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
2008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是若热·亚马多(巴西)编著的书籍。本书讲述了美丽的少女弗洛尔与迷人的流浪汉瓦迪尼奥相爱结婚七年之后瓦迪尼奥突然离世,她无法忍受孤寂于是就嫁给了药剂师特奥多罗博士,但是在生活中她感受不到爱,直到有一天她的前夫出现了,弗洛尔陷入爱情与责任的艰难抉择中的故事。
内容简介
巴西作家若热·亚马多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讲述了美丽的少女弗洛尔与迷人的流浪汉瓦迪尼奥一见钟情,并不顾家庭的反对而结婚。七年后,瓦迪尼奥猝然死去,弗洛尔无法忍受寡居的寂寞,嫁给了正直体面的药剂师特奥多罗博士,但幸福平静的婚姻生活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她渐生厌倦。此时死去的丈夫忽然重返人间,同时与两个丈夫相处使弗洛尔左右为难:她依然爱着前夫,可又不想伤害后者……作家极为巧妙地把现实与虚幻交织在一起,这一切又都是顺理成章、真实可信。这正是若热·亚马多在小说创作上的高明所在,也是其作品充满艺术魅力的原因之一。
作者简介
若热·亚马多(1912—2000) 巴西当代大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在近七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三十多部长篇和短篇小说,以及诗歌、散文,多以现实主义笔法展示时代变迁,绘就一幅幅巴西社会风俗画卷。其作品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是其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评论
絮絮叨叨,栩栩如生,有趣得很。
——《纽约客》
一位二十世纪的狄更斯。
——《国家》
对于亚马多,你不知道他哪一样更值得佩服:操作多线情节的灵巧、文字蛛丝般的质地、幽默、温柔与仁慈。
——《星期六评论》
一部感伤的杰作。
——《洛杉矶时报
诗化,喜剧化,且非常人性化。
——《芝加哥论坛报
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讲述者,没有别的拉美作家赢得了如此多同代人的仰慕,也没有别的作家对拉美文学的发展产生出如此深远的创造性影响。
——《纽约时报书评》
译者前言
若热·亚马多是巴西当代最负盛名的作家。其著作之丰,不仅在巴西,而且在拉丁美洲也堪称首屈一指。他的小说每出一部即风行一时,争相传阅,作品印数高达五百余万册之多——这在一万册即被评为“畅销书”的国度里不能不算是个惊人的数字,使他成为巴西当代拥有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位小说家。他的五部作品已先后被搬上银幕,两部作品正计划被拍成电影,在举世闻名的巴西狂欢节中还出现了以某作品中的某些人物形象(如加布里埃拉和弗洛尔等)改编而成的音乐舞蹈节目,因此,这位有“百万书翁”之称的小说家的名字在巴西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与被誉为“世界球王”的巴西足球运动员贝利相提并论,深受巴西人民的推崇和爱戴。
若热·亚马多在世界文坛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迄今为止,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四十九种文字,在近六十个国家出版发行,印数高达二千万册之多,竟至大大超过了其国内的发行总量,成为用葡萄牙语写作的作家中作品被译成其他文字为数最多的作家。巴西国内外均有人对他的作品进行专门研究,仅在美国就已出版了二十余篇有关其作品的专论。1986年,巴西成立了“若热·亚马多文化之家”,以期使其成为国内外研究若热·亚马多文学作品的一个中心。
对中国读者来说,若热·亚马多的名字也并不陌生。他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最早被介绍到我国的极少数拉丁美洲作家之一,并曾于1952年和1957年两次来华访问。其四十年代创作的著名三部曲《无边的土地》、《黄金果的土地》和《饥饿的道路》,早在五十年代就通过其他语种转译成中文出版,受到当时我国文学界极高的评价和读者的热烈欢迎。1981年《世界文学》率先翻译介绍了他于1959年出版的《金卡斯之死》,这是我国第一次直接从葡萄牙语译介的若热·亚马多的文学作品。此后,我国又先后译介了他的《浪女回归》、《拳王的觉醒》、《加布里埃拉》、《可可》和《死海》等五部小说,连同本书一起,若热·亚马多的作品共计已有十部被译介给了我国读者。一位外国作家,尤其是一位用葡萄牙语从事创作的巴西作家,竟能有如此之多的作品被译介到中国,实属罕见,令人钦佩。
若热·亚马多于1912年出生在巴西盛产可可的巴伊亚州伊列乌斯市的比朗吉镇。少年时代曾在可可种植园生活过,从小对于大庄园主盘剥压榨庄园工人的残暴统治和底层人民群众的悲惨境遇就有所了解。1924年,巴西共产党领导的圣保罗起义遭到镇压,起义部队因战略转移,路经若热·亚马多的家乡,这对年仅十二岁的若热·亚马多后来的生活道路起了很大的影响。1930年在当地中学毕业后,他进入里约热内卢大学攻读法律专业,在那里接触到进步思想,不久便加入了共产党所领导的群众组织民族解放同盟,1932年又加入了巴西共产党。若热·亚马多的文学生涯和他的政治生涯几乎是同时开始的。由于参加进步的政治活动,他深感必须拿起笔来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批判不平等的社会制度。1931年他的处女作《狂欢节之国》问世,显露出了作家的进步倾向和文学才华。他受苏联新文学和美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影响,并深入到巴伊亚州塞尔希培州内地收集创作素材,于1933年创作出版了他的成名作《可可》。这是一部以巴伊亚州可可种植园为背景写成的小说,它打破了把巴西农村写成田园诗的理想主义传统,相当真实地揭示了巴西农民的悲惨生活,被认为是巴西文学三十年代的代表作之一。此后他又以极大的创作热情,每年一部连续写出了反映城市贫民生活的《汗珠》(1934)、叙述一个黑人拳术师生活及其遭遇的《拳王的觉醒》(1935)、描写渔民生活的《死海》(1936)和以流浪儿童为主人公的《沙滩上的船长们》(1937)等四部长篇小说,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批判了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从1936年起,若热·亚马多因参加政治活动曾数度被捕入狱或被迫流亡国外,其作品也多次被当局查禁和大量焚毁。但他一直没有停笔,四十年代又发表了以农村为背景的《无边的土地》(1943)、《黄金果的土地》(1944)和《饥饿的道路》(1946)三部曲。1945年巴西共产党取得合法地位,若热·亚马多担任了该党主办的《圣保罗报》主编,并当选为国会议员。1948年初,巴西共产党再度被迫转入地下,若热·亚马多同年被国会开除,被迫流亡欧洲。1950年在华沙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和平大会上,他当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翌年,他荣获了“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1952年他结束流亡生活回国,继续从事小说创作,1954年出版了由《苦难的岁月》、《黎明前的黑夜》和《地下的曙光》组成的《自由在地下》三部曲,描写了圣保罗城市无产阶级在巴西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的斗争。1955年,若热·亚马多退出巴西共产党,成为一名职业作家。从1958年起,他先后出版了《加布里埃拉》(1958)、《金卡斯之死》(1959)、《老海员们》(1961)、《夜间牧民》(1964)、《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1966)、《奇迹的店铺》(1969)、《厌倦了妓女生涯的特雷莎·巴蒂斯塔》(1973)、《乡姑蒂埃塔》(1977)、《制服,巴西文学院院士服,女人睡衣》(1979)和《大埋伏》(1984)等十部长篇小说。1959年,若热·亚马多因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著成就,被选为巴西文学院终身院士。除小说外,他还著有诗集《海洋之路》(1938)、传记《卡斯特罗·阿尔维斯简传》(1941)和《希望的骑士》(1947)、剧本《士兵的爱情》(1958)、旅行观感《和平的世界》(1951)以及儿童故事《落网的猫和燕子茜娜》(1977)等。
《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出版于1966年,问世后立刻风靡全国,至1978年,十二年间已由巴西雷科尔德出版社印行了三十版之多。小说很快被改编成电影,巴西著名电影女明星索妮娅·布拉加扮演了弗洛尔太太这一角色,在狂欢节中也出现了以这部作品为主题的音乐舞蹈节目。可以说,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在巴西国内已经是家喻户晓。不仅如此,《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还被译成英文、俄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等多种主要外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引起了世界各国读者对巴西文学的浓厚兴趣。
《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以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市为背景,从书名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和她的两个丈夫这样一个有关伦理与爱情的故事。小说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少女弗洛尔与不务正业的流浪汉瓦迪尼奥偶然相识,彼此一见钟情。弗洛尔不顾母亲的坚决反对,与瓦迪尼奥结了婚。瓦迪尼奥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给弗洛尔带来了种种气恼不安,但他那男性的狂热又使弗洛尔饱尝了夫妻生活的乐趣与甜美。七年后,瓦迪尼奥猝然死去,弗洛尔无法忍受寡居的孤寂,守寡一年又嫁给了特奥多罗博士。特奥多罗与瓦迪尼奥处处都迥然不同,给弗洛尔带来了宁静与舒适。然而,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却使弗洛尔产生了一种厌倦之感。就在与第二个丈夫结婚周年之日,听到弗洛尔的召唤,已经死去的瓦迪尼奥前来与她会面了。同时和两个丈夫相处(只有弗洛尔一人能看到瓦迪尼奥)不禁使弗洛尔陷入矛盾之中;她依然爱恋着第一个丈夫,同时又不肯伤害她所敬重的第二个丈夫,只有和两个迥然不同又互为补充的丈夫同时一起生活她才能感到完全的幸福和满足。后由于巫师布施法术,瓦迪尼奥销声匿迹,弗洛尔与第二个丈夫手挽着手悠然散着步,同时又感到第一个丈夫如阵阵轻风在她身边拂动。她心满意足,为有两个爱情而暗自欢喜,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全书自始至终均以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为主线,故事完整,层次清楚,情节波澜起伏,曲折生动,引人入胜又扣人心弦。作家坚持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同时又不为其所束缚,而是有所创新。小说以弗洛尔的第一个丈夫瓦迪尼奥的猝然死去为开端,通过回忆倒叙的手法,追述了弗洛尔和瓦迪尼奥婚前和婚后的生活,然后又依时间顺序讲述了弗洛尔寡居和与第二个丈夫结婚以后的生活。至此,故事仿佛已难以继续下去,然而却又显得意犹未尽。不料,作家却匠心独具,出人意料地安排了瓦迪尼奥死而还生的情节,不仅使弗洛尔经历了一场爱情与伦理之间的激烈斗争,而且还在城里掀起一次次轩然大波,带出了一系列新的人物和新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现实与虚幻交织,直至弗洛尔同时从两个迥然不同又互为补充的丈夫身上得到的两种爱情合为一体,从而感到完全的幸福和满足之时,小说才达到了高潮,体现了作家所要表达的主题,即一个人的婚姻是否美满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占据首位的乃是夫妻之间的深挚的爱情。高潮一过,作家便马上安排瓦迪尼奥形影全无销声匿迹,随即骤然停笔,结束了全文,即使读者仍不忍释手,又觉得小说至此结束实在是恰到好处,掩卷深思,不能不为作家匠心独具的精巧构思所叹服。在这部作品中,若热·亚马多在谋篇布局方面令人拍案叫绝,在编织故事方面同样也堪称一位大师。作家不仅能开合自如地把各种人物巧妙地纺织在一起,而且情节合情合理,真实可信,娓娓动听如行云流水,无突兀之感,无斧凿之痕。即使当瓦迪尼奥死又还生,所发生的一切不免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而显得真假难辨、扑朔迷离的时候,由于作家极为巧妙地把现实与虚幻交织在一起,读者明知种种情节纯属虚构,却又不由自主地以假当真,仿佛这一切又都是顺理成章、真实可信的了。这正是若热·亚马多在小说创作上的高明所在,也是其作品充满艺术魅力的原因之一。
若热·亚马多一向善于通过生动具体的情节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又栩栩如生。我们从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一幅幅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外表娴静稳重而内心却充满激情的弗洛尔,豁朗豪侠、放荡不羁、不知苦恼为何物的瓦迪尼奥,正派严谨、对任何事物都一丝不苟、尽职尽责的特奥多罗博士,恶毒尖刻、一心想跻身上层社会的罗济尔达太太,心地善良、助人为乐、处处以保护人身份出现的诺尔玛太太以及米当、吉萨太太等等。他们各自有着鲜明的个性,仿佛呼之欲出,能给人以闻其声、睹其面、晤其人的感觉。除主要人物之外,书中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其他人物,从百万富翁、银行家、政界人物、赌场老板、妓院老鸨、律师、记者、歌星、商人到汽车司机、普通市民、家庭主妇、职业赌徒、妓女,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据研究巴西文学的美国学者马尔科姆·西尔维曼统计,《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一书中总计有三百零四个不同的人物出场。固然作家在有些人物身上花费的笔墨不多,还有些是为了把他的友人写入本书而一笔带过,但是能把如此众多的人物巧妙而适时地融于一部小说之中而又不使读者有生硬和突兀之感也确非一件易事,显示了作家深厚的文学功底。正是因为有如此众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出现在这部作品之中,作者在讲述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的故事的同时,还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纷呈并存的社会画面。针砭时弊,对“大人物”予以抨击,对“小人物”寄以同情,这是若热·亚马多在其文学创作中所坚持的一贯立场,即使在这部以伦理和爱情为主题的小说中也同样如此。且看如下两例:
1.在介绍为所欲为的“赌博王国的国君”贝朗西·莫拉斯这一人物时作家这样写道:
他略施小计,养肥了包括警察局长在内的政界、文化界和治安界的头面人物。在整个巴伊亚州,无论是军政要员,也无论是主教还是神社首领,没有任何人的权力在他之上。在他面前,州长、市长、海陆空三军将领以及头戴冠冕手戴戒指的大主教又算得了什么?
短短百余字,便把政府、教会与赌博业的巨头相互勾结、沆瀣一气的丑恶行径暴露得一清二楚,可谓一针见血。
2.在谈到大批发商阿德里安诺·皮雷斯参加每周一次的周末业余管弦乐团排练时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此时此刻,干瘪的百万富翁、教皇册封的骑士手扶着大提琴,忘记了世界,忘记了世界上的亿万生灵,忘记了一切,心中只有欢乐与善良,突然间变成了一个具有人性的“人”。
廖廖数语,一个“突然间”,这位百万富翁毫无人性的狰狞面孔便一目了然,真乃入木三分。
类似这种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讽在这部作品中时有出现,作家的憎爱贬褒一清二楚,泾渭分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若热·亚马多则不愧为一位语言大师。作家对语言有着非凡的驾驭能力,文笔生动准确、通俗流畅,书中人物的语言与他们的身份、地位、教养和性格相吻合。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全书自始至终有一种浓重的幽默感力透纸背,充满了艺术魅力,不时让读者忍俊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作家的文字水平达到了令人叹服的地步。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这部小说既然讲的是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的故事,既然想要说明弗洛尔只有从两个性格和气质迥然不同的丈夫身上同时获得两种互为补充的爱情才能感到完全的幸福与满足这样一个主题,那么书中出现的夫妻日常起居生活场面的描写就不足为奇,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了。若热·亚马多不愧为大家,对这种夫妻爱情生活的描写很有分寸,并未给人以庸俗之感,他在1980年回答巴西《新女性》杂志记者提问时说过:“健康的两性关系就是健康的两性关系,是很正常的事。您看,在我的作品中,它总是崇高的,更是愉快的。那些乌七八糟的事与我毫不相干。”可以相信,聪明的读者在读完本书以后,一定会认为亚马多是言之确凿的。
译 者
1987年4月于北京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09:28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