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花珍珠菜(Lysimachia crispidens (Hance) Hemsl. )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匍匐根茎。茎高40—100厘米,叶呈椭圆形或宽披针形。
总状花序顶生,初时稍短,结果时伸长达6—34厘米。花果期约为6—10月。
形态特征
异花珍珠菜为被子植物,
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茎通常多条簇生,花葶状,高10-14厘米。基生叶莲座状簇生,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2-6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圆钝或稍锐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呈皱波状;叶柄长5-15毫米,具狭翅;茎叶少数,互生或有时近对生,卵形至披针形,无柄,先端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心形,位于茎下部的长1.5-3厘米,上部的渐次缩小成苞片状。
总状花序顶生;花梗纤细,长1-2.5厘米;花萼长4-7毫米,分裂近达基部,裂片披针形,先端稍渐尖;花冠淡紫色,筒状,长8-13毫米,分裂不超过中部,有时仅达全长的1/4,裂片长圆形,先端钝;雄蕊和花柱有长短两型;长花柱型:花柱长达8毫米;雄蕊长7-10毫米,花丝基部合生成高1-2毫米的短筒;花药长圆形或卵圆形,长0.5-1.5毫米;花粉粒长球形[(26-29) × (19.5-21)微米],表面具网状纹饰。短花柱型:花柱长仅1-1.5毫米;雄蕊长约2毫米,基部合生成浅环;花粉粒较小[(16-17.5) × (14-16)微米],表面网状纹饰较细密。蒴果球形,直径约4毫米。花期5-7月;果期6-7月。
地理分布
产于湖北西部和四川东部。生于山坡阴处和山谷灌丛下,海拔120-700米。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附近。
栽培繁殖
异花珍珠菜耐高温,地温在15℃以上时根系生长良好,发棵快。常采用扦插繁殖,春栽夏收,20多天采收一次。采收的技术性很强。以距地面2-3厘采收为宜。采收过低,主茎生长点受损伤,影响发棵;采收过高,造成分枝过多而纤弱,品质不好。
异花珍珠菜病虫害少,一般无农药污染之虑。属于高钾低钠蔬菜。100克鲜菜中,含钾高达720.2毫克;而钠含量则极少,仅1.36毫克,钾钠比为529:1。
1、繁殖方法。
珍珠菜一般以扦插繁殖为主。扦插时期不限,全年均可进行,但以春秋两季扦插成活率较高。扦插时选健壮母株截取其带4-5芽约8-12厘米的枝茎,扦插于事先准备好的苗床中,入土约为茎枝的2/3。苗床不需施肥,以砂壤土为好。插后浇透水,保湿。春季约10天发根,冬季需2-3周才能发根。也可采用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时选取健壮株,挖出植株,用刀把各分枝切割开,即可定植。
2、田间管理。
珍珠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为获高产,宜选择肥沃土壤。栽植前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翻地整平,高畦栽培,畦宽140厘米,株行距为(20-30)厘米×(30-40)厘米,每亩种植5000株左右。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促进生根。
珍珠菜属浅根性作物,根系吸收能力较弱,生长期间应加强肥水供应,才能获得肥厚嫩绿的叶片。干旱时需要早晚淋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涝。一般每隔半个月追肥一次,每亩施7-10公斤尿素,以促进发棵。
3、采收。
定植后40天即可陆续采收,摘取具5-6片嫩叶的嫩梢供食,第一次采收后由叶腋长出的新梢15-20天又可供采收。年亩产量可达5000-8000公斤。营养成分及药用价值
1、营养成分。每100克珍珠菜嫩叶中含水分82.83克、维生素C27.74毫克、钾720.0毫克、钠1.36毫克、钙238.8毫克、镁94.36毫克、磷49.76毫克、铜0.275毫克、铁5.25毫克、锌1.01毫克、锰1.338毫克、锶1.079毫克。
2、药用价值。珍珠菜性味辛、涩、平。内服具有活血、调经之功效。可治疗
月经不调、
白带过多、跌打损伤等症。外用可治疗蛇咬伤等症。
相关知识
相关研究
异花珍珠菜属于珍珠菜属,珍珠菜族单种、寡种属;
仙客来属(Cylclamen)被选作外类群。最简约性分析表明,珍珠菜属并不构成-自然分类群;在其严格一致化树的二岐分支中,异花珍珠菜(L.crispidens)单独构成一支,其它所有内类群构成一支。香草亚属(subgen.Idiophyton)、
木黄连花亚属(subgne.Lysimachiopsis)以及
珍珠菜亚属(subgen.palladia)均表现为单系群,而
黄连花亚属(subgen.Lysimachia)则为一异形的并系群。球尾花亚属(subgen.Naumburgia)仍“内藏”于珍珠菜属的主体之中。而喉鳞花亚属(subgen.Seleucia)则偏离出来而与七瓣莲属(Trien talis)构成姐妹群。
食用
异花珍珠菜含有芳香物质,翠绿清香,色、味、俱佳,可凉拌或作汤。与豆干凉拌,风味颇似马兰头。有助于降低血压,故特别适于高血压患者经常食用。