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原名张君宝,别名张真人、邋遢道人、张邋遢,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与《倚天屠龙记》中的人物,首次登场于《神雕侠侣》第四十回“华山之巅”,为武当派开山祖师,有弟子七人。原型为《明史》中的张三丰。
形象设定
人物原型
据《明史》载,张三丰实有其人。历史上的张三丰不修边幅,颀长而伟,龟形鹤背,须髯如戟。书过目不忘,饭数月不食,喜云游天下,好嬉谐觅趣。他葬后复活,不知所终,《明史》列张三丰为“方伎”之奇人。金庸取材于历史上的张三丰,发挥艺术想象,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武林泰斗。
人物外形
张三丰少年时“形貌甚奇,额尖颈细、胸阔腿长,环眼大耳,虽只十二三岁年纪,但凝气卓立,甚有威严,说话中气充沛,声若洪钟”。十六七岁时“粗眉大眼,身材魁伟,脸上却犹带稚气,身形已高了许多,但容貌无甚改变”。年老时红光满面,但须眉俱白。
性格特点
自立自强
张三丰在少林寺藏经阁打杂时就已有非凡气度。觉远死后,他没有接受郭襄意见前往襄阳依附郭靖夫妇,而是在武当山自立门派。
宽容随和
张三丰性格宽容随和。张翠山之妻殷素素是明教殷天正之女,同武林正派矛盾不断,但张三丰能摒弃狭隘正邪之分,对殷素素十分宽容,认为就算她个性不好,也能在武当派潜移默化下改变。
重情重义
张三丰重情重义。爱徒受伤,他万分关切;为了徒孙张无忌的性命,他会去求助于曾有冲突的少林。
武功招式
主要经历
追寻经书
张君宝为少林俗家弟子,平时在藏经阁中打扫卫生、维护图书,称觉远和尚为师父。觉远和尚修炼了《楞伽经》夹缝中的《九阳真经》,但他只以为是强身健体之法,传授了一部分给张君宝。张君宝在少林寺藏经阁内阅读《楞伽经》时,潇湘子、尹克西将《楞伽经》夺走,觉远和尚发现后携张君宝追赶。在华山杨过将二人拦下,潇湘子、尹克西巧言相辨。杨过出手想帮要二人交出经书,张君宝也将事情经过说出,并提出搜身要求。张君宝在觉远和尚、杨过的教导下,同尹克西缠斗,将其击败后,没有找到经书。
逃出少林
郭襄上少林询问杨过消息,以为觉远禅师被处罚虐待,同少林僧众打斗起来,无色禅师阻止众人,发觉郭襄身份,亲自送其下山。张君宝也跟随其后,将觉远禅师被处罚缘由告知,分别之际,郭襄将铁罗汉赠送给张君宝后离去。
昆仑三圣挑战少林,同觉远禅师相斗,危急时张君宝出手相助,使用从铁罗汉中学习到的武功同何足道缠斗,何足道发觉自己没有胜利把握,便设计让张君宝跌倒在地,对少林寺表示敬佩后退去。少林心禅七老中一人质问张君宝少林武功从何而来,张君宝如实交代。该老僧打算依照少林戒律惩罚张君宝,觉远禅师不忍徒弟受罚,带其逃走。临死之际,觉远禅师将《九阳真经》内容背诵,张三丰、郭襄将其记下。郭襄将自己手上的镯子交给张君宝,让他前往襄阳寻找郭靖夫妇,张君宝将师父埋葬后前往襄阳。经过武当山时,张君宝乡下夫妻的对话启发,打算自力更生,便在武当山定居。
自立门户
十几年的时间,张君宝以九阳真经加之阅读道藏,内力精进。山间游玩时,顿悟以柔克刚之理。北游宝鸣时,见到三峰挺秀,于武学又有所悟,于是自号三丰。后又收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七人为徒,开创武当一派武功。
九十岁寿诞时,张三丰三弟子俞岱岩受重伤被送回武当,张三丰使用内功救助俞岱岩,并派遣两名弟子前往临安,保护护送俞岱岩而来的龙门镖局全家;又派遣三名弟子前往少林寺拜访。
百岁寿诞时,各大门派上武当山,打算逼问谢逊下落。双方言语不和,正欲展开争斗。俞岱岩发现是殷素素间接导致他受伤,张翠山知晓后在众人面前自杀谢罪,殷素素见状也跟随丈夫自杀。混乱中,张翠山之子张无忌身中玄冥神掌,张三丰等人以内力救助于他,得以延缓性命。张三丰为保证张无忌性命,欲教授他《九阳真经》,因其所记经书不全而找上少林寺,希望能获得无色禅师传下的《九阳真经》,但遭拒绝。张三丰见救张无忌无望,带他四处游玩,救下被元兵追杀的常遇春,将张无忌暂时交托给他,自己带丧父的周芷若上峨嵋,将其交给灭绝师太。自此后,张三丰不管俗事,事务都由大弟子宋远桥掌管。
传授武功
赵敏派遣部下假扮少林僧人空相袭击张三丰,张三丰不备下遭打伤。赵敏率大队人马挑衅武当,张三丰传授弟子俞岱岩太极拳,并将铁罗汉也交给他,让他守护延续武当功夫。张三丰拒绝赵敏的招降,正欲同其手下高手相斗。明教光明左使杨逍、青翼蝠王韦一笑、白眉鹰王殷天正、布袋和尚等明教众人赶到,赵敏派出三名高手同张三丰决斗,张无忌出手同三人缠斗,在张三丰教授其以柔克刚之法后,将三人一一击败,赵敏等人退去。
清理门户
张无忌同周芷若完婚,张三丰送上“佳儿佳妇”四字立轴,一部手抄的“太极拳经”。少林寺英雄大会时,张三丰清理门户,杀死宋青书,废除宋远桥掌门之位,交由弟子俞莲舟。向张无忌询问英雄大会及义军抗元之事,对其温勉有加,并宽慰赵敏。
人物关系
文学价值
主题展现
张三丰身上体现了儒家之唱理、道家之唱情、佛家之唱性的三位一体,正符合张三丰一派‘强调三教合一,把三教同源一改三点归结于道,以道为三教为共同之源”的思想主张。据此对照而论,金庸笔下的张三丰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符合艺术创造的艺术典型。这一文学典型也体现了武当道教的精魂。
社会意义
《倚天屠龙记》中描写了一种中国特有的社会情感——同门之谊。张三丰成功的奥秘之一,在于他培植了一个庞大的武林帮会。同时为了长期维系这个帮会社会操作的有效性,他还相应建立了一整套宗派情感网络。张三丰本人即为这个帮会情感网络的总调节器。而其调节手段则充分体现了张三丰发明的太极拳术固有的柔性特质——即所谓“冲虚圆通之道”。武当派这样的同门之谊是在严格的权威主义控制下的宗派情感网络。帮会政治领袖就是这一情感系统的总调节器。张三丰运用巧妙的政治手腕使宗派情感网络保持着“恒温”,这一形象体现着中国特有的同门之谊。
登场作品
小说《神雕侠侣》与《倚天屠龙记》及其衍生作品。
人物评价
读张三丰的故事,会让人感到天地之大,世情难测,更可令人消释自己蒙受的种种委屈之情。(《金庸笔下的一百零八将》作者曹正文 评)
道侠的典型代表是张三丰,他清虚自守、圆融无碍、慈善为怀而又不是遗世独立,他的清明澄澈的智慧和静穆高大的人格赢得了人们的恒久景慕。(《金庸小说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意》作者何琼 评)
衍生作品
影视作品
游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