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二世·德·克雷基骑士,马里纳侯爵(François, chevalier de Créquy and marquis de Marines,1625年-1687年)
法国元帅。
路易十四时代
遗产战争(1667∼1668)和
法荷战争(1672∼1678)中战功卓著的指挥官之一。
少年时代参加
三十年战争,在1640年的阿拉斯围攻战初次上阵。1641-1647年在弗兰德服役。1648年在托儿托萨围城战中立下战功,1649年在卡塔罗尼亚任团长。投石党运动中忠于政府。26岁时以战功晋升旅长,1650年12月5日,在勒泰勒之战中负伤,1651年在康布雷附近的艾斯科河桥之战中再次负伤,1654年8月24日于阿拉斯负伤,1655年出任贝蒂那总督,不到30岁就成为中将司令。1656年7月16日在瓦郎谢纳再度负伤。在弗兰德,他率部攻占了几座城镇。
在第二次投石党运动中,他由于忠于宫廷而博得路易十四的青眼。在1658年5-6月进行的敦刻尔克围攻战和随后进行的沙丘之战中跟着
杜伦尼打败了西班牙王子
奥地利的堂·璜·何塞,1659年被封为马里纳侯爵。1661年任舰队司令。同年财政总管
尼古拉·富凯垮台后,他被解除一切职务并流放。1667年他被召回并再次受宠。1668年,在路易十四包围
里尔期间,他指挥掩护陆军,在布鲁日击溃一支企图解围的西班牙军队。里尔投降后国王奖励他元帅军衔,1669年辞去舰队司令一职。1670年,他侵占
洛林公爵领地。
在他的老司令杜伦尼(
蒂雷纳子爵)被授与大元帅(marshal-general)之后不久,所有元帅都处于他的命令下。许多元帅不满,尤其克雷基宁愿流亡在外,也不愿听从蒂雷纳指挥。
蒂雷纳死后和孔代亲王退休后,他成了军队中最重要的将官。1675年夺取迪南,但他过度自信在孔茨桥之战遭到严重挫败,被
神圣罗马帝国元帅洛林公爵
查理四世·利奥波德所打垮。交出特里尔后被囚禁在帝都
维也纳。获释后,他继续在莱茵与洛林的查理作战,互有胜负。但在后来的法国-荷兰战争中,他指挥大胆而成功,三次击败洛林的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