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背青鳉
青鳉科青鳉属动物
弓背青鳉(学名:Oryzias curvinotus)是青鳉科、青鳉属鱼类。弓背青鳉体修长,眼大,口上位。在野外水体中,从背面观察可见其头顶部至背鳍前端呈狭长“V”字型亮银白色反光,背鳍后至尾柄呈亮蓝色反光。在水族缸中观察时体呈淡青黄色;体透明,可观察到脊柱骨及主要血管分布;腹部呈灰银白色。尾鳍正截形,无分叉。各鳍第一鳍条侧常见较浅的淡黄色,尤其尾鳍上下两侧淡黄色较为明显。繁殖期雌雄鱼腹鳍、臀鳍没有中华青鳉所呈现的明显黑灰色。雄鱼臀鳍展开呈平行四边形。浸制标本体侧有一黑色纵线,未发现侧线。作为其物种特征之一,背部隆起呈弯弓状这一形态特征只在成年个体(尤其是雄鱼)中表现出来,幼鱼、未性成熟的成体及雌鱼多数个体该特征不明显。背鳍至吻端是体长的(81.6±1.3)%,这是与其他青鳉鱼类区别及种名确定的关键特征。雄鱼臀鳍、背鳍最后鳍条明显短小,鳍条膜呈现显著凹缺。最长臀鳍条出现在臀鳍后部。
动物学史
弓背青鳉(Oryzias curvinotus)是在1927年,美国鱼类及鸟类学家尼科尔斯(John Treadwell Nichols,1883-1958)与美国两栖爬行类学家波普(Clifford Hillhouse Pope,1899- 1974),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集刊(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Bulletin)第54卷2期中,根据采自海南岛那大的标本,以“弓背虾鳉(Aplocheilus curvinotus)”的学名首次被记载。
过去对弓背青鳉的分类及相关研究主要是中国以外,尤其是日本。据乌瓦和帕伦蒂(Uwa& Parenti,1988)的记述,先后有大岛(Oshima,1926)、尼科尔斯和波普(Nichols& Pope1927)、原田(Harada,1943)等对其种名确定及形态性状描述的有争论。尼科尔斯和波普(1927)作为弓背青鳉的定名者,对中国海南岛模式标本产地那大地区个体部分性状如臀鳍条数目的描述存在重要错误,但对该种的定种关键特征的记述是有效的。例如,弓背青鳉区别于其他青鳉鱼类的关键特征之一是背鳍位置明显靠后,导致外观上背部呈隆起状,故称为“弓背”或“曲背”青鳉,背鳍-吻端/体长为80%-82%,而其他青鳉鱼类一般为77-79%(Uwa & Parenti,1988),该特征在本检测种群为81.6±1.3%,与之相符;第二特征为雄鱼臀鳍展开为平行四边形,与其他物种的三角形显著区分(Parenti,2008)。对于臀鳍条数目问题,尼科尔斯和波普(1927)的小失误引起了后来的系列问题。由于早期分类中臀鳍条数目是青鳉鱼类一个重要的分类检索性状,弓背青鳉与日本青鳉臀鳍条的数目十分相似,故原田(Harada,1943)将采自海南的青鳉记述为日本青鳉,后来乌瓦和帕伦蒂(Uwa& Parenti,1988)检视了日本学者早期在海南岛采集到的青鳉标本后确定为弓背青鳉,并指出尼科尔斯和波普(Nichols& Pope1927)将其臀鳍条数目记述为25可能是误记。日本学者很早就在海南岛(那大及嘉积)采集到青鳉,但将之鉴定为日本青鳉,后来尼科尔斯和波普(Nichols& Pope1927)根据该地青鳉背鳍位置明显靠后的特点区别于当时已知的数种青鳉鱼类而定出弓背青鳉,且作为青鳉属下一个亚属,种名Aplocheilus curvinotus。弓背青鳉的基本分类性状描述在乌瓦和帕伦蒂(Uwa& Parenti,1988)后已经得到澄清,并且种的有效性得到细胞生物学(Uwa et al.,1982;Uwa,1991)及基础生物学研究(Hamaguchi & Sakaizumi,1992;Sakaizumietal.,1992)的支持。
中国香港有关“弓背青鳉”的文献,见于藻类学家霍吉斯(韩国章,Ivor John Hodgkiss,1943- )与香港大学文锡禧(Man Shek Hay)在1981年出版的《香港淡水鱼类》 (Hong Kong Freshwater Fishes),以“青鳉(Oryzias latipes)”之名记载,为其同物异名。
弓背青鳉的先定同物异名为Aplocheilus curvinotus、Oryzias curvinotus,暂无次定同物异名。
形态特征
背鳍6-7;臀鳍19-22,胸鳍8-9;腹鳍6;尾鳍17-21;体侧纵列鳞数目27-30。
弓背青鳉体修长,眼大,口上位(图1)。在野外水体中,从背面观察可见其头顶部至背鳍前端呈狭长“V”字型亮银白色反光,背鳍后至尾柄呈亮蓝色反光。在水族缸中观察时体呈淡青黄色;体透明,可观察到脊柱骨及主要血管分布;腹部呈灰银白色。尾鳍正截形,无分叉。各鳍第一鳍条侧常见较浅的淡黄色,尤其尾鳍上下两侧淡黄色较为明显。繁殖期雄性间相互争斗并追逐雌鱼,雌雄鱼腹鳍、臀鳍没有中华青鳉所呈现的明显黑灰色。雄鱼臀鳍展开呈平行四边形(图1:b)。浸制标本体侧有一黑色纵线(图1),未发现侧线。作为其物种特征之一,背部隆起呈弯弓状这一形态特征只在成年个体(尤其是雄鱼)中表现出来,幼鱼、未性成熟的成体及雌鱼多数个体该特征不明显。背鳍至吻端是体长的(81.6±1.3)%,这是与其他青鳉鱼类区别及种名确定的关键特征。雄鱼臀鳍、背鳍最后鳍条明显短小,鳍条膜呈现显著凹缺(图1:b、d)。最长臀鳍条出现在臀鳍后部。
体长15.82-24.55 毫米,为体高的3.68-4.56倍,为背鳍至吻端的1.19-1.26倍,为臀鳍始点至吻端的1.48-1.82倍,为肛门至吻端的1.63-1.86倍,为头长的3.56-4.29倍。头长为吻长的3.65-4.70倍,为眼径的2.42-3.24倍,为眼间距的2.88-4.55倍,为口宽的2.27-3.02倍,为最长背鳍条的1.03-1.92倍,为最长臀鳍条的1.16-1.95倍,为胸鳍长的1.02-1.43倍,为腹鳍长的1.58-2.26倍,为尾鳍长的0.096-1.14倍,为尾柄长的2.09-2.9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73-1.22倍。
体长16.32-24.55 毫米,为体高的4.02-4.56倍,为背鳍至吻端的1.19-1.26倍,为臀鳍始点至吻端的1.63-1.82倍,为肛门至吻端的1.70-1.86倍,为头长的3.67-4.15倍。头长为吻长的3.71-4.52倍,为眼径的2.42-3.07倍,为眼间距的2.88-4.54倍,为口宽的2.40-2.88倍,为最长背鳍条的1.03-1.34倍,为最长臀鳍条的1.16-1.65倍,为胸鳍长的1.15-1.43倍,为腹鳍长的1.87-2.26倍,为尾鳍长的0.98-1.14倍,为尾柄长的2.11-2.9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73-1.22倍。
体长15.82-22.78 毫米,为体高的3.68-4.25倍,为背鳍至吻端的1.19-1.26倍,为臀鳍始点至吻端的1.48-1.72倍,为肛门至吻端的1.63-1.79倍,为头长的3.56-4.29倍。头长为吻长的3.65-4.70倍,为眼径的2.53-3.24倍,为眼间距的3.33-4.55倍,为口宽的2.27-23.02倍,为最长背鳍条的1.30-1.92倍,为最长臀鳍条的1.16-1.95倍,为胸鳍长的1.02-1.45倍,为腹鳍长的1.58-2.15倍,为尾鳍长的0.96-1.14倍,为尾柄长的2.09-2.7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90-1.15倍。
生活习性
弓背青鳉属群居、昼行、杂食性的次生淡水鱼类,栖息于大小河溪的中下游以下河段,以及其邻接湿地池沼与水田。性格温顺,水质要求一般,生长迅速。成鱼及幼鱼属水表动物,主要摄藻类、微型水生动物如原生动物、昆虫、甲壳类包括桡足类与枝角类、以及它们的遗骸。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香港)和越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雄性间相互争斗并追逐雌鱼。产卵期由春末初夏至秋末,水温较高,食物充裕时均会繁殖,雌鱼产出卵块团挂泄殖孔外,将具黏性缠络丝的卵附于岸边水生植物的叶与茎或游离的树根之上,孵出的幼鱼于岸边水生植物间群集成长。
弓背青鳉性成熟个体体长3.5-4厘米,卵生,胚胎于28℃(26-30℃最适繁殖温度)下大约在受精14天后孵化,新孵化的幼鱼约经3个月成熟并产卵(以鸡蛋黄作为幼鱼的开口料)。繁殖期密度为0.5-1升/尾,光周期光照14小时,黑暗10小时,且照明时间为5:00-19:00,养殖性别雄雌=2:3。弓背青鳉的卵为附着性卵,孵化过程中需要放置一些水草。鱼卵包裹着一层厚厚的卵黄膜,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成功进入卵裂期后,在实验室培养下成活率高,温度盐度耐受性广。弓背青鳉经历受精激活期、胚盘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出膜期这八个阶段,在实验室26℃培养条件下,胚胎在10天20小时到12天2小时期间陆续全部出膜。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1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主要价值
弓背青鳉主食微型动植物及其遗骸等,能除去生境中石表及植物等各类底质 上的附生生物、附着物或沉淀物,促进水生植物及藻类的光合作用,也有效消耗池湖等静水中的浮游动植物数量,从而有助减低夏天高温时水华产生的机率。此外,对水污染敏感,能较灵敏地反映水污染,是下游及其邻接湿地的良好指标物种。
参考资料
Oryzias curvinotus.香港鱼类学会.
Oryzias curvinotus.iucnredlist.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31 18:20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