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是经济学中用于分析货币需求的理论公式,表达式为 Md/P = f(Y, w, Rm, Rb, Re, gP, u)。该函数将货币需求与永恒性收入、财富结构、各种资产收益率及预期物价变动率等因素联系起来,强调货币需求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函数式的左端Md/P,表示货币的
实际需求量,公式右端是决定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按其性质分为三组:
(1)y,w代表收入。其中y表示实际的永恒性收入。所谓永恒性收入,是弗里德曼分析货币需求时提出的一个概念,可以理解为预期平均长期收入。永恒性收入与货币需求呈正
相关关系。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例,获得自财产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弗里德曼把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他认为,对大多数财富
持有者来说,它的主要资源是其人力财富。在个人总财富中,人力财富所占比重越大,货币需求就越多,而非人力财富所占比例越大,货币需求则相对较少。所以,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例与货币需求呈
负相关关系。
(2)Rm,Rb,Re和gP,在弗里德曼
货币需求函数中统称为
机会成本变量,即能够从这几个变量的相互关系中,衡量持有货币的潜在收益或潜在损失。其中,Rm代表货币的
预期收益率,Rb是
固定收益的
债券利率,Re是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
gP,在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代表预期的物价
变动率,同时也是保存实物的名义报酬率。若其他条件不变,物价变动率越高,
货币需求量就越小。因为在物价变动率上升的条件下,人们会放弃货币购买商品,从而减少对货币的
需求量。
(3)u在货币需求函数中反映人们对货币的主观偏好、风尚以及客观技术和制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变数。由于u是代表多种因素的综合变数,而且各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方向并不一定相同,因此,他们可能从不同的方向对货币
需求产生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