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耕地
人类原始农耕方式而造成的退化类型
弃耕地是人类原始农耕方式而造成的一类退化类型。这种退化类型也是相对于自然生态状态而言的,从生态系统演替意义上讲,这类退化生态系统有双重性。一方面,是它的可恢复性强,如不再干扰,会按照群落演替规律逐步恢复到顶级群落;另一方面,在农业生产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弃耕地的增多是积极的,它为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基本条件。
定义分类
弃耕地的定义
弃耕地是人类原始农耕方式而造成的一类退化类型。这种退化类型也是相对于自然生态状态而言的,从生态系统演替意义上讲,这类退化生态系统有双重性。一方面,是它的可恢复性强,如不再干扰,会按照群落演替规律逐步恢复到顶级群落;另一方面,在农业生产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弃耕地的增多是积极的,它为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基本条件。
弃耕地的分类
在脆弱的自然因素影响下,由于各种人为因素,造成大批已开垦耕地不断被弃耕。玛纳斯河流域弃耕地分三种类型:
一是山区草场开垦后因缺水或不适千耕种而弃耕;
二是绿洲内部因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技术导致的次生盐渍化弃耕地,是弃耕地的主体;
三是绿洲外围因土地沙淡化而引发的弃耕地。
产生原因
流域弃耕地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因素影响,也有人为因素作用,而历史上的战乱及现代不合理的水土开发方式等人为因素是弃耕地产生的主要原因。
自然地理因素
玛纳斯河流域弃耕地是在千旱区脆弱的生态背景下产生的。首先,绿洲依赖发源于山区的径流而存在,而构成前山的中山带第三纪地层大部分由含氯化物或硫化物等易溶性盐很高的岩层组成, 因而径流含有大量盐分。由于地处内陆盆地,盐分无外泄条件,造成土壤基质中盐分积聚,盐碱地分布广泛。同时,当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水之后,在干旱少雨自然淋溶困难的条件下,强烈的蒸发加速了含易溶性盐类的地下水不断向地表蒸发聚集,加大了土壤基质中可溶性盐分含量, 导致次生盐渍化危害。其次, 绿洲北部紧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境内大风频繁,使绿洲与沙漠接壤的沿线均为沙漠化强烈发展地区。以上各种的自然地理因素,对流域弃耕地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战争因素
玛纳斯河是天山北麓最大的一条内陆河,在交通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一条大河足以成为天堑。因此,玛纳斯河流域成为历次战乱的交汇点,战争造成的民逃地荒,使大拭耕地被迫弃耕。最早的唐代“安史之乱”,使当时开垦的数百公顷耕地及渠道废弃:“唐朝渠… …相传唐时所开,后为飞沙所压, 渐成高阜” 。消代的“同光”之乱,更使衣业生产受到毁灭性打击,据《新驸图志》载, 绥来县(今玛纳斯县)“原额三十六万五千另四十一亩,光绪三十
一年册拨生科一十二万二千四百六十三亩四分二厘。荒地二十四万二千五百七十七亩四分二厘(荒地指原额之已熟复荒者)“,战乱过后经过几年的恢复,仍有2/3 的耕地摆荒。民国期间更是战乱频繁, 尤其是1945 年以后,玛纳斯河成为国民党军队与“三区革命”民族军长期对峙的分界线,耕地摆荒更为严重,虽然没有确切的数目,但从当时人口减少情况就可知一般:玛纳斯河东岸的玛纳斯县1945 年人口35 839 人,到年底约剩17 000 人,到次年只剩约1 万人了;西岸被民族军占领的沙湾县情况更为严重,人口减少了1/3 多,必然导致耕地的摺荒。可推断耕地摆荒比例也应该有这么多。可以说,在1949 年以前,弃耕地产生的主导因子是战争。
组织管理体制、政策
由于我国历史上实际存在的人口压力与食物安全问题等客观原因,吃饭与生存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首要问题,“以粮为纲”政策的指导下, 20 世纪50-70 年代,国家政策性地鼓励大量开荒。在新疆,除了粮食问题,还存在边疆的政治社会稳定问题,大规模的军垦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虽然按中央文件规定,兵团是屯垦戍边的大型企业集团,没有土地审批权。但由于历史原因,兵团、地方同时都拥有土地审批权,这就为化整为零开荒提供了便利。玛纳斯河流域一个区域内,兵团与地方两种管理体制并存,难以有效地对稀缺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合理配置。无规划的过度开荒,使大量山区优良草场和沙漠边缘草场被盲目开垦,大量耕地因缺水或不适于耕作而弃耕。在干旱区特殊的气候背景下,弃耕后的土地,自然植被恢复困难,裸露的地表土壤很容易遭受风蚀而沙化。` 近些年虽然加大了对草地开垦的管理,但并未完全遏制对草地的开垦行为。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区域内仍有1 200hm2 耕地是属于垦占的草场。
传统水土开发技术造成的次生盐渍化
盐碱化问题是干旱区仅次于沙漠化的生态问题。但对玛纳斯河流域而言,盐碱化问题则是绿洲内部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问题; 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已成为除水之外制约绿洲衣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次生盐渍化是玛纳斯河流域弃耕地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不合理的水土开发方式是流域次生盐渍化发生的主要诱因。因而,人类水土开发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者绿洲弃耕地的发生程度。
影响与后果
当耕地被废弃后,农作物讲将逐渐消失,杂草等开始出现。最初出现的植物是该地区植物区系中典型的一年生杂草,不久二年生杂草加入,然后是多年生草本,特别是禾本科杂草。以后是阳性或旱生灌木型群落、乔木群落,以致耐阴的乔木群落重新侵占。
弃耕地的演替最后阶段并不是都为森林,这要取决于地区的气候和破坏的周期性。
生态恢复
对农田进行森林恢复,时常需要人工造林,并且一般以植树造林为宜。造林之初时常遇到的困难是紧密的耕作层的存在,这对林木发育不利,为此需要采用深耕的方法打碎这个紧密层。农耕地缺乏菌根,这不利于林木的成活和生长,为此,需要对苗木进行接种或施用菌根土。此外,也要注意下层植被和野生动物的重新引入。这些动植物本来是存在的,由于森林的消失而消失了,需要恢复。对于乔木树种,要区分先锋树种和后期种,一般先栽植先锋树种,待环境改善后再栽植后后期树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2:08
目录
概述
定义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