型区研究为北京市发展制定新农村建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