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肯斯坦计划》是由匈牙利、德国、奥地利联合制片的105分钟剧情影片。该片由
凯内尔·穆德卢佐执导,
Rudolf Frecska、
莉莉·莫罗利、凯内尔·穆德卢佐等主演,于2010年5月22日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上映。
17岁的男孩鲁迪从孤儿院中回到城市中开始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次偶然的机会,鲁迪得到了出演一部电影的机会,但没有想到的是,电影的导演就是他从未谋面的父亲。鲁迪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他先是杀死了与他合作的女主角,随后又将自己的养父、养母相继杀害,并踏上了逃亡的道路。在他失手杀死自己的亲身母亲后,亲身父亲出现了。为了弥补自己十多年前抛弃鲁迪的罪过,父亲决定带着鲁迪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但是在开往度假屋的途中,父亲突然雪盲导致了车祸,鲁迪生命垂危,而最后准备寻求救援的父亲眼前也变成了一片雪白。
《弗兰肯斯坦计划》以英国作家
玛丽·雪莱的科幻小说为蓝本,影片把“弗兰肯斯坦”的角色改成一个男孩,他是纯洁的,但他充满破坏力。这个男孩渴望被爱,他把白花献给自己的母亲就是一种内心纯洁的象征,但他就像一个两岁的小孩一样,控制不了骨子里的破坏力。在电影里,“怪物”一方面显得比常人更无辜、更纯粹,同时他也是反人类、反社会的,把他设置成普通人的对立面,是要他们像身处镜子内外一样,在玛丽雪莱的原著里也有很多镜子原理,她指出了怪物是怪物创造者的真实反映。
《弗兰肯斯坦计划》的主角Rudolf Frecska是非职业演员,他和角色的背景很相似,成长在孤儿院,被父母抛弃。在导演和他进行大量对话和采访后,把他的经历也注入了影片故事,当然不是非常直白的,但他的个性基本与角色融合了。
电影发生在两个主要的场景,一个是像古堡一样的老房子,一个是室外的世界,剧组把光的变化作为场景变化的分界。这就像中国文化里“阴阳八卦”的关系,黑与白事是镜子的两面,彼此反映。电影的结局不是雪地里的车祸,而是角色迷失在漫无边际的大雪里。剧组很幸运在拍摄的时候遇上下雪,因为导演喜欢这种矛盾的反差,所以他让电影在雪地里结束。
《弗兰肯斯坦计划》在视听风格上,凯内尔·穆德卢佐继续着自己的作者路线,人物大多沉默寡言,镜头选取的角度匠心独具,对于雪景的描写精致大胆。而片中男主角杀死养父的一段,鲜血飞溅在墙上,让人们轻易地就联想起了
迈克尔·哈内克的《
隐藏摄像机》。(新浪娱乐评)
《弗兰肯斯坦计划》将玛丽·雪莱原著小说进行了脉络清晰的抽离,不仅将故事背景从几百年前搬到了布达佩斯,抹去了科幻小说的痕迹,弱化了一些人物关系,还将被科学家造出来的外表狰狞的“怪物”用一个自幼被父母抛弃有血有肉但是内心冷漠麻木的“怪物”来替代。但是导演改变了怪物来历和外表,没有改变“弗兰斯肯坦”依旧良知未泯的内心,17岁的鲁迪千里寻父,只想渴望重新得到亲身父母的关爱,而他初萌的爱也让他渴望自己的爱情生活。这些个性,在导演几个极具震撼力的交谈场面中尤为突出:鲁迪话不多,却源自真心。
导演最为巧妙设计的一点还在于,他将鲁迪之所以成为一个“弗兰肯斯坦”的原因在最后父子团聚后的寥寥几句中得以揭穿,原来那是缘于父亲早年的抛弃导致他不健康的心理和极端的处事方式,归根结底还是回到了父母存在对子女成长的影响这个主题上。(网易娱乐评)
《弗兰肯斯坦计划》是一部艺术气息浓厚的影片。剧情看似无序,无厘头,发展也完全无从预料,却反映出两位男主人公命运的戏剧性交织。并且命运被导演用作为所有片中人物做出的无戏剧动机事情的缘因。演儿子的年轻演员Rudolf Frecska有一张非常经得起特写的电影脸。他用一种变化甚少又能充分表达情感的表情,把片中这个对人生充满疑惑、哀伤和冷漠的少年,诠释得无懈可击。在这个风格独特叙事也极为怪诞的影片里,他能把角色把握得这样到位,绝不简单。(搜狐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