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引(拼音:yǐn)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引的古字形像一人拉弓,有的是在“弓”字的基础上加一指符号,本义是开弓,引申指拉。又引申有延长、长久义。开弓是向自身方向拉,故又引申指招来,导致。
文字溯源
“引”在新附1的甲骨文中是会意字,左为“”,是射箭的器具;右部像人形,其含义为一人开弓放箭。图1、2、3的甲骨文,罗振玉释为“弘”。约半个世纪以后,于豪亮将竹简帛书引字、马王堆汉墓帛书本《周易》的“引吉”与甲骨文对照,证明是“引”字。这一类字形从弓,所加一画表示把弓拉开,加符象事,义为开弓。开弓时弦呈折形,故所加符号为曲画。两周文字承袭商代文字。《说文解字》篆文“引”字所加的一画与“弓”分离,并变为一竖,为隶楷“引”字所本。
“引”的本义是开弓,如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将军夜引弓。”开弓使弦满,相距益长,因此可引申为“延长”以“长久”之意,如《诗经·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孙后代,要永远保持祭礼。开弓即将箭引到前,这就可以引申为“引导”以“带领”之义,如《史记·魏公子传》:“公子引侯生坐上座。”这是说:魏公子引导侯生坐在上座。又如戏曲的开始部分叫作“引子”,用于引导剧情。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二】【弓部】余忍切(yǐn)
开弓也。从弓、丨。
说文解字注
“开弓也”注:开下曰张也。是门可曰张。弓可曰开。相为转注也。施弦於弓曰张。钩弦使满,以竟矢之长亦曰张。是谓之引。凡延长之偁,开导之偁皆引申於此。《小雅·楚茨》,《大雅·召旻》《毛传》皆曰:“引、长也。”
“从弓丨”注:此引而上行之丨也。为会意。丨亦象矢形。余忍切。十二部。
广韵
余忍切,上轸以 ‖引声真1部(yǐn)
引,《尔雅》曰:“长也。”《说文》曰:“开弓也。”余忍切。又徐刃切①。十四。
【校释】①徐刃切,当作“馀刃切”,与震韵羊晋切合。
羊晋切,去震以 ‖引声真1部(yìn)
引,又羊忍切。
康熙字典
【寅集下】【弓字部】引;部外笔画:1
古文:㧈
《唐韵》余忍切。《集韵》《韵会》《正韵》以忍切,竝音蚓。《说文》:开弓也。徐铉曰:象引弓之形。《周礼·冬官考工记》:维体防之,引之中参。
又《广雅》:演也。《易·系辞》:引而伸之。
又《尔雅·释诂》:长也。《释训》:子子孙孙引无极也。《书·梓材》:引养引恬。
又相牵曰引。《礼·檀弓》:丧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注:牵引进之,同于己子。《史记·秦始皇纪》:诸生转相告引。
又《集韵》:导也。《史记·韩长孺传》:奉引堕车,蹇。注:为天子导引而堕车,跛。
又却也。《礼·玉藻》:侍坐,则必退席。不退,则必引而去君之党。注:引,却也。
又相荐达曰引。《史记·魏其侯传》:两人相为引重。注:相荐达为声势。《后汉·张皓王龚传论》:显登者以贵涂易引。
又服气法曰道引。《庄子·刻意篇》: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史记·留侯世家》:道引不食谷。
又治疾法有挢引。《史记·扁鹊传》:鑱石挢引。注:谓为按摩之法,夭挢引身,如熊顾鸟伸也。
又十丈为引。《前汉·律历志》:其法用竹为引,高一分,广六分,长十丈。引者,信也。注:信读曰伸,言其长。
又《广韵》《正韵》羊晋切。《集韵》《韵会》羊进切,竝蚓去声。《集韵》:牵牛綍也。《礼·檀弓》:吊於葬者,必执引。疏:引,柩车索也。
又《集韵》:一曰曲引。蔡邕《琴操》:有思归引。
又引古作𢪉。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❶“弓”宽“|”窄,顶部“弓”略低,底部“|”略低。❷首笔㇕(横折)的竖段、第三笔㇉(竖折折钩)的下竖段都写在竖中线左侧,略向左下斜行。❸“|”写在右半格正中。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0 08:13
目录
概述
文字溯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